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式治疗是一种通过宗教仪式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知识与实践系统.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仪式治疗,是建立在当地民间信仰与南传佛教相结合的二元结构宗教系统之上的.通过僧侣、布章、波莫等在仪式治疗过程中的表演和仪式用品象征的展现,反映出民间信仰作为傣族的信仰基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包容力;南传佛教在意义顺延和广延的过程中,对民间信仰既有迎合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2.
仪式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和谐方面,仪式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仪式为人们制造了神圣的时间与空间.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密枝山祭祀为例.可以看出仪式与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村民们如何在仪式实践中实现与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翁丁佤族的民间仪式中有大量馈赠行为存在,仪式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呈现了翁丁佤族村寨中人际网络关系的建构和再生产,发掘某些使该社区的礼物馈赠形式区别于其他礼物馈赠体系的特性对深入研究佤族的仪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30日上午,浙江省海宁市保安服务公司在海宁长虹皮件有限公司、梓苑宾馆保安分队分别举行了首批"文明执勤示范岗"现场授牌仪式.仪式简短而隆重,公司保安大队及客户单位有关领导参加了现场授牌仪式.此次被评为首批"文明执勤示范岗"的有海宁市人民政府保安分队、盐官镇区社区保安分队等10个保安队.该公司于年前陆续对他们进行了现场授牌.  相似文献   

5.
清明时节,岷江岸边,人头攒动,都江堰又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当放水仪式主持人庄重地宣布放水节仪式开始时,刹那间管号唢呐传妙音,鞭炮大鼓动江畔,信鸽彩球冲天起,两条巨龙戏水来.自从公元978年以来,每到冬季,人们用杩槎筑成临时围堰,使江水或入内江,或入外江,然后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这就是著名的都江堰岁修.清明时节,都江堰又要开始一年的忙碌,人们照例要举行既隆重又热烈的仪式,拆除杩槎,让巨龙远行,这就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放水仪式.1957年以后,由于人们修建了电动节制闸.杩槎截流一度中断.1990年,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的关怀下,这个仪式重新恢复,人们又有了机会抚今追昔,又有了机会祭祀堰功.雄壮的古典祭祀音乐,把我们带到遥远的过去,历史在顷刻之间凝固于仿古仪仗队的猎猎旗幡中.  相似文献   

6.
近日,"光彩耀江准"活动签约捐赠仪式在合肥市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省光彩会会长沈素琍出席签约捐赠仪式并讲话.仪式上共有32名定向投资捐助项目和16名非定向捐赠项目的企业家代表参加签约和举牌仪式.  相似文献   

7.
椎牛祭:从历史的记忆到现实的操演--以小茅坡营苗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牛祭是苗族最盛大的祭礼活动.回溯小茅坡营苗族椎牛祭祀仪式的变迁,表达此仪式在其生存中的重要意义.21世纪该仪式在小茅坡营村的重新操演,表明了民族文化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离开乡土社会,步入全新的城市生活环境,不经意间经历了日常仪式的中断、续接、辟新、重建和缺失等与生活意义密切相关的环节,同时,其内含的日常工作仪式、日常消费仪式、日常休闲仪式和日常情感仪式使得他们生活重现了实在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日常仪式在城市社会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了层级化,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因为适应了城市日常消费仪式而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其间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04,(6):16-18
大事记言论1.上午,中国—东盟博览会重要项目签约仪式在广西人民大会堂举行。签约仪式由东盟副秘书长马苏尔主持,出席签约仪式并为项目签约作见证的有东盟10国的商务部长(或大使),自治区主席陆兵以及江苏、浙江、湖南、深圳、大连等省市的领导。2.上午,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道喜与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会晤,两广有关领导出席。会上,广东、广西有关领导分别介绍了两广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两广合作进行了交流。3.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会见越南副总理范家谦。4.上午,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广西投资合作项目推介会,推介广西…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20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基地"揭牌仪式在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毕节学院举行.张峰副院长出席仪式并讲话.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何萍、毕节地委统战部长吴维芳出席并致词.  相似文献   

