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努力谋求专利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相近背景下,海峡两岸专利法有了更多的共同点。《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两项协议的签署,更是为两岸知识产权合作进入制度化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后ECFA时代两岸专利法越来越趋向调和,这有利于两岸专利保护合作机制的建立。然而海峡两岸现行专利制度仍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仍有所不同,这将阻碍两岸间的科技合作与经贸往来,在未来修改之时,两岸应互相借鉴,以顺应当代专利立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社会各界对于两岸直航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两岸实现直航,我们就必然遇到两岸海商法法律制度的冲突和差异,这些冲突和差异会影响到两岸直航的顺利进行。为了海峡两岸通航之发展,迫切需要相瓦了解两岸海商法的异同。而海商法的内容繁多、复杂,以本文的篇幅无法一一涉及,因此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海峡两岸船舶碰撞法的规范体系和主要制度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海峡两岸船舶碰撞概念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岸经济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随着两岸经济往来的不断频繁,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问题,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是与商标权保护法律问题。海峡两岸由于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造就了两岸商标法律制度上的差异。两岸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及WTO相关规则而在商标法上作的重大修改,使两岸的商标保护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发展及WTO规则基本适应,也使海峡两岸的商标法律制度具有进一步趋同性。欧盟所建立的统一的商标法律制度及其协调机制,对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商标法律制度的协调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大陆和台湾地区可择机建立统一的商标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冲突问题极为敏感和复杂。大陆和台湾虽为中国的组成部分,但双方却实行着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加之两岸四十年来的实际隔离,以及双方目前在政治上的分歧,要解决两岸刑事诉讼法律的冲突又需要两岸司法机关的密切合作方为可行。因此,确立解决海峡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則,应当是双方在目前这种现状下都能接受的原则,并在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在许多法律制度上有其相似之处,随着两岸经济交流的日益增多,经济领域出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的趋势。两岸都面临着经济交往中格式条款的出现和日益增多的局势,由此引发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如何规制格式条款,使其良性作用于经济交往,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9月 8日至 9日 ,第五届海峡两岸行政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大陆行政法学研究会和东南大学主办 ,与会代表来自海峡两岸的行政法学界和实务界。会议围绕着行政契约和行政公开两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议开得非常成功 ,扩大了学术交流 ,加深了对两岸相关制度的了解 ,必将促进两岸行政契约与行政资讯公开制度的发展。同时也增进了友谊 ,并为以后海峡两岸行政法学的继续交流作了很好的铺垫。现将会议学术讨论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行政契约会议收到有关行政契约的论文 8篇 ,其讨论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 )行政契约在现代…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的文化同源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两岸的法律制度同属于大陆法系,许多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存在着相同或共通之处,存在着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共求发展的基础。厦门地处闽南地区的中心位置,与台湾地区一水之隔,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随着两岸经贸互动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的专利无效制度相比,美国的专利无效制度是多元化的,包括多种无效专利权的方式。在美国,无效专利权采用双轨制,既可以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也可以通过法院提起专利权无效诉讼。一、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在美国,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包括两种方式:单方再审制度(Ex Parte Reexamination)和双方再审制度(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从字面上讲,两个制度的区别在于:单方再审是对专利权存在争议的双方中的一方参与的再审;  相似文献   

9.
侵犯专利权的犯罪作为现代市场竞争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出现的。由于这类犯罪出现的时间较之传统的侵犯财产罪等犯罪晚,犯罪手段具有较高的智能性和隐蔽胜,以及专利法等规定专利制度的有关行政法规所具有的较强技术牲和专业性等客观因素,致使两岸司法实践对侵犯专利权的犯罪活动的惩治,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疑难问题。本文拟对海峡两岸有关专利犯罪的规定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促进两岸有关专利犯罪的刑事立法的完善,进一步加强两岸在保护专利方面的刑事司法合作,以共同惩治侵犯专利权的…  相似文献   

