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中期选举可能成为一次选民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全民公决即将到来的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是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之前最重要的一次美国联邦选举。其结果不仅将决定美国国会的政党分野和权力布局,而且将影响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议题设定和民调走向。此外,2006年中期选举很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一次较典型的外交影响内政的中期选举。这主要表现为伊拉克问题成  相似文献   

2.
沈鹏 《理论视野》2015,(2):64-67
首先简要回顾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胜利与民主党败北的原因,探讨中期选举对于未来美国内政的影响。主要分析奥巴马代表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将面临何种挑战和困境,有可能采取何种方式应对这些挑战。美国中期选举后的政治僵局还会继续,几个重要的政策领域是双方无法绕开的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国内政策议程不能在某些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3.
此次中期选举之后,美国国会的外交政策理念将在一段时间内进入一种相对保守、无为、消极的状态美国民主党众议员11月16日一致选举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为下一届国会众议院议长。这样,佩洛西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众议院女议长,取代现任议长、共和党人哈斯泰特。根据美国宪法,众议院议长排在副总统之后,是美国的第三号人物。民主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获全胜,使得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成为199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美国中期选举。由于伊拉克问题的独特影响,2006年中期选举成为一次外交决定内政的选举。美国外交的内部制衡美国政体是个三权分立的结构,国会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构,美国所有的大政方针皆出于此,国会权力布局的任何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美国各项政策的变化,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决定着美国国会权力布局的国会选举。  相似文献   

4.
《理论视野》2015,(2):67
中新网2014年11月6日刊登记者李夏君的报道,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结果当地时间11月5日出炉,共和党"全面开花",而民主党在州长选举、参院众院议席争夺战中落败。面对中选结果,奥巴马强调两党应放下分歧,携手合作;但分析指出,未来两年,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面临共和党的"搅局"将举步维艰;此次中期选举也清楚显示,美国政坛更加分化,美国政治决策也因两党缠斗陷入极不健康的低效状态。  相似文献   

5.
胡志强 《民主》2011,(2):16-17
当前中美两国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日趋激烈。短期内,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前,这一问题还将不断升温;长期内,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这一问题也会不时跳出来考验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6.
《瞭望》2010,(35)
<正> 最新民调显示,经济是选民关注的头号议题,其次是失业率和赤字,而目前只有41%的美国人依然支持奥巴马的经济政策随着失业率等利空经济数据不断刺激美国各界的神经,加上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日益临近,围绕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的辩论和争议日益激烈。美国国内最新民调显示,经济是选民关注的头号议题,其次是失业率和赤字,而目前只有41%的美国人依然支持奥巴马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赵海建 《党政论坛》2010,(10):22-22
日本的教训提醒我们,美国的美元战略背后或许有更大的野心。 为应对11月份的国会中期选举,奥巴马政府在过去两个月连续出拳敲打中国,两国关系变得极为敏感。奥巴马11日公开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讲话中,奥巴马要求中国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  相似文献   

8.
《瞭望》2010,(52)
<正> 经历了中期选举后一系列挫败和重压的奥巴马终于可以喘口气,安静地过个快乐的圣诞节了。12月22日,美国参议院以71票赞成26票反对的多数,批准了美国与俄罗斯在今年早些时候达成的《关于进一步削减  相似文献   

9.
经过6个月的激烈角逐,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奥巴马6月3日晚最终力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不仅将成为有史以来首位非洲裔美国主要党派总统候选人,而且自此踏上了争夺总统宝座的新征程。但从各方面因素看,奥巴马通向白宫之路并不平坦。作为一名政坛新人,奥巴马能够后来居上,击败强大的对手,是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一个戏剧性结果。其中原因一部分是由于纽约州国会参议员希拉里的严重失误,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奥巴马提出的变革口号深得人心。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取得具有历史性的胜利,使人们对美国的选举制度产生浓厚兴趣这次美国总统选举耗时21个月,总共耗资约24亿美元,终于在11月4日落下帷幕。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这场具有历史性的胜利使人们对美国的选举制度产生浓厚兴趣,对竞选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术语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也许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麦凯恩却不得不在别人的领地里作战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于当地时间9月26日晚如期展开美国大选首场辩论。尽管这场辩论的主题是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但受日前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影响,在历时90分钟的辩论中,前30多分钟的  相似文献   

12.
董春岭 《党政论坛》2014,(16):36-36
2014年5月28日,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篇特殊的致辞,回答了“如何保持美国的领导力”这一核心问题。美国媒体对这篇演讲的内容毁誉参半。然而,各大媒体对这篇演说的重要性却是众口一词,认为它集中反映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思想,标志着“奥巴马主义”的正式出炉。  相似文献   

13.
亓成章  彭光谦 《求知》2010,(6):14-16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的政要学者布热津斯基、基辛格和奥尔布莱特等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所谓“中美两国共治世界”即G2的意愿。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当选之际的外交政策顾问布热津斯基甚至在他的专著《大棋局》中早就用过“CHIMERICA”即“中美国”一词。  相似文献   

14.
取代希拉里·克林顿出任美国第68任国务卿的约翰·克里上任后,在外交政策层面与奥巴马的思想较为一致。相对于亚太,他更了解欧洲和中东,但他不会改变奥巴马“战略重心东移”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钟龙彪 《求知》2009,(2):40-42
目前.举世瞩目的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从而揭开了美国历史的新一页。今年的美国大选与往年的大选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奥巴马何以能够战胜麦凯恩?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美国的内政外交走向如何?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的尘埃已基本落定,民主党以众议院229对196席(尚有10席未确定)、参议院51对49席的压倒性胜利夺回了在国会两院的多数党地位。在州长选举中,民主党也从对手手中夺回了6个州长席位。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可以捕捉到美国政治风向的变化及其对内政和外交的影响。美国中期选举存在着一条规律,如果执政党的政绩表现不佳、总统形象不受民众欢迎,通常在野党都会获得胜  相似文献   

17.
张珂 《学理论》2013,(8):21-22
2012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奥巴马终于如愿以偿,再次执掌白宫。纵观美国大选全程,投票成为表达民意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在历年大选年时,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投票问题,进而影响整个选举进程乃至最终结果。电子投票是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3,(16):20-21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6月10日刊登题为《美国国家安全局里的绝密中国黑客小组》一文。文章称,美国总统奥巴马拥有一支自己的黑客军团,而这支军团已经深深潜入了中国的网络。  相似文献   

19.
美国将于11月5日举行中期选举。届时,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1/3和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都将重新选举。这将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大选,也是对布什政府执政两年来各项政策的全面检验,势将对未来两年美国的政治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颇为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江涛 《瞭望》2008,(45)
热热闹闹的2008年美国大选已告一段落。尽管还需要选举人团的象征性投票,但奥巴马已经戴上了当选总统的头衔,美国的媒体也迫不及待地称呼他为我们的新老板。奥巴马的胜利无疑象征着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飞跃:在大选中,他不仅赢得了女性、黑人和少数族裔的广泛支持,而且白人也在选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选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标志着美国开始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