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新境界,主要表现为在认识论原理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高峰期后,至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人们更多地关注价值哲学、文化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生存哲学等等。但这只说明哲学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并不能说明认识论就没有多少新课题可研究了。相反,在新的历史时期,有许多新课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可以说,哲学的一切问题都包含着认识论问题或者说哲学的一切问题都要以认识论问题为基础。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创新就是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大课题,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身的发展要求,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论断,特别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精辟论断,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用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实践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并且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其继承体现在: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为解决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其传播的广泛性、交互性、多样性及信息存储方式,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带来新的挑战。要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观念,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培养网络宣传专业人才队伍,创新宣传内容和传播方式,促进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7.
“: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江泽民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重大成果。深刻领会《江泽民文选》的科学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学、用、成”的掌握和体现。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国刑事证据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发展与深化,人们对刑事证据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也有所发展与深化。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运用其新时代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机结合新时代新国情,是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引领新时代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示范。它在新时代给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融汇新范式,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续写新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崭新阶段。从哲学底蕴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在唯物论方面蕴含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深刻思想;在认识论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立足实践,统一实践与认识;在方法论方面贯彻运用社会发展动态规律;在价值论方面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价值远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基本问题,始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诸多系统的理论观点。第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哲学精髓;第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发展观;第三,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系统的辩证思维;第四,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认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技术革命有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大数据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数据本体论并没有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而是继续深入。大数据技术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并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大数据技术革命对认识论的影响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科学性。大数据技术革命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仍然没有逃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视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大数据技术革命提供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内容。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着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以新的视角看待党的十七大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意义,以新的思维来深刻认识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1905年失败起义时期,受马赫主义的传入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影响,以及波格丹诺夫修正主义的思想泛滥,列宁着重从哲学的认识论上总结俄国实际经验教训和"物理学革命"成就,深刻批判了马赫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论,从而使列宁的哲学理论活动从历史领域转向认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看,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从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奋斗历程看,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旗帜;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看,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值得借鉴的新旗帜;从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看,它是人类进步事业新的认识论旗帜。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脉相承的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的发展。从理论的角度来说 ,三者达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论、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达到了“主体性———客观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从实践来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可以说 ,解放思想是前提 ,实事求是是基础 ,与时俱进是目的 ,在新时期 ,我们要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 ,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实际上是给我们提出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地运用于中国新的发展变化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勃兴、网络交往的盛行、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全球主义的流行赋予了全球化以新的内涵。全球化的新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以强烈的前沿“问题”意识和宏大的全球视野来审视全球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不仅可以使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而且可以从中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极限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的基础 ,其思想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 ,其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 ,并推动了数学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