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回顾国内外关于预审员评价指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26名预审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理论,构建了预审员评价指标体系(含纪律、知识、能力、个性四大维度);其中纪律维度包含4个特征:政治信念、文明办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知识维度包含3个特征:法律法规、审讯知识、心理及相关知识;能力维度包含8个特征:沟通表达、应变能力、心理分析、逻辑分析、社会阅历、角色扮演、观察力、心理承受力;个性维度包含4个特征:价值观、意志信念、工作兴趣、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港澳青年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在内地就业的港澳青年群体日益增多。基于实证调研资料,从港澳青年来内地就业原因、内地就业港澳青年群体特征、港澳青年就业特征等多个维度研究港澳青年就业现状。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面临就业发展维度,就业市场融入度有待提升;就业认知维度,就业保障制度认可度有待提升;情感归属维度,身份认证差异导致归属感有待提升等问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为促进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为评价各省人力资源竞争力状况,应把握包含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人力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省域20lO年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新时期我国农民工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推进全面市民化和高质量就业。本文聚焦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从理论上阐明了农民工就业质量与市民化之间的关联,认为高质量就业是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全面市民化的基础。但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质量偏低,且面临老龄化加剧、就业灵活性扩张、工资增长相对滞缓等挑战,非但难以支撑起农民工全面市民化的发展目标,还存在沦为城市新贫困群体的风险。因此,新时期要根据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发展形势和需要,合理应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面临的挑战,不断调适中国劳动就业政策体系,完善和强化劳动保障型、收入分配型、能力培养型和公共服务型政策工具,通过四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实现农民工就业质量和市民化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策转型是对社会转型的积极回应。基于福利标准和统筹范围两个维度可以构建出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的四阶段模型。其中,社会政策阶段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为源起,社会公共政策阶段起源于社会政策理念与质量的全面提升。社会政策转型原因有三点:社会问题倒逼顶层设计;城乡差距阻碍长远发展;生存需求转向发展需求。社会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表现为延续性、适度性和共享性。社会公共政策的转型特征从宏观层面体现为价值理念与行动体系协同转型,从微观层面体现为政策质量的全流程再造。中国依旧处于社会公共政策阶段,需要从以下四点继续夯实政策基础:政策理念上要主体多元,权责分明;政策方法上要积极防范,主动作为;政策内容上要适度普惠,突出重点;政策目标上要机会共享,立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可从行为的广度、强度、深度和宽度上拆分为四个维度。合理且有效的公民参与需要在考虑政策项目类别和质量要求的基础上,适度满足四个维度的发展需求。推动政策参与走向成熟,建构科学的行为结构需基本满足四个条件,即,推进公共管理教育,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培育社会组织,实现有组织参与;政府与公民的真诚沟通,互依互信;确保政府回应,实现参与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欧盟青年就业政策具有隶属性、统一性、接续性、协调性、配套性和系统整合性等特征.从人力资源战略角度研究欧盟青年就业政策,应该在上述特征的基础上加以把握,一方面,要关注其人力资源战略与有关机制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要考察就业政策中几个关键性政策对青年就业和人力资源成长的影响,要以借鉴和扬弃相结合的态度对待欧盟的青年就业经验.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安关系到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而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是社会治安的基础。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关乎党的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需要设计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基层社会治安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的层面应定位在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治安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以中国特色治安治理理论为指导并贯彻党关于社区治理的政策要求;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指标体系由治安治理体系、治安治理过程和治安治理结果三个维度的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省域城镇化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本文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我国省域城镇化质量差异,并将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做对比分析,以期针对各自不同类型采取对策推进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高职教育发展成效进行量化研究,有利于激发高职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强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指明方向.基于熵权法建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对我国27个省域的高职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科技进步的成效.结果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除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湖南外,高职院校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均较低;高职教育对企业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最显著,对第二产业的拉动效应比第三产业大,与实现我国经济高效益综合发展的"三二一"产业格局不匹配.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既是提升师范专业纳优能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回归师范院校办学特色和实现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应然诉求.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招生政策稳中有变,培养政策逐渐改进,就业政策稳步放宽.纵观十年,该政策在促进师范专业纳优能力回升、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改善师范生就业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招生形式单一、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目标冲突、就业模式有违公平等问题.因此,后续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创新免费师范生退出机制;回归大学的“育人”主旨,增强培养单位的师范生教育动力;完善就业方式,鼓励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就业.  相似文献   

12.
易地扶贫搬迁(也称"移民搬迁")是我国开发式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对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15年来的90余部国家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类,提取出财政与金融政策等七个政策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划分为试点探索、全面推进和脱贫攻坚三阶段,得出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发展演变具有以下特征:搬迁基本原则由政府引导型到政府主导型演变;搬迁机制由整村搬迁到精准搬迁转变;各政策维度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施流动人口融合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改善民生、提高流动人口的"获得感"。利用S省调查资料对流动人口融合政策的部署和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当前融合政策部署推进顺利,但从部署到落实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有待打通;城市融合政策的部署和落实并不必然会提升农民工在各个社会生活场域的"获得感";融合政策对农民工的收入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因为"洼地效应",融合政策的落实经由房地产市场的传导反而导致农民工居住质量下降。由于政策落实的过程客观上强化了农民工的"外来"身份而不利于对"本地人"身份的认同。"静音"服务的理念将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心理"获得感"。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而重要的卫生资源,其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与人民健康福祉紧密相关。本文从机构密度、人力资源和机构服务容量三个维度,构建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指数以及纳尔逊分类对全国31个省域2012—2018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整体呈稳定提升态势,区域差异性逐年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整体服务水平较高,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中部地区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相较于机构密度和机构服务容量,人力资源对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升的贡献不足。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应树立"量变与质变"并重思想,进一步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区域中医药卫生规划,壮大并优化中医药人力资源队伍,深化中医药开放发展,以切实提升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使用2012年度首都高校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探讨学生不同维度能力发展对其到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到公共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略高于私营部门,但希望到公共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是私营部门的三倍;男性、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父亲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学生到公共部门就业的可能性较高;学生不同维度的能力发展对其就业领域具有指示性意义,社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到公共部门就业,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到私营部门就业.因此,应该努力倡导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平等的观念,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指导学生实现能力与就业部门的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西部农民家庭消费存在消费行为落后、消费倾向偏低,消费质量不高等非可持续性特征。为使西部农民家庭可持续消费得以顺利实现,政府应积极推行有利于扩大西部农民家庭消费的财政政策;落实支农扶农的金融政策,发展农村小额消费信贷;实施科教兴农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引导西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逐步转变城乡消费二元结构局面,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在发挥兰州市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又确定天水、酒泉—嘉峪关、平凉—庆阳等城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担起甘肃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一主三副”战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位居甘肃第二大城市的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具备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优势,但也受到资源约束。因而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要切合实际,应当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空间;促进就业创业;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法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省域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招生考试制度不够合理,规模大,层次低、科类结构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培养模式有待更新、学生国际化水平较低和评价体系滞后等方面.借鉴国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特征和经验,要推动省域一流大学建设,需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和科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构建完备的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以2010年度全国31个省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同质性和同构性特征明显,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较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和出行需要,消费层次整体偏低。有鉴于此,建议通过深化农村居民保险制度改革、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促进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也是中国第三女性人口大省.山东省女性的人口学特征与全国相比有何异同点,与男性相比处于什么地位,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年报资料,对此问题进行扼要分析.一、女性人口自身的发展从女性人口总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担任领导职务状况、生育水平等几个方面,并通过山东省与全国的对比;可以概括了解山东省女性人口自身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