12.
八月五日上午,在位于广东汕头市金园区南墩的市福利院,举行接收台商林耀胜先生捐赠仪式.市民政局局长、市台办主任等有关人士出席仪式,并讲话致谢.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0,(8)
7月5日,2010年云南省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活动住昆明举行.启动仪式由省节能办副主任马良驹同志主持,省财政厅、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领导致辞.省工信委副主任许云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14.
竹米酒,是土家族在生小孩之后举行的一种诞生仪式.一些土家族地方志把这种仪式记为“祝米酒”,其本意是“竹米酒”.竹结米与人生子具有象征意义的隐喻,也是土家族对自然崇拜与灵魂转移的一种解释.引用“象征-解释”理论,通过对湖北省沙洋县三峡土家族村的诞生礼仪的描述和解读,揭示作为生命周期仪式开端的诞生仪礼——竹米酒所承载的意义与象征,并由此指出土家族历来重视男女平等,有别于汉族地区男尊女卑的传统.竹米酒仪式与社会组织单元的接纳、家庭或家族兴旺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与周边各民族有较多的交往联系和文化影响,尤其是与汉族。这个特点在改土归流后表现尤甚,甚至相互杂居通婚和文化的相互吸收,形成一个呈混融状态的地域性社区。这个过程中,民间信仰仪式起了重要作用,《还坛神》就是如此。 《还坛神》是曾经流行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仪式。1991年,湖北民院民研所邀集部分老巫师回忆整理了全部文字资料,1994年,又资助核桃乡老巫师组织进行了一次“还坛神”活动。作详细的现场记录。现有录像带资料三十余小时,音带资料十七小时和数百张现场照片。同时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访问,征集到仪式所用神案、面具、木雕神像、部分服装法器和一套学徒为便于记忆的唱词手抄本。 一、活动概况 标准的“还坛神”仪式共二十六出:1.预告;2.交牲;3.开坛;4.请水;5.扎灶;6.操神;7.封净;8.签押;9.祭猪;10.打印;11.造刀;12.交刀;13.迎百神;14.回熟问卦;15.拆坛放兵;16.发圣;17.开山;18.招兵;19.出土地;20.扎坛;21.开荤敬酒;22.记簿;23.勾销;24.打红山;25.送神;26.安神。一般延续三天。第一天下午巫师们进屋,傍晚启鼓“预告”开曹行,贴出参予仪式人员名单和仪式顺序、时间及分工。准备仪式所需各种物品、器具,布置坛场并开始书写仪式  相似文献   

16.
马强 《思想战线》2012,38(4):21-25
穆斯林的仪式可分为宗教崇拜仪式和社会生活仪式。生命周期仪式规范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行为和活动,包含了宗教和社会两方面的意义,"守俗"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有"守教"的意义。穆斯林移民的社会融入是保留了宗教崇拜功修之后的选择性融入,移民恪守生命周期仪式的意义在于塑造群体的认同,保持移民文化的伊斯兰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史婷婷 《思想战线》2011,(Z1):38-41
仪式的功能不仅呈现出"强化信徒与神之间的归附关系",实际上它所强化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其社会的归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仪式的功能就是凝聚社会团结、强化集体力量,当仪式对调节、维持和一代代地传递那些社会构成所依赖的社会情感起作用时,仪式的特有社会功能也就显示出来。近些年国内对于丧葬仪式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沿袭老一辈人类学者的足迹,用功能主义的方法进行分析;二是借用阿诺德.范.盖内普的"过渡仪式"和特纳的"阈限性"理论进行分析,但后者在文章表述时又服务于功能主义的最终解释。从功能主义出发分析丧礼仪式的社会功能,有助于保持群体对宗族传统和历史的记忆,维持道德信仰和群体的凝聚力,通过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的仪式,家族不断地强化自豪、忠诚和团结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彝族有很多支系,至今各个支系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跳歹是富源彝族丧葬场中一项重要仪式.其特点是在葬礼中加进一些载歌载舞的活动内容,使彝家的丧葬场面显得明快、活泼而不沉闷.  相似文献   

19.
在中共历史上,新党员入党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宣誓仪式”,它的试行、发展、直至成熟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创立时期,是宣誓仪式应用的酝酿时期。大革命时期,宣誓仪式则开始试行,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带有中国特点的程序和形式。土地革命时期,宣誓仪式逐步发展并初具模型。抗日战争时期至党的十二大,则是“宣誓仪式”发展成熟时期,各地方有了其程序和方式的明文规定,特别是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宣誓仪式”确定为人党的必经程序,标志着其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关于抗战研究和历史教育,笔者有三点倡议: 第一,希望我国建立由中央政府主持的隆重的纪念抗日战争的永久仪式. 在俄罗斯,自1996年起,将德国入侵苏联的6月22日作为国定"缅怀和哀悼日".在战败国的日本,从1963年开始,每年的8月15日战败日(日本称终战日),全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仪式,以示纪念.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全国"战殁者追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