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众所周知,一国的政策导向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核心利益、政治体制及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这些因素是一国政策导向的常数。常数之外,还有变数。政权更迭或国家领导人的变动,就是变数中的主要因素。有时这一变数是随机发生的,往往在该国政策导向的变化中起着直接的乃至突如其来的影响。基于此,若干国家政权更迭或国家领导人变动,紧紧吸引了全球民众的眼球,各大国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亦予以密切注视,不敢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西方某些大国认为,为了阻止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必须扭转二战后经济重建时期的政策。因为,这些在冷战压力下产生的政策,唤起了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社会利益的觉醒,它不利于某些大国谋求霸主地位,推行霸权主义。西方垄断资本主张恢复以前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利用中东石油危机后的“滞胀”问题,大肆宣扬“凯恩斯主义”过时了,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导致了效率低下,社会福利导致了工资成本和物价上涨,等等。甚至反对推动世界经济摆脱“滞胀”的方案,指责其违反了自由市场经济分配资源的原则。70年…  相似文献   

3.
杨庆东 《创造》2014,(8):63-63
正全面深化改革也要在行业、部门和单位的改革中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当前,利益固化是阻碍改革的最大拦路虎。为何如此呢?利益调整曾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推动改革的内驱力。我国经过30多年对各领域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这种变化的结果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成为各行业改革的一条主线,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党政机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体分化与利益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中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经济、政治、职业地位等方面所表现的差异 ,呈现出不同的利益主体及群体分化的特点。正视工人阶级内部利益多样化 ,着力探索利益整合新途径 ,是切实贯彻“三个代表” ,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宏大国际背景之下,中非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据了为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在非洲的利益至少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软实力构建等四个方面,然而近年来中国这些领域里的利益在有所拓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坚持"中非合作"战略方针的大前提下,我们需要借助国际法从9个方面全方位地维护和拓展中国在非洲利益。借助于国际法而在非洲显示中国的存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争取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话语权,增强中国对非洲开展经济合作的政治和军事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并从实践层面上促进非洲国家实现和平与安全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国都在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各种不同内涵的伙伴关系。如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法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日俄正努力朝着"真正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等等。如何认识大国关系的调整?首先,要认识大国关系调整的原因。大国关系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大国关系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陈蔚 《群众》2006,(9):47-48
马克思曾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现实来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实际是利益的驱动问题;一个就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经济利益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构建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整体协调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发生…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中国选择怎样的战略实现中国崛起,以怎样的方式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和谐世界理念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并试图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和谐世界理念效用,揭示和谐世界理念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1、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民族和国家,存在着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思想残余。3、社会主义国家确立新的社会制度,却没有完全解决政治、经济上高度集权,强调服从。4、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生的多次冲  相似文献   

10.
陈旭 《前沿》2006,(8):236-238
朝美双方之所以积极酝酿核危机,是因为二者在“核问题”上有密切利益因素驱动。朝鲜研发核武器是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并作为与美国讨价还价争取经济、政治利益的一张“牌”。美国把核问题当作维护国家、亚太乃至全球霸权利益的手段。这一根本利益的冲撞决定了双方都不肯轻易让步,注定了朝核危机的解决难度。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利益是一国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家利益。认识国家利益有不同的视角,建构主义主要通过身份与利益的关系这一视角来认识一国的国家利益。当前我国主要有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初期阶段的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地区大国和崛起中的大国这四种身份,正确地认识每一种身份所代表的利益以及各利益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当各种身份为一种互补关系时,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比较容易,因为其所代表的利益是一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但当各种身份处于一种冲突状态时,我们就要分清加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和总体利益。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是在亚太地区大国关系互动的格局中展开的.冷战后,亚太安全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出于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增强在亚太地区霸权地位的需要,开始全面评估和调整美国与亚太各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以重新确定美国亚太政策中的利益选择.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使它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关系中出现了种种麻烦和冲突,  相似文献   

13.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大国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动,都不同程度地调整对外政策,在维护和谋求自我界定的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探索彼此利益的共同点,寻求互利合作,营造名称各异的伙伴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格局发生这次根本变动以前,从来没有试图与某一个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也从来没有将本国作为当事者一方的某种双边或多边关系称作伙伴关系。但是,跨世纪的中国外交则对营造伙伴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李英芬 《前沿》2010,(5):50-54
话语权是现代民族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秩序构建中,进行自我认同、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话语权的强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综合反映,它承载着话语权国的国家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和文化霸权,掌握着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使得国际格局在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制度安排、舆论导向等方面更多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并崛起着的大国,在迅速发展并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必须应该获得更多、更大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而掌握和获得国际法律体系的话语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5,(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新尝试。但是,欲将这一尝试变成现实,中国需要克服南海争端带来的负面影响,争取使一些国家摆脱"利己性"的束缚,以及削弱美国和日本的介入引发的消极作用。中国应该扮演体系内国家的积极角色,传达和平发展的讯号,遵守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并妥善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胡利平 《前沿》2002,(9):121-123
随着冷战的结束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各国都在加紧调整其外交战略 ,以确保在二十一世纪国家安全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 ,我国也在调整外交战略 ,同时应多强调国人的大国意识 ,树立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使我国在未来世界的格局中充当主角 ,发挥大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工会地位作用面临的变化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我国的各项体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种变化必将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将引起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党更需要工会,职工群众也更需要工会在加强维护职工权益、疏通民主渠道等方面发挥社会调节作用。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会的作用扩展到了维护劳动权益、维护经济利益等方面。国家与职工的关系变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国家、企业、劳动者三者利益关系日益清晰。工会作为职工代表一方的身份更加明确。而劳动关系等问题是过去工会不太熟悉的…  相似文献   

18.
综合国力与国际人才竞争陈岩一、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为了增强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争取在下一个世纪的经济格局中占据竞争的优势,都在大力地争夺人才的优势。近年来,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大国的美国,逐渐丧失了它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19.
任新民 《创造》2012,(8):58-59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利益问题上,经济利益是最基本的、根源性的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一切社会矛盾冲突发生的终极原因。孟连"7·19"事件后,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应有成效。利益调整问题也再次引起社会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近日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利益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在较少跨国投资情况下,一国经济发展可利用的就是本国资源,本国企业就是“民族企业”,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国内市场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