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规范性与现实性--浅论课程设置与妇女学学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设置是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妇女学的学科建设,既要尽可能融入全球化背景下的妇女学发展潮流,积极参与世界妇女学领域的对话与交流,又要坚持本土化的发展道路,给予当代中国妇女生存与发展的处境充分的现实关照。这种学科发展方向要求妇女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遵循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要兼顾妇女学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与现实环境,做到规范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共性与差异中发展亚洲妇女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指出西方妇女学的勃兴、亚洲学热与妇女学区域化本土化中女学者倡导等外、内因素是亚洲妇女学兴起的原因;又以一次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妇女学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为例,分析亚洲妇女学的特点--由于亚洲各国妇女生活的背景即妇女学产生的语境在共性中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在传统的父权制时代还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妇女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对妇女议题的关注点不同,妇女学的发展过程运作策略也存在差异;但是在实现知识和思维认知方式的变革、实现性别平等和向世界发出亚洲妇女的声音以及妇女学者主动推进这项事业则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3.
妇女学的内容与目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政 《思想战线》2002,28(1):102-105
妇女学不是把妇女看作问题 ,而是以妇女成为主体向男性中心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时产生的。妇女学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各个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社会性别话语的变化 ,社会性别等级制同阶级、种族、族裔等的交叉关系 ,社会性别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特定社会性别制度对男女的规范 ,性文化的变迁 ,妇女在各个领域的活动经历等等 ,是妇女学的主要内容。妇女学的目标是以新的认识论认识人类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参与改造社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女学学科建设中的两次飞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妇女学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几代学人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传统的妇女学到妇女—社会性别学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它昭示了妇女学的建设既要批判借鉴西方的妇女学,又要力图使之本土化。而如何将妇女学本土化将是中国妇女学面临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5.
郭明 《前沿》2013,(15):102-105
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它约束与调整着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本文从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梳理并总结出“惯例说”“交易成本说”“博弈说”“社会秩序说”“伦理说”和“关系说”六种非正式制度理论流派,并对各个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与评论.意在打破单一学科和理论范式的束缚,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与理论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建立这个制度的规范、要求、实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娟 《前沿》2007,(7):246-248
文章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及其特征,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从服务理念、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地方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相似文献   

8.
对合法性内涵的界定是将其用以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前提。合法性的内涵可以从社会公众、政治权威以及政治系统三个维度来把握。经济绩效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作为维系中国社会合法性的重要基石回应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合法性挑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化,经济绩效的困局和意识形态的弱化对中国社会的合法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制度构建已经成为走出合法性双重困境的现实选择。而民主和法治应当成为这种制度构建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大学"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去行政化"实质就是要对现行的大学制度进行变迁.目前,大学"去行政化"的主体尚未形成,"去行政化"的制度装置还未出现.变迁方式上,根据成本收益分析,虽然现实中存在大学"去行政化"的动机和力量,但是力量还不够强大,也就是有"去行政化"的动机而无"去行政 化"的力量.潜在的制度需求虽然能够变成现实的制度需求,但潜在的制度供给却不能变成现实的制度供给.由此可见,大学"去行政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尝试与试验.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概念、内容及其必然性,并着重对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和所必备的素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章立明 《思想战线》2006,32(4):54-60
中国妇女学全球视野与其行动的均衡点决定中国妇女学的生命力,即妇女学能否在国内广泛渗透和扎根,成为社会机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影响、改变民众的日常生活、行为、观念,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学与科研环节,以学术为壁垒,把妇女学看作是精英妇女的自留地。妇女学发展需要兼具两个功能,一个是专业化,突出对专业人员的提高功能,另一个是通俗化,强调对公众的普及功能。中国妇女学建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相似文献   

12.
妇女法学是一门研究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的一系列法律的产生、运用与发展规律的学科。由于其尚处于建设初期,所以还未形成独立和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高等法学院校的人才和信息资源丰富,又是法学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可以为妇女法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将妇女法学引入高等法学院校,加快妇女法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本文将针对推进妇女法学进入中国高等法学院校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教育家成濑仁藏完成并出版《女子教育论》,掀起了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革新运动。不久,该书被中国学人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起步。该书的著译、流传,凸显了美国-日本-中国的女子教育传播格局。但是,该书曾形成的中日女学交流起点的作用,竟然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被两国学界同时淡忘。文章尝试将历史考证方法和跨国视角相结合,在重新唤醒这段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重建面向未来的两国女学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女性学学科的方法论应是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社会性别研究.美国学者借用阴阳理论,采用历史还原研究、社会性别关系研究、社会性别分层研究等研究范式研究明清之际的社会性别问题,可以为中国女性学学科方法论的本土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1990-2002年《中国妇女报》为研究对象,考察它所再现的女性新闻的变迁趋势。本文区分了关于女性新闻的不同定义,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当下中国女性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再现方式,本文进而总结了“碎片化”一词所包括的6个方面的特征。文章最后指出,碎片化折射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体转型的进程,是转型新闻界的普遍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女性学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女子院校的女性学建设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学科建制与学科内在规范的建立方面均有了一定的发展,学术合法化日益受到重视,从国家政策及教育机构的支持角度看,其社会合法化正逐步提高,系所、专业及学科的设立使得其行政合法化也有了实质的推进,但在政策投入力度、学理探讨、机制深化、学科课程设置以及跨校合作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的学术研究,经过两岸学术界几十年的努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组建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台湾学”的条件趋于成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理论体系建构和组织体系建制方面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厦大方案”。希望两岸学术界继续努力,为台湾研究交叉学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6日,由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和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厦门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高校的妇女研究中心和其它妇女研究机构。与会者对妇女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经验及今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和交流。自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女性学硕士点研究生后,就形成了一股推动女性学向高层次和向宽层面发展的动力,不少高校也先后在社会学的硕士点上建立了妇女学或性别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点,或纷纷开设一些女性学的相关课程。因此,对各高校的女性学学科…  相似文献   

19.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在实施中,必须与依照法律和妇联章程开展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好与政府、其他团体及妇女群众的关系;必须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联系在一起,抓住决策、执行和评估三个环节来实施参与;必须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联系在一起,找准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