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我国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中发现多数经济犯罪与财务犯罪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欲有效控制腐败犯罪,先要治理财务犯罪。本文从财务犯罪的意识形态入手,分析了财务犯罪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状况,提出了基本抑制财务犯罪的对策和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近年来经济犯罪不仅在发案率、犯罪数额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势,而且,发案的范围也较前广泛。经济犯罪不但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给我们社会的其它方面带来的潜在危害更大。因此探讨经济犯罪发生的原因和对策,对于预防这类犯罪的发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试就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领域中的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尤其是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严惩严重的经济犯罪更有其重要的意义。正确认定经济犯罪,既要从微观上对具体犯罪加以探讨,也应从刑法观和犯罪概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其犯罪数额上。在经济犯罪中,用犯罪数额作为主要尺度,依法定刑具体化,这是一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司法模式。科学确定经济犯罪的数额标准,对于正确定罪量刑,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确保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立法工作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法定数额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总的来看,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是相符的,表现出如下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涉众型经济犯罪也越来越多,本文以西部某区涉众型经济犯罪为例,分析这类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涉众犯罪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分则对于许多经济犯罪采取了定量的立法模式,并且,对于诸多经济犯罪,还根据量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刑罚.这种立法模式给犯罪既遂、未遂的认定带来诸多争议.在承认我国刑法分则是以犯罪既遂为模式的前提下,应当认为刑法分则关于经济犯罪中所规定的"量"是犯罪既遂的标准.对于刑法分则中关于经济犯罪的"量"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客观方面,而应当结合主客观来认定.应当将犯罪既遂、未遂在刑罚适用上的区分,贯穿于我国刑法分则的定量、多档次量刑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罪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公司犯罪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种形式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任何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不可避免地伴生出新的经济犯罪,公司犯罪便是公司这一新经济现象出现后的副产品。它严重阻碍了公司法律制度的健康发展。鉴于公司犯罪在我国是一种新的经济犯罪现象,理论研究成果尚属空白,本文拟在比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原因剖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志伟 《行政与法》2005,(5):120-123
经济犯罪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频发的一种犯罪类型。任何犯罪都不是一个犯罪原因简单造成的,而经济犯罪更应从社会、人的本性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去分析;同时,对经济犯罪的预防也应该从整体、根本上着手,在预防手段的现代化、转变立法思想、建立诚信社会等方面打防并举。  相似文献   

9.
经济犯罪成因是指引起经济犯罪发生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系统。一般来说,单个的犯罪因素不足以引起经济犯罪行为,只有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导致经济犯罪的发生。本文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原因自然也是多层次、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涉众型经济犯罪逐渐成为经济领域内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此类犯罪受害人众多,涉案金额较高,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秩序的稳定以及公民财产所有权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规律及特点,总结办理此类案件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治理此类犯罪的对策,达到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犯罪发案率在我国近几年来呈现出高居不下的趋势,尤其在证券、金融领域的犯罪更是经济犯罪中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对号称"中国证券业头号大案和最大个人经济犯罪案的‘余卉案件’"作出简要介绍,并对其中一些问题点展开探讨,以期通过个案分析探求我国经济犯罪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类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对于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强.本文从宏观上就经济犯罪进行了论述,同时将各具体的经济犯罪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何洁 《政府法制》2006,(23):25-26
单位经济犯罪作为经济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经济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单位犯罪案件查处率非常低,这与刑罚规定得不够完善有较大关系。在完善罚金刑的同时引入资格刑,将更利于有效预防、惩治单位经济犯罪。单位经济犯罪的处罚原则及分析目前,世界各国刑法规定的追究单位犯罪刑责的原则有三种:双罚制、代罚制、转嫁制,后二者合称为单罚制。在我国,双罚制是追究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采用双罚制的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经济交往日趋频繁,经济犯罪活动日益猖撅,为适应打击经济犯罪的客观需要,刑法学理论已侧重于经济犯罪的研究.由于我国已在立法上对法人这一经济犯罪主体的认可,法人经济犯罪问题便成了经济犯罪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明确什么是法人经济犯罪,如何认定法人经济犯罪以及怎样惩处法人经济犯罪,这对于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耿芳 《法制与社会》2013,(6):162-163
贪官外逃已成为我国腐败治理工作的难点,部分高官在成功外逃后,往往向当局申请政治难民地位以期获得政治庇护和杜绝被引渡回国的可能。然而,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不认为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属于政治犯的范畴,这无疑减轻了我国引渡贪官的难度。因此,我国在寻求相关国家司法合作的过程中应明晰政治犯罪和经济犯罪之间的界限,以促进引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态。经济犯罪具有与其他犯罪不同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探究了经济犯罪的深层次根源,并提出了经济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谈防范和遏制职务经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管理方式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犯罪案件呈多发趋势,较之过去,在发案范围、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犯罪查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各类经济犯罪中,职务经济犯罪具有明显的特征,也呈多发趋势,对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2月12日我国成为《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首批签署国。我国现阶段经济犯罪表现出明显的有组织经济犯罪的特点近年来,我国经济犯罪呈现出有组织犯罪的特点非常明显,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区域间犯罪组织相互勾结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与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与发展不断深化和加强的进程中,制度的差异、发展的不平衡、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因素让竞争中出现了不法手段乃至犯罪手段,跨国经济犯罪即是其表现之一。跨国经济犯罪是跨国犯罪中最为常见且最为严峻的犯罪,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通过对跨国经济犯罪、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跨国经济犯罪现状与原因的分析,进而探求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控制跨国经济犯罪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亮 《法学》1987,(11)
自从187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和限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英国学者希尔在“犯罪的资本家”演讲中首先提出了惩罚经济犯罪的重要性,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39年美国的犯罪社会学家萨瑟兰德提出“白领犯罪”之后,经济犯罪才被当作犯罪学上的一个重要论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刑法学界和犯罪学界对于经济犯罪的一般概念,仍然不能提出一个明确或是一致性的定义。比较中外经济犯罪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