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是近年来衍生的一种新型合作社,它不仅有独特的内涵,还有独特的法律属性。实践中,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运行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如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章程及法律属性、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法律理论是建构合理的民族旅游合作社制度的前提条件,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属性则是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重要法律理论基础。从功能主义的视角看,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具有互助性经济组织,非营利性法人,人合法人等法律属性,并与民族村寨的法律属性密切相关。随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升级,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针对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属性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永常 《思想战线》2006,32(4):96-101
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肩负着脱贫致富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顺应“文化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在确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基本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从立法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参与、财政刺激、教育培训、监控评价等方面,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合理开发,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村寨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大多具有娱乐性、参与性、趣味性、健身性、竞技性等特点,是开展文化体验旅游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文章分析了黔东南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及其开发意义,并就如何开发民族旅游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以促进文化体验旅游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加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突出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选择体验项目,实施一村一品开发策略,精心设计体验项目和产品,形成主客互动参与的激励机制,加快传统体育旅游商品的开发,是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多样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功能论者认为教育传承对于民族村寨文化传承具有社会高度的整合与稳定作用,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持、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及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在维持社会结构稳定与族裔文化续存中的关联性。法人类学对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解释包含了民族村寨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系统分析,这种集情境逻辑、解释和说明为一体的研究体系对情境化下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开放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村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条件,决定了除工业化发展道路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资金及技术都严重不足的经济发展问题.实践证明,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促进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村寨完善发展要素和转变经济形态的一种新动力.乡村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力在乡村两级行政区域空间上的业态呈现,是乡村文化要素再生产与休闲消费需求互动交换的产业化,是乡村与城市社会交往行为的经济表达,是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及文化消费主义在经济场域中的际遇、交融与再现.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文化资本化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从总体上看,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主要聚集于广大的村寨之中.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文化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资本,在这些文化资本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民族村寨的经济也开始逐步转型,并进而对民族村寨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青 《思想战线》2008,34(3):6-10
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村寨文化变迁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发展态势,但这种变迁绝不仅仅是民族传统文化事象的变异或流失,它还包括了传统的"地方性知识"的复兴、重组和再建构.现代性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颠覆乡土传统的生存空间,民族村寨文化也不会自动终止或彻底放弃自身固有的文化调适与更新机制,一味被动地接受现代化力量的消解和改造.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性诉求之间始终存在着强大的张力,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逻辑将引导其"小传统"逐步走向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民族村寨是贵州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通过它表现出来的各种民族事象,都是村寨文化性格的展示。贵州民族村寨文化性格包括:人与自然的亲和、天人和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亲地倾向与木、石、竹的依恋情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执着与固守等。贵州民族村寨的研究需从基础做起,包括为专项研究课题立项,开展深入调研,绘制贵州民族村寨地理分布图与文化分布图,对其历史价值、文化属性、社会地位、世界意义等进行论证,就贵州民族村寨在当前的生存、保护、发展、利用等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村规民约为代表的乡村民间法系统与国家法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是建设和谐农村的一个基本前提。作为一种与国家法相对立的民间法,村规民约在实际运作中与国家法既存在着冲突,也有妥协,还有互相依赖和互相渗透。应有效界定村规民约和国家法律的调整范围,在国家立法层面吸纳村规民约合理因素,完善乡镇政府对于村规民约的备案制度,实现司法层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村规民约日益成为构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性因素。村规民约来源于传统中国文化,已经被我国的法律政策所明确,且对乡村社会的综合治理作用巨大。但是,部分村规民约也存在规约内容违反法律、制定程序不规范和实施不顺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村规民约效能的发挥。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对村规民约进行引导、提炼与完善,更新和调适其内容、规范其制定程序、保障其实施,真正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跃  刘娴贤 《思想战线》2007,33(6):15-20
国家和社会在民族地区实施的社会调控,不仅是关系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自经济制度、组织结构、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化等多重的变化成为影响民族村寨中社会调控的重要因素。传统社会组织同国家力量之间的相互磨合,使民族的小社区同国家的大社会紧密相连,二者在矛盾中不断发展适应,成为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复活在现实之中的那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只有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内容的前提下,置身于几近原生态的保护中,才会奇妙地感觉到。笔者到边疆挂职,有幸到很多民族村寨调研,得以了解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现状。和我梦想中的村寨不同,很多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民居荡然无存,让我十分失望。一个民族的形成,与其生存特点、文化不无关系。文化代表与之相应的语言、文字、居所、服饰和交往伦理。在  相似文献   

13.
涵养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功能再认知,即少数民族村寨承载地域文化多样性,是传统物质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传统精神文化的涵养家园,是传统制度文化的源头活水;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面临逐渐被边缘化、趋同化、整体消失等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深化少数民族村寨涵养文化的价值认同,提升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能力,需要采取探索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新路、打造特色少数民族村寨保护模式、发挥少数民族保护主体作用和保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权益等标本协治之举。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民族对应着不同的文化体系,各民族的分区居住或共同杂居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民族文化分区。民族文化区的划分明确了民族村寨的文化归属,同时也带来了统一文化区内村寨旅游开发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破解,可以以民族文化区对应的文化体系为背景,在此基础上,找准各村寨不同的旅游定位,强化村寨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文化开发上建立共识,与其他文化区内或区外的村寨协同发展,以此来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各自不同的特色发展,并确保民族文化区中文化借助旅游路径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鲤波 《思想战线》2007,33(3):42-47
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主义者所提倡的静态保护不同,它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也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旅游经济、通向现代性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6.
王启梁 《思想战线》2001,27(5):87-93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十里村乡所辖的平安寨,是一个"红头瑶"世居的村落.历史上的平安寨主要依靠其以寨老制度为核心的村落社会控制系统维持社会秩序.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平安寨的传统法文化出现了断裂,社会控制系统功能衰弱,而国家法的实施又不尽如人意.国家法与习惯法不能良性互动,致使该地区社会秩序和治安成为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因此,需从公权力机关合理性基础的建立、民间权威的整合、国家法建设的完善三个方面来解决平安寨的问题.这是一种从民间、国家两方面努力建构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试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珏 《湖湘论坛》2001,14(6):53-55
本文拟从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党的组织与自治组织、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加强领导与动员农民等四个方面,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对加快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有所帮助。一、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的关系法律和村规民约都是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是二者在制订、内容和执行上是不同的。法律由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机关来制定,村规民约由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来制定;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村规民约只体现本村村民的意志;法律的实施靠国家的强制力作后盾,村规民…  相似文献   

18.
重塑村规民约之于乡村法治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挖掘村规民约的独特价值、实现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融合互动,是推进我国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保村规民约的内容符合国家制定法的规定;发挥村规民约在司法审判中的价值衡量功能;鼓励乡民积极维权,培育乡民法治信仰;推动村规民约本质特征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村寨疾病治疗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少数民族村寨求医行为 目前少数民族村寨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共存时期,人们所处的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存在着多种治病方式和求医行为,即自然医疗、拟人医疗和现代医疗体系共存于少数民族村寨.人们的求医行为具有多样性,自然医疗、拟人医疗和现代医疗三种医疗体系共存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之中,这一特点成为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医疗文化的一条主线,这三种医疗体系的多元共存与互补的格局,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人们治疗疾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本文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结合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制度建设、财政刺激、技术支撑、监控评价等方面探讨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合理开发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