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分化:一个信息社会学新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分化是信息社会学中一个新的概念,它是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分化类型和新的社会分化途径。本文论述了信息分化概念的由来,阐释了信息分化的基本涵义,辨析了信息分化与数字鸿沟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公众对艾滋病普遍的畏惧下,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艾滋感染者所面临的社会歧视和排斥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结合感染途径与感染密度两个纬度划分出接纳型、接纳型排斥、排斥型接纳、完全排斥四种艾滋感染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类型,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消解歧视及救助艾滋感染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世界离不开全球民族问题的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民族主义出现了新动态,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呈现分化走势,即极端民族主义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求生存图发展的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出现了强化态势;各民族国家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问题成为大势所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虽然有发展苗头,但国际社会的反霸斗争也在加强;极端民族主义诉诸恐怖主义手段的抗争方式短期内不会杜绝。因此,构建和谐世界任重而道远,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齐芳 《青年探索》2008,(3):47-49
文章从社会排斥的理论角度分析了流浪儿童的生存现状,指出他们生活在经济排斥、家庭排斥、文化排斥、教育排斥、社交排斥和自我排斥的社会边缘状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不法分子利用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拓展对流浪儿童的外展服务、大力发展儿童救助的非政府组织、增强对流浪儿童的充杈等建议,具体的做法是构筑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流浪儿童的社会融合,消除流浪儿童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5.
首先,提出了与信息化理论体系相关的4个基本要素及其逻辑关系——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信息社会。接着,从全球的角度探讨了构造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的概念形成、阶段性特征、未来的8个技术走向;"信息革命"的定义,其具备的"数字化"本质特征、产业革命性质以及对人类的重大深远影响;"信息化"的定义,正确认识信息化、制定推进策略的重要性;国际社会关于"信息社会"的测度和判定标准,"信息社会"的数字化本质特征。最后,分析了"信息化"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地位,认为"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3条平行的轨迹,三者之间不是相互排斥、"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工具主义法律观与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不相容的。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大小取决于对工具主义法律观的扬弃程度。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理性主义法律观也难以在中华文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西方技术主义、繁琐主义、极端专业主义的法治体系和法治构造,严重扼杀了生机勃勃的法治精神。中国依法治国的观念基础在于实现从工具主义法律观向治理主义法律观的转变。治理主义法治观首先体现为对法治精神的尊崇,其次更注重法治在不同治理空间中的落实。法治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中的贯彻与落实存在着不同的实现路径。治理主义法律观关注的是法律能否转化为解决国家治理议题、社会治理议题和社区治理议题的观念资源和制度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法治的刚性程度在从国家治理向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传递的过程中,是逐渐递减的。换言之,法治在不同治理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对全球化的思考更加强调的是地方化、本土化以及异质化的过程。作为回应全球化的动态的民族志论,理当关注本土的或地方的文化认同、地方共同体主义,以及在多元民族社会的民族主义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出现的复苏、复兴和重构的势头。在现实中,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种边缘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过程,它是社会成员、社会人群的社会分化过程;作为一种状态,它是社会分层结构即社会分化后所形成各种集团的排列、组合、相互关系状态。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化或社会分层是社会制度化现象、合理化现象。我认为,不管社会分化、社会分层现象是否合理,作为社会过程或社会状态,制度化因素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制度化因素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结构、社会法律或普遍认可的国家规则体系基础上的社  相似文献   

9.
