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治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和谐社会对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法治能否在这些方面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关系到法治对于和谐社会构建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法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自我发展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时又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十七大报告无疑在宏观上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期“风云大讲堂”推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和“该不该对腐败群体分类”两大话题。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法治社会中,司法如何保障这种平衡?在构建和谐社会、打击预防腐败时,我们在腐败群体上不分类的作法是否妥贴?本栏目今后将每期推出两个话题,欢迎专家、学者“坐堂”讨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和谐社会是不能没有法治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主张。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新命题。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出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回顾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再联系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的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和新的一年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规划和庄严承诺,让全国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向我们大步走来——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来审视和分析问题,以服务发展为立足点,构建体系为关键点,执法为民为着力点,与进俱进为切入点,促进和谐,积极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吴霞 《法制与社会》2010,(28):196-196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司法机关要不断创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司法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本文就如何通过和谐法律来构建和谐社会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杜钊  刘婷 《法制与社会》2012,(25):38-3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有法律保障机制,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社会法律保障体系,形成全方位的法律保障格局才能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对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机理和机制性作用的认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10种法律机制,即构筑民主与共和的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机制,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机制,重建确保社会信用的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机制,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机制,反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机制,定分止争、化解纠纷的机制,建构和谐世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依靠法律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依靠法律来引导社会和谐的发展,依靠法律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从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一次次视野的变化,一次次思路的调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历程的最好见证者——珠三角摸着石头走出了一条中国区域合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恪守法律职业精神,提高法律职业者构建和谐社会能力,是一个具有战备意义的重大课题。法律职业精神是指从事法律有关工作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学编译、警察、立法工作者等人员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表现为对法律至上地位的认同,其核心是法律职业者通过其职能的运作和发挥,实现秩序、正义、平等、效益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作为法律秩序建构的重要目标,对法律秩序的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律秩序作为重要的法律价值和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巨大的稳定与保障作用。促进法律秩序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可以促进法律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龙翼飞 《法学家》2007,(1):64-6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工作者围绕着中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特殊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GDP达到22257亿美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发展,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政府依法管理;社会依法运行;公民依法办事。这种愿景的实现,最主要,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一、树立法律权威是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我国历史上从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到文革时践踏法律权威造成社会大倒退的历程,就不断地印证这句名言,彰显着社会发展兴衰与法律权威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工作有效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既要全面推进服务和谐社会的整体工作,又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切身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法律之治,司法的作用凸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新任务、新挑战。笔者从厘清和谐社会与法律监督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和谐作为法律监督的价值追求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并提出了规范与拓展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更好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五条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其中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弱势群体是社会底层的基本构成,关注其生存境况、保障其合法权益,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实现保障人权这一终极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法律上之平等与公正的重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需要。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法治建设应当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护弱势群体和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