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美国法院在State Street Bank案中确认了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从此商业方法专利引起了人们热议.通过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兴起和发展趋势的观察,以利益平衡的观点分析商业方法专利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利益得失以及商业方法专利所蕴涵的国家利益,有助于我们对商业方法专利采取适当的立场和对策.对我国而言,给予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并非国际义务,商业方法专利应缓行或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方法是近几年专利领域争论和发展的热点之一,并在银行业最先得以应用。此后,商业方法专利在银行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内资银行发展商业方法专利的对策都需着重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商业模式专利在美国的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商业模式专利”的问题对未来“新经济”发展及国际经济竞争十分重要,在美国国内也有激烈争论。本文收集了美国国会和“民间”对该问题的一些最新看法,以与美国行政部门的官方意见相对照,供参考。一、背景商业方法专利作为一个专利范畴,它的出现是由于美国联邦巡回法院1998年第149F.3d 1368号判决,即著名State Street Bank案例。该案例实质上肯定了:几乎任何类型的人类发明,包括新颖的商业方法,都可以作为专利的主体。那之后,美国专利局放宽了批准专利的对象领域,在建筑、投资、营销、心理分析和体育方法等一系列领域,都…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多,商业方法专利的出现使专利成为银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州街银行案"判决以来,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对各国银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对我国银行业专利特别是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银行业专利保护的特点及其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作为其基础的商业方法软件应如何保护进入了众人的视野.通过对美国历史上的案例进行总结,并介绍最近几例具有广泛影响的案例,包括e-Bay,In Re Bilski和Ex Parte Bo Li案,借以探求美国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脉络和动向.  相似文献   

6.
在确定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时,美国专利法确立了“实际应用”原则。在如何理解“实际应用”时,积累下来许多富有价值的审查方法。这一审查方法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前其发展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有何借鉴作用,是本文要加以探讨和研究的。本文探讨了美国专利审查中的“实际应用”要件,总结了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中确立“实际应用”原则的基本原则,以及这种审查方法的发展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发展变化对于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背景及商业方法专利相关的概念界定,全面检索了美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并在此基础上,从专利拥有量百分比、年度申请量、内外资银行拥有量百分比、专利排行榜、年度申请人数、IPC分类号和优先权等角度对美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后,简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原因及内资银行发展商业方法专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商业方法专利概述传统观点认为,专利权往往只授予有关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传统的商业方法是明显被排除在专利法保护之外的。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发明创造的增长点已经从传统的工业和服务业向高科技产业转移。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高科技公司广泛地使用了一些在网络上进行商业活动的方法,即“商业方法”。所谓商业方法,是指有相关网络系统支持的软件和  相似文献   

9.
在确定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时,美国专利法确立了“实际应用”原则.在如何理解“实际应用”时,积累下来许多富有价值的审查方法.这一审查方法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前其发展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有何借鉴作用,是本文要加以探讨和研究的.本文探讨了美国专利审查中的“实际应用”要件,总结了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中确立“实际应用”原则的基本原则,以及这种审查方法的发展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发展变化对于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98年道富银行案揭开了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序幕.此后十年间,美国的商业方法申请、授权和诉讼风起云涌,但并未显示对美国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业带来益处.200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Bilski案中放弃道富案标准,确立机器或转换标准,借以限制商业方法专利,但最高法院不予认可,商业方法专利判定重新回到不确定状态.考察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的十年扩张与轮回,可有助于理解商业方法专利争论的实质,有益于把握我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