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梁家河     
正"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读贺敬之的《回延安》,我都会心潮澎湃,向往走进革命圣地延安。第一次走进延安是2008年5月,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与洗礼,敬仰之情一直萦绕于心。岁月流转,10年后的2018年春天,我再次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再次领略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此次延安之行,我是带着学习考察任务而来,而藏于心中的一个最大愿望,  相似文献   

2.
走进汶川     
陈昌文 《支部生活》2010,(10):35-36
一 我走进汶川,脚步轻轻;我从彩云之南赶来,来看看你。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走进老北川地震遗址,我们来祭奠成千上万死难的同胞。  相似文献   

3.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每当听到这首激情澎湃、耳熟能详的民歌时,我的心里总会生发出一种急切的向往,那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去延安看看,看看我们新中国的发祥地,看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高原,看看毛泽东和其他革命先辈曾经生活的居所,追溯那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亲身感受一番伟大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4.
去延安之前,我就决心要去看看南泥湾。不管昔日的南泥湾是怎样的情景,在我看来,它早已被热热辣辣风风火火甜甜蜜蜜的歌曲唱神了、唱醉了!正是有了这样的“神”和“醉”,埋在我心里的南泥湾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的依托和期冀……真是难以尽述如愿以偿后荡漾的心怀。当我乘坐的汽车向南泥湾飞驰时,心中的歌与鼓点同时响起来,同时敲起来。路两旁的沟沟岭岭,按不规则的序列,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在视野里变幻,又在视野里消遁,高高低低的草木和庄稼,在那画面上涂着绿、抹着黄。色彩的点缀,心潮的激越,我敢说,…  相似文献   

5.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一提起延安,我们便会想到抗战、想到艰苦贫困的物质生活,以及自救而萌生的大生产运动,和那昂扬的精神状态。在延安纪念馆,存放着一件磨得薄如蝉翼,而某些部位补丁摞补丁又厚似纸板的灰军装。这是毛泽东当年穿过的。有一天,卫士捧来这件衣服走进窑洞,他是怕主席在台上讲话时一做手势,这件衣服就会碎成布片,故而建议扔掉。但毛泽东没有批准。他接过衣服,将衣服展放在大腿上,小心捋平上面的皱纹,缓缓地说:它跟我参加过洛川会议呢。说着眼圈忽然湿了。其实,毛泽东身上的补丁主要还不在外衣,而集中在外…  相似文献   

6.
舒先兵 《党课》2013,(21):122-123
今年9月,首届刊博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其主题就是“让期刊走进生活”。我觉得,《党课》正是这一主旨思想的鲜活诠释。《党课》创办于1993年,至今已历经20年风雨的洗礼,也正一点一点地走进党员的生活,走进读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走进腊子口     
走进腊子口阎维红腊子口只一次血与火的淬变你就成了一颗明亮的星星闪烁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仅一次邂逅我就象经历了伟大的造山运动胸中涌动着你辉煌的乐章凝望你雄峻的隘口诗情勃发如迎春的红悔怒放在心灵的雪野上鲜红鲜红的芳营抚平了岁月的创伤走近你就走进了革命史闪光...  相似文献   

8.
走进印刷厂     
《党课》2013,(19):127-127
走进印刷厂,亲眼看到自己编辑的文稿在机器上被印刷、装订成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杂志,心中的喜悦与成就感陡然而生。  相似文献   

9.
宋培伦过去是画漫画、做雕塑、搞民族民间工艺的,怎么又去打造环境生态艺术了?履印宋培伦在贵州文化艺术界是有些知名度的人物。他的知名度,除了在漫画、雕塑、民间工艺等方面有所成就外,更主要是角色的质的转换。宋培伦对此有一段坦率的直白:漫画、雕塑、民间工艺,其实是要有深厚绘画基础的,没有这个基础,就不会有大的突破。而我又不愿放弃艺术。因此,我只能以对艺术的深挚感情和我拥有的资源优势,去做环境生态艺术,做自然立体艺术。找准定位后,宋培伦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长天大地,山川水泊。1989年,宋培伦举…  相似文献   

10.
王诚宏 《世纪桥》2006,(7):24-28
瑞金,是我崇敬已久、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阳春三月,我终于随着寻觅红色的人流走进了这个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走进瑞金,置身于这片红色的土地,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一时间仿佛走进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走进了那页浓烈滚烫的红色历史人们把瑞金称之为“红都”,把这片土地称之为红色土地,把曾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期诞生于此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称之为红色政权,是因为往昔的瑞金与今天的人民共和国紧紧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已经70周岁了。我最爱听最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色歌曲。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学唱着这支歌,走进了党在我们村里建立的第一所学校。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听了唱了60多年。每唱一次、每听一次,都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对其中含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越透彻。  相似文献   

12.
一、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丁玲、艾青、艾思奇、贺绿汀、冼星海……一批批风华正茂的文化青年向着光明,冲破重重封锁辗转西行。几年内到达延安的知识分子竞达4万余人,相当于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和。对于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城,当时的《解放日报》这样评述:“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作中流砥柱,成为全国文化的活跃的心脏。”  相似文献   

13.
走进黄山松     
走近黄山松 我看见她温柔的手臂在舒展 托着花环、云裳和唐诗的韵律 把早晨带着露水的呼吸 延伸到爱情的手指间 从冬天到春天 空着的鸟巢布满了鸟的凋啾 我只是仰望,向高处 在枝’r的空隙里任阳光抚摸 让我一个写诗的人 更有理由在白纸上写出血色诗句 真的没有必要在石头上 刻下自己的名字 真的没有必要在溪水间 弄出更大的声响 梦醒着,花开着,雪飘着 草丛间一闪而过的蜻蜓和蝴蝶 它们的翅膀被松树的精神所感染 每一次走近再走近 每一次回首再回首 感到内心的血液已与远方的河流对接 感到自己像一株小草一样幸福地活着 就连我的睡眠中 也…  相似文献   

14.
刘守华 《党史博览》2007,(12):10-12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相似文献   

15.
走进红色摇篮 安波原名刘清禄,山东牟平人。青年时期,就开始接受党的思想教育。1938年,安波来到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党组织决定要他留在延安入延安鲁艺学习音乐。当时,安波与音乐没有任何接触,也没有这方面的修养,革命事业需要,安波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从此,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红岩春秋》2008,(2):F0002-F0002
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1957年2月17日,周恩来总理来到重庆钢铁厂视察。在大型轧钢车间,周总理来到正在辛劳工作的工人们身边,和他们亲切握手,向他们嘘寒问暖;他饶有兴致地走进工人冉树清家中,一边亲热抱起他的儿子,一边和冉树清拉着家常、谈笑风声。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21,(7):39-40
正延安革命纪念馆有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最为生动的党史陈列。在纪念馆的展览墙上,悬挂着当年被人普遍称颂的延安的"十个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甚至令赴延安参观的爱国华侨都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18.
1945年7月1日,国民参议员黄炎培等人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延安访问。毛泽东问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三四天的考察有什么感想,黄炎培真诚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孛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及到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黄炎  相似文献   

19.
正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是一道独特风景线。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许多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吸引来了。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  相似文献   

20.
走进2000年     
当举国上下还沉浸在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喜悦中时,我们便带着春天的气息走进了2000年,走进了这个新旧世纪的交替之年。回首往事,二十世纪的中国,可谓百年激荡,历尽沧桑。经过一代代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的求索与奋斗,中国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已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正以磅涛之势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走进2000年,催人奋进的。十一世纪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亿万华夏儿女满怀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