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罐头食品的由来 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他亲率六十多万大军,一路捷报频传,不久便占领了莫斯科。但这时的莫斯科却是一座空城,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早已腐烂变质,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患病,严重地丧失了军队的战斗力,迫使拿破仑不得不撤离莫斯科回国。然而,骄纵专横的拿破仑要吞并欧洲的妄想仍不死心。为了解决长距离作战中食品供给问题,他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奖赏令:谁能使食品长期贮存不变质,可得巨额赏金。在巨额赏金面前,  相似文献   

2.
拿破仑:成也用人 败也用人赵元十九世纪初,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指挥他的军队横行欧洲大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拿破仑赫赫军功的取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用人:一是拿破仑一反传统的以出身择人用人的门阀观念。公开宣称"每个士兵的行囊...  相似文献   

3.
冰雪受困1812年6月,拿破仑率兵60万,偷渡泥门河进攻俄国,很快就占领了大片俄国领土。然而,正在得意之中,11月初,早到的寒潮天气突然变冷,刺骨的寒风冻僵了法军士兵的手脚,整个俄罗斯陷在了一片冰天雪地之中。从未经受过严寒天气考验的法国士兵,抵御不住寒冷天气的袭击,“每天冻死数千兵马”。无计可施的拿破仑,不得不于12月下令撤军。最后,60万大军只剩下2万——几乎全军覆没。而俄国军队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对于拿破仑来说,简直要哀叹:“天灭我也!”  相似文献   

4.
吴昌华 《黄埔》2008,(1):42-45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决定把侵华方针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日军军事力量主要是用来对付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及其人民武装。这时,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援华协议,原在黄埔军校当过军事顾问的切列潘诺夫再次来华,任中国抗日军队军事总顾问。他是“焦土政策”的热心拥护者。他以1812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时,俄国火烧全城而转败为胜为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胡倩 《桂海论丛》2005,(Z1):89-90
俄罗斯导演、剧作家斯坦尼斯拉夫·戈沃鲁辛(СтаниславГоворухин)1936年出生于小城别列兹尼基(Березники).他的父亲(ГоворухинСергейГеоргиевич)是顿河哥萨克人的后代,母亲(ГлазковаПрасковьяАфанасьевна)是化学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相似文献   

6.
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是个颇有作为、影响深远的人物。他适应俄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使俄国克服了各方面的落后性,避免了沦为西欧先进国家殖民地的危险,而且使它进入了欧洲强国之列。通过改革,彼得一世在俄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国家机构,形成了一个严格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内贸易兴盛起来,全俄统一市场进一步形成,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本文想就其改革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专家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罕见的、卓异的人物,他就是法国的夏尔·莫里斯·德·塔烈朗(1754年——1838年)。塔烈朗是法国最机智的政治家、欧洲最聪明的外交家,但这位奇才的一只脚却带有终生残疾。 塔烈朗几乎是与拿破仑同时出现的一位奇才。拿破仑曾经创立了一个时代,而塔烈朗却用自己的手抹去了三个王朝,又亲手建立了三个王朝。他具有洞察  相似文献   

8.
拿破仑曾是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的人物。百多年来,中外史学家对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上千部专著和上万篇论文进行评论。但各家褒贬不一,誉毁纷纭。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至今仍然是一个有待深究的重要课题。一、针锋相对的两种评价历史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发展的。对拿破仑的评价,历来就存在着针锋相对的斗争。拿破仑死后的一段历史时期,法国有人  相似文献   

9.
平静和快乐     
大约在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理:思想的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成天堂,抑或将天堂变成地狱。也许,你会感到这个真理太过深奥,难以理解。那么,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则足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的权力达到了几乎整个欧洲;他的财富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和他相比;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荣耀,以至那顶皇帝的桂冠。那时,也许全世界的人都在羡慕他,都认为他是全世界最快乐的人。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  相似文献   

10.
当希特勒决定进攻苏联时,他并不是不了解拿破仑的教训,只是选择了忽略这个事实。他推断,斯大林一直会因为他们两国之间的互不侵犯协议而感到放心,进攻苏联只需要一场短时间的会战,跟苏联的冬天无关。1941至1942年的冬天应该是温和的。知名的德国气象学者弗  相似文献   

11.
布里亚特蒙古人历来就是中国的国民,至少从元朝以后。为何加入俄国国籍,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布里亚特蒙古人加入俄国国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促成了这个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张耀武  李杰 《乡音》2011,(6):35-36
被誉为"东方皮草大王"的刘慰慈,是河北省政协委员,现任广东毛皮协会会长、香港天津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世界各地拥有30多家分公司、专卖店、分销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皮草加工企业及世界最大的技术领先的毛皮硝染厂。1949年,刘慰慈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小生产主的  相似文献   

