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统战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统战学学科体系构建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统战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整体上是交叉渗透、互动交融的关系,既有概念、范畴的借用与移植,理论、原理的借鉴应用,也有方法的移植与渗透。相关学科在统战学学科构建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统战学的学科基础,引导和促进了统战学的发展,也推动着统战学走向独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对青年问题的重视,与青年学交叉的有关学科(以下简称“青年搭界学科”)不断产生。在我国,从八十年代初至今青年搭界学科已不下五、六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青年问题的学科研究在学术上的活跃气氛。但是也应该看到,有些“青年搭界学科”的设置是没有必要的,或目前的条件尚未成熟。 青年搭界学科,是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研  相似文献   

3.
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学研究涉及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层次。他为创建学科奔走呼吁、组建学会、出版教材、扶持其他学位点;他长期探索高等教育学的学术体系,重视实践研究,其编著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和《高等教育学》为学科建筑了基本框架;他的话语具有务实性和自主创新性,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潘懋元先生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上的探索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在学科体系上,各学位点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在学术体系上,学人需要重新认识学术体系的基础并重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学说;在话语体系上,学人要在中外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4.
统战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正确界定和准确把握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属性和实践属性,是判断其学科有无存在价值的前提,更是发展其学科理论体系的根基.统战学是研究统战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专门学科;从理论属性上分析,统战学是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从实践属性上分析,统战学是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类和平的应用型学科.  相似文献   

5.
历史双语学科教学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实施历史学科双语教学在学生基础、教材基础和学科特点上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优势。具体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学科定位、教学层次、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上科学实施历史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公共管理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确定,学科建构基本成熟,社会影响力也逐步增强。然而公共管理学科还存在着诸多的深层次问题,学术认同、学科认同、学者认同尚未确立,公共管理学科的这些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管理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从学科范式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所面临的身份危机,以期找到突破现有学科危机、实现学科质的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已经在形式上实现了整合,但在实质上仍然没有完成整合。该学科在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方法等重大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这使它不能够科学地解释和解决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不能紧跟国际社会学科发展前沿。为回应时代需求、推动自身学科发展,建构一个具有适应性和强健性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我们需要按照开放、竞争和多中心思路来进行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整合。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实践基础的一门学科.早在1945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就提出了:“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因此,统一战线既然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还应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统一战线的学科体系应当由统一战线的理论学科、应用学科和方法论学科构成;而统一战线的理论体系则要根据统一战线的学科性质、研究领域和任务、研究方法等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学科理论视野下治安学学科建设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安是不是学科”?传统学科观认为治安难于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现代学科观认为治安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审视治安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不难发现其学科成熟程度低,学科的外在建制尚未健全,内在建制与成熟相距遥远;治安学学科建设存在自发多、规划少,重专业、轻学科,无方向、研究浅,重名称、轻内涵等问题.为实现治安学科的跨越发展,应该在制定规划、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创新理念、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以人为本、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加大投入、提供学科建设保障等方面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青年社会学在其学科发展进程中,基于不同的理论来源和独特的价值选择,形成了一些十分独特的也是这一学科最基本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个体—社会"视角、"世代—世代"视角、"结构—行动"视角、"传承—更新"视角。在一定意义上,它们表明了青年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核心内涵和分析方法,因此,成为理解和把握青年社会学学科的一种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