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信息化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十五”计划和省“十五”计划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为加快建立我省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徐步华 《理论月刊》2014,(5):110-113
非国家行为体和国家是国际社会中彼此相对的两类行为体。尽管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着日益增强的作用,但非国家行为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有限度的。从历史上看,非国家行为体的扩展和收缩是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衰落相伴随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只有在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对国际互动的规则和国家单元的合法性有基本共识的国际体系中才会兴旺发展。由于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难以撼动,也由于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的发展都是不可逆的进程,非国家行为体的活动深深地受到全球化、国际社会和主权国家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网络就绪指数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系列中用于衡量各国ICT水平的指标体系,对于反映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意义。本文以《2012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生活在一个高度联通的信息世界》网络就绪指数为依据,阐述2012年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的总体情况;并以近5年各项指标的排名数据,分析了中国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世界体系论对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乃是一个世界体系 ,其基本的结构特征是核心—边缘分工与不均衡发展。体系内各国之间由于一系列经济交换和政治关系而使得核心国家在对外剥削中获得发展 ,边缘国家则承受着各种不利条件。但世界体系的“动态”性质允许各国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有些边缘国家可能上升为半边缘国家 ,获得自身发展。以此来解释全球的城市化过程 ,便会发现各国城市化规模与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以“过度城市化”的特征明显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化程度也成为了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信息化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在现代化进程中,信息的全面渗透性、信息的分化性、信息的高度失真性、信息供求的不匹配性、信息资源城乡分布的非均衡性、信息系统的潜在风险性都可能引发各类社会风险,对当前社会管理秩序有序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形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4.
周京 《中国民政》2013,(12):59-59
作为现代福利理论和制度的发源地,西方各国社会福利流派在争论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等多种形态。当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每一个国家及地区均处于一个逐步统一的市场体系中,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社会福利制度已经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成为抵御全球经济和政治风险,保护自身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武器”。基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中的目标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轴心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虽然在现实中基本上能有效运转,但目前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目标定位的工作环节普遍面临着两项困难。一是在低保标准的设定上存在着社会不公平,某些地区处于极端赤贫状态的民众也被排斥在低保的门槛之外;二是确定目标受益人过程中的行为要求和工作激励,实际上对于促进有工作能力的受益者摆脱贫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国际潮流,但却难以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进一步努力方向就是进行制度微调,使社会安全网更为严密,既推进社会公平,又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企业发展路径:国际比较及中国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研究发现,公民社会、政府、市场、国际援助等四个方面的驱动因素可能影响社会企业在组织目标、活动领域、组织类型、法律框架、社会部门、战略发展基础等六方面的特征。由于不同国家在这四个分析维度上的社会经济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文章以国际比较为视角,为探究政府部门、公民社会、市场部门、国际机构对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影响建立了分析框架,同时,利用大量经验数据重点分析了政府资助与补贴、企业社会责任、跨部门合作、社会投资、支持服务体系等因素对中国社会企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东亚旧、新地区主义的形成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养泉 《青年论坛》2005,(1):121-123
地区主义是相对全球主义的一个国际现象 ,它既是一种理论 ,也是一种实践。在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地区主义中心 ,地区主义及其发展趋势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东亚地区也先后经历了旧地区主义发展阶段和新地区主义发展阶段。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这两个阶段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社会排斥”概念内涵及其本土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由于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丧失其公民权利,无法参与正常活动或参与不足,导致被边化及情感疏离的机制和过程。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边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能够深刻解释社会弱势群体边化的机制和过程的社会排斥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所接受并运用。但在“社会排斥”本土化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社会排斥”概念界定不清,分析框架不明确,理论的本土化不足等问题。因此,对“社会排斥”概念和理论需要进行改造,使其本土化,提高对本土问题的解释力,从而更好地制定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政策,实现弱势群体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目前我国青年弱势群体在其生存发展中遭遇到程度和类型不同的“社会排斥”,现状堪忧。青年群体现有的社会支持网呈现规模小、高趋同性、低异质性的特点。必须加大对弱势青年的社会支持,塑造现代性的新型社会支持网,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制度主义将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引入国际关系领域,主张在国际层面建立广泛的机制和制度实现国际社会的长久稳定。"和谐世界"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天下观"与"和谐观"共同构成了"和谐世界"理念的主要内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认定国家间利益存在和谐性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同时,"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一致性及对世界政治最优状态的设想两个方面做出了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不同的判断,为当前世界秩序的调整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