13.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和英国将军惠灵顿各自指挥军队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展开大战。黄昏时分,拿破仑军队的败局已定。 这时,一个名叫罗斯伍兹的人悄悄地撤离战场。快马加鞭赶往布鲁塞尔.再挥鞭奔至奥斯坦德港,深夜时分,他跳上一艘具备特别通行证的快船。第二天清晨,他在英国的福克顿上岸。  相似文献   

14.
公元1799年6月,拿破仑进军叙利亚,与土耳其军队交战吃了败仗后,向埃及撤退,一望无际的荒漠上,气温高达摄氏50多度,鼠疫流行,军队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指挥全军越过这条艰苦的道路,总司令拿破仑发布一道命令:所有马匹和马车全部用来运送伤员,其余的人一律步行,加紧赶路,所有的军官一律和士兵一样,不得有任何特殊。命令下达后,一个负责管理马匹的军官认为总司令应当例外,便问他要哪匹马。拿破仑大发脾气,“啪!”的给了那个军官一个耳光,大声喝道:“全体步行,我第一个先走!”拿破仑这异乎寻常的举动,使全军将士毫无退让的余  相似文献   

15.
姚海 《探索与争鸣》2004,(11):17-20
别林斯基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思想家,他的见解曾引起同时代人的强烈反响和持久争论。就对于俄国历史的影响而言,别林斯基的社会思想较之其美学观点更值得关注。长期以来,别林斯基在苏联被奉为俄国革命民主运动的首倡者、俄国革命启蒙活动最伟大的代表、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先行者而备受尊崇。这个评价也长久地影响了中国学术界,至今仍决定着人们对别林斯基的印象。然而,人们对别林斯基的这种评价是不全面的。别林斯基是一个非常复杂经常自相矛盾的人,他不懈地进行精神探索、数度急剧转变立场甚至退回到自己已经放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拿破仑·波拿巴的大半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拿破仑作为法国军队的统帅,在军事领域内取得的成就,达到了整个欧洲无人堪与匹敌的程度。事实是:当他作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捍卫者,在风云变幻的年代,统帅军队与欧洲封建君主的武装干涉,以及波旁王朝的复辟阴谋拚死搏斗时,他的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二者珠联璧合,焕发出了令人目眩的光辉,他无愧于他那个时代超级军事巨匠的称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之死     
开始正文之前,不妨回忆一下马克西姆高尔基印象里的中国。他在卷帙浩繁、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里描写了一个细节:李鸿章到俄国后,在彼得堡参观博览会,这位洋务派大臣居然在大庭广众面前"呸"的一声,将一口痰吐在前呼后拥的保镖脚下,令俄国人面面相觑。这是他小说中与中国相关的一个场景(现在看来这个细节耐人寻味,我们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举止,早就  相似文献   

18.
偶读史书,发现拿破仑带兵打仗时,士兵的背包里都有一根元帅指挥棍,只要你作战勇敢,表现突出,都有可能当元帅。由此,笔者觉得拿破仑这位曾令整个世界都为之抖动的人物,之所以能叱咤风云,称雄一时,与他善于用人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首先,拿破仑能摒弃封建旧王朝以出身门第选人的观念。他的军中许多高级军官都来自社会下层,来自士兵。他有一句激  相似文献   

19.
战争与和平     
在俄罗斯这个森林遍布、幅员辽阔的美丽国家旅行,我有一个发现,那就是俄罗斯人对自己国土上发生过的战争记得很清。与俄罗斯的一些文化人聊天,他们对13世纪蒙古拔都与俄罗斯各大公之间的战争、16世纪伊凡雷帝死后俄罗斯各大公之间的战争、17世纪彼得大帝征服瑞典的战争、18世纪凯萨琳二世对黑海沿岸的战争、19世纪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20世纪在俄罗斯国土上发生的战争,大都能说得清楚。我们不论是在莫斯科城、卡鲁加州还是在圣彼得堡市游览,总不断有人告诉我们,哪处地方曾经做过战场,哪条路是拿破仑1812年退却的道…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39年,科学家发现了核裂变反应。爱因斯坦曾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抢先制造原子弹,可是罗斯福却置若罔闻。后来,科学家通过总统的侍从萨克斯,在一天早餐时给罗斯福讲了“拿破仑与富尔顿”的故事。19世纪初反法联军包围了巴黎。富尔顿(蒸汽轮船的发明者)求见拿破仑,建议把蒸汽轮船改装为军舰,但被拿破仑拒绝了。萨克斯说:“如果拿破仑采用了富尔顿的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