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朝珠 《行政论坛》2012,19(4):61-64
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需要政府作出有效的决策,因此公共危机决策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先导和主要手段,一切危机管理都离不开危机决策。而公民的有序参与是科学、民主与合法地进行公共危机决策的重要保证。但是,现阶段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决策还存在许多困境:危机信息的传播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不高,公民参与渠道不畅通,政府与公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公民参与危机决策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府危机决策的组织基础薄弱。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危机信息公开化,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培育公民参与的主动精神,建立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机制,加强公民参与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性组织,以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决策并及时有效地消除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2.
试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政府组织(NGO)在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但是我国民间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参与度相对于其它国家远远不足,其原因主要有:目前我国民闻组织仍然以身上而下的官办社团为主,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组织的社会保障制度等都很不完善;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仍然习惯于包揽社会事务缺乏动员社会资源的意识.本文将就此进一步论述如何有效发挥民间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健全与完善地方人大信息公开制度,维护公民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当多地方人大对政务信息公开还未给予足够重视,一些基层人大甚至堪称信息公开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满足人民对人大职权行为的知情要求,惟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信息公开。这种公开不仅是行权结果的公开,还包括行权过程的公开。而且必须信息公开制度化。在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政务信息公开的法规的同时,要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这方面,有八项制度设计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权是公民具有的基本政治权利,保障公民参与权是实现行政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权可以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我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权利体系应该主要包括公民知情权、公民动议权、公民听证权、公民监督权、公民救济权五项权利.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2)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实现的必需,目前我国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障碍在于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认识不足、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比较狭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的缺失,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救济的实效性不强。为此,我们要培养维护公民知情权的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救济制度,以及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信息公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危机、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恩芳 《行政论坛》2008,36(1):26-31
对于"危机"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给出不同的定义.危机的分类主要有组德尔和安托可将危机界定为五类等诸种分法.与危机相关的概念有紧急事件、灾难、重大事故和风险等.对于从事公共组织危机研究的人员,他们表述的"危机"与"公共危机"的词意,在内涵和外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像加拿大管理发展中心等组织和学者对其的定义比较典型.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可作为同一概念来对待,许多学者对其有自己的阐释.危机管理阶段论也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二阶段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三阶段四步骤的危机管理过程可被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慧平 《学理论》2009,(27):151-152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对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危机事件的有效解决不仅需要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还必须注重社会公众的有效参与。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从政府、制度和社会公众三方面寻求改善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控制能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控制能力是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危机控制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效能。本文在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控制能力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曹雨倩 《学理论》2013,(18):17-18
近年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危机对于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已经日益引起各国政府格外重视。如何应对危机,减少损失,愈来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面对各种重大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也成了政府对危机的管理的首要内容。针对现阶段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简要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前中后,事件的管理体系的整套运行机制。提出建立政府现代化危机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我国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公民危机应对能力、降低危机管理成本。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处于较低水平,面临许多障碍。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和规范公民有序参与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信力重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公共危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理念、行为和效率都会影响其公信力。因此,政府在危机治理中,需要在行政理念、公共政策运作机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政府法制建设与管理、政府组织与运作、国际沟通与协调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提升其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预警的功能.成功的媒体预警,可以减少损失、促进发展;预警的缺失,则会造成人心混乱、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强化媒体在危机中的预警功能,一方面媒体要将预警视为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要为媒体预警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杨扬 《党政论坛》2009,(9):36-38
危机治理,包括以下涵义:首先,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了实现危机化解与规避而对市场和社会进行干预的过程。其次,是指国家协调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实现危机的控制、转化,有效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三个主体:国家的行政代表——政府、社会、公民个人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囿于目前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中出现的低效率和高成本问题,在公共危机管理、资源供给等方面均在寻求多元化参与主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15.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信力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公共危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理念、行为和效率都会影响其公信力。在应对危机中,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则可能出现:公众对政府的危机治理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而极度恐慌,政府的危机管理缺失社会力量的参与,甚至使政府与民众关系紧张乃至冲突等后果。因此,政府在控制危机的过程中,需要在公共政策运作机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政府法制建设与管理创新、政府组织与运作、国际沟通与协调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 提高其公信力,并且要确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政府、依法行政和法制政府、市场观念和有限政府、责任意识和高效政府等现代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共危机决策中的信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决策中的信任问题,其实质上是公众在信息不完整或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对政府能否通过危机决策提供给公众安全所持有的一种合理期待与信心,这种期待与信心构成了人们在危机中交往的基本情境。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决策还存在着诸如决策机构分散、权责不清,决策信息系统不完善,决策主体能力与水平不高,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等影响公众信任的因素。因此,政府要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危机决策体系,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并支持政府的公共危机决策。  相似文献   

17.
18.
公共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以及不确定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离不开各种社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其中,媒体具有巨大影响,不仅有报道与传达信息的职能,而且能够引导舆论方向,并且有对危机事件处理情况进行社会监督的职能.媒体的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危机处理的效果,因此,广大媒体必须正确履行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
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机制,公共预算对于构建一个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其中,公民参与公共预算过程对于更好、更有效地发挥预算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我国,公共预算的公民参与度普遍不高也是一个不争事实。只有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观察才能找出提高公民参与程度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危机的不断爆发使公共危机决策体系受到了挑战。决策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的选择结果,公共危机决策也同样如此,在公共危机决策过程中,危机决策者在受到危机情境约束的条件下,需要综合运用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以求作出最优决策。但是,危机情境常常会约束理性因素,使得许多理性手段在危机情境下无法得到运用,在这种情况下,非理性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对危机决策者的影响会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