10.
·两岸政治与经济·进一步提升海峡两岸(福建)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研究吴明其(1.1)马尾—马祖直接往来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郭丽娟,吴明其(2.1)“台开案”引发陈水扁的政治危机吴明其(3.1)·两岸法苑·海峡两岸合伙法律制度比较何华,何艳(1.6)台湾地区继承法评述郑玲玲(1.11)海峡两岸民事回避制度比较研究兰耀军(1.17)从两岸法院调解制度之比较看法院调解与法院附设调解陶然(1.22)海峡两岸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比较研究杨瑞(1.27)海峡两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比较研究——兼论大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完善胡建军(1.31)论海峡两岸知识产权法律冲…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先后加入WTO以来,两岸实现三通乃是双方责无旁贷的义务。尽管从2000年修改后的台湾地区"海商法"各方面着眼,两岸海事法律领域日趋接近,并渐与国际接轨,但针对两岸海事冲突依然存在的现状,以两岸海事法律冲突独特性为切入点,参考国际通行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模式,进而提出实体法融合和特别法先行的具体冲突解决模式,以期为两岸海事规范冲突的早日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仲裁裁决制度是仲裁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海峡两岸在仲裁裁决的类型、仲裁裁决的作出、错误仲裁裁决的补救、仲裁裁决的执行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借鉴台湾地区仲裁裁决制度中的先进的和有益的东西,进一步完善内地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玉玲 《政法学刊》2006,23(6):81-85
修改后的两岸新夫妻财产制,虽然呈现出一些共同点,但仍有诸多冲突。我国建立了与台湾地区相类似的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度,完善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约定财产制;台湾地区废弃了危害夫妻平等地位的联合财产制,增设了法定财产制和剩余财产分配制。台湾地区新夫妻财产制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e statut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nearly update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robably beneficial for the scholar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s experiences.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selected aspects between these two statutes,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legislation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amendments on the terms of nationality and habitual residence in the new statues, differences in the lex personal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doctrine and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approach, recas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rms, new categorization of contract and the protection of weak party, the dilemma of judicial discretion or private autonomy on the applicable law of tort, etc.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makes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and promote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ese mainland.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技产业由于研发投入日渐增长,企业间为降低投资风险且达到合纵连横之目的,盛行所谓共同开发(Joint-Development;CoDevelopment)的模式。在实务上,这种共同开发契约常约定未来产生的专利权由共同开发的双方共有(Co-Owner)并共同提出申请,在假设此种合约的准据法为我国台湾地区法律的前提下,这种知识产权共有的模式会衍生诸多法律与商业问题,亟待讨论和厘清。具体而言,可以从商业面(特别是经济分析)与法律面分别切入。法律层面上,宜将专利权共有定性为民法上的分别共有之一种特殊类型,并区别应有部分与共有之专利,二者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法律问题,如现行法并未规定应有部分得否授权他人之问题,而专利共有与职务发明极易产生冲突。经济层面上,一般认为共有专利为少数共有人对某技术市场之垄断,故符合经济学上所谓"寡占"(Oligopoly)之定义,通过交易成本、赛局理论与公共财的悲剧等理论加以分析,结论上大多得出共有专利易于破局此一悲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梁玥  关保英 《法学论坛》2006,21(2):96-100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社会、法制等的广泛交流,两岸行政法治方面有相互借鉴甚至趋同之趋向。公务员法作为行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立法进路、立法技术、法律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可比性,这种比较对大陆日益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于专利侵权纠纷与确权纠纷解决“双轨制构造”批评颇多,有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也争议良多、尚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专利法需要改革,但改革离不开理论支撑,不可违背基本法理“自说自话”。学者们尚未足够重视专利权有效性推定对于专利无效判断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明晰“双轨制构造”背后存在的法理基础,为专利法改革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的法理基础上进行专利法改革,法院原则上应充分尊重专利局的确权职能,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也即当然无效的情形下才能直接判定专利权效力。  相似文献   

18.
论专利无效诉讼中的“循环诉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无效诉讼领域长期存在"循环诉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民事诉讼途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途径和当事人诉讼途径等几种解决方案。在中国现实法治语境下,当事人诉讼途径与前两种解决途径相比,成本低、效益高,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是解决专利无效诉讼中"循环诉讼"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Invalidity     
Abstract .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thinking of continental European lawyers, a rule is invalid each and every time either it was not produc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arules which govern the production of rules in the system, or it is inconsistent with a "superior" (higher-ranked) rule belonging to the same system. Th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invalidity demands a careful inquiry into the various kinds of meta-rules which govern the production of rules as well as into the various kinds of normative hierarchies. The paper is mainly devoted to such an analysis. Five different grounds for invalidity are distinguished. The analysis further shows that invalidity can affect rules as well as legal provisions and legal sources. Further, invalidity should be sharply distinguished from non-existence (existence being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rules to be applied). In most legal systems, invalid rules too are susceptible of judicial application: At least, until their invalidity is "declared" (in a constitutive way) by a competent organ (namely, a constitutional court, as far as statutory rules are concerned).  相似文献   

20.
罗施福 《北方法学》2014,8(5):38-47
如何在侵害著作权纠纷中准确地适用损害赔偿责任,是两岸法律界共同面对的重大难题。海峡两岸著作权法在损害赔偿的适用要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把握、损害赔偿额的确定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规定;相关判例也表明两岸这方面有着相似的司法态度。但两岸的相关规定也存在着许多差异,相关判例也表达着不同的司法理路。在大陆地区进行新一轮著作权法修订之际,我们宜在立法上明确损害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谨慎对待惩罚性赔偿,丰富损害赔偿额的确定方法、严格把握损害赔偿额确定的酌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