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大"时期:"单刀赴会" "抗大"是中国共产党以培养军事干部为目的设立的学校.它的前身是1933年冬成立于井冈山的红军大学.1936年到达陕北后,在瓦窑堡重新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林彪、莫文骅分别被任命为校长和党总支部书记.1937年校址迁到延安,同年4月改为"抗大".与过去不同的是,它除了培养红军干部外,在抗日统一战线形成这一新形势下,培养革命的知识青年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从1936年到1945年的9年中,"抗大"共办了8期,培训干部约2.9万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统一战线在发展进程中形成独特的整体性逻辑,奠定区别于古今中外其他统一战线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统一战线已经超出传统的"联盟之术",发展成为"强国之道"。统一战线从"联盟之术"上升为"强国之道"的发展逻辑,确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推进国家建设、人民团结、民族复兴、人类大同的宏阔时空背景和实践进程中。统一战线发展的整体性逻辑包括:政治逻辑——服务党建国家;社会逻辑——增进人民团结;目标逻辑——致力民族复兴;价值逻辑——追求命运与共。统一战线发展逻辑体现出相应规律,不断嵌入国家、社会、民族、人类社会,不断增进与国家、社会、民族、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统一战线发展逻辑存在内在联系,以嵌入国家建设为基础,以构建人民团结为主体,以致力民族复兴为目标,以追求命运与共为价值。统一战线要坚持和完善符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逻辑,加强研究和应对事关统一战线发展的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根据地在聂荣臻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抗日民主政权不断完善。聂荣臻就如何实行晋察冀地区民主政治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普遍实施"三三制"政权,广泛实行民主选举,广泛推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全面开展整风运动,通过这些措施,把晋察冀边区建设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并随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而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民主联合战线与国共合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调整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中共早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青年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是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整个中国青运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于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对于进一步考察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从总体上准确把握共青团自身改革发展的趋势,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就中国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作一论述。 一、建立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先声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国内阶级矛盾开始下降,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青年运动开始汇入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洪流中。9月21日,共青团中央发出  相似文献   

6.
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经典文献,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之作。它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创立的基石;对统一战线主题从革命到爱国的转换,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标志;对民主党派的定性,是新时期多党合作理论发展的前提;对人民政协的定位,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创新的关键。它通篇体现了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精神。实现了革命统一战线到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飞跃。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7.
长治市是革命老区,统一战线的成长和发展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阶段。自1925年7月长治市党的地方组织建立后,"牺盟会"、"敌工部"、"城工部"、"各代会"等一些具有统战性质的团体和组织先后成立,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建国以后,晋东南地委和长治市委先后于1952年7月和1954年7月增设统战部。各县区也陆续组建了统战机构和工商联、侨联等团体。  相似文献   

8.
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为了迅速实现直接对日作战,推动华北的抗日救亡运动,组成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驰骋三晋。东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统战工作,与军事斗争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最终促成了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等统战关系的形成,适时完成了由“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转变。红军东征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指引下进行的,东征胜利是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翻开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八一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为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民族危亡、抗日烽火的中国国情相结合,同其他中央领导一起共同制定了一整套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统一战线工作贯穿了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1937年5月,牺盟会大同地区分会往各县派出特派员,标志着大同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大同的和平解放,是我党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成功事例。建国后,1951年,雁北地区、大同市相继成立了统一战线工作部,各县区陆续成立和组建了统战机构及统战组织,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重新焕发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是根据革命形势和革命工作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活动于国统区的秘密革命团体,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始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1941年成立到1949年光荣解散,一共存在了短暂的8年时间,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战初期,国统区妇女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国统区妇女统一战线的组织和领导,推动了妇女界统一战线的形成,积累了妇女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曾把中国革命的胜利与"三大法宝"联系起来,把统一战线作为力量的源泉之一.这是一个伟大革命家固有的深刻见识.不难看到中国共产党80年历程中的顺利阶段都是和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的.因而,当我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时,也必然和必须庆祝他领导的统一战线所取得的了不起成就.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统一战线的性质、地位和基本社会职能问题在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基本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到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也明显地带有过渡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统一时期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其中包括“文革”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也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辩证统一,服务于挽救民族危亡的同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成熟是判断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成熟的重要指征。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际统一战线外交思想与实践,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抗日战争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系列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而结成的政治联盟。由于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一方面增强了抗日阵营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 ,成功地运用了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 ,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世纪 ,党肩负着更加繁重的历史使命。我们有必要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 ,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 ,团结人心、凝聚力量 ,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目标任务服务。一、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8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党成立初期 ,建立了民主联合阵线 ,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运动 ,迅速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了抗…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战时期即援引《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为助姜子牙伐纣兴周而赠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的民间故事,审时度势地指明了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法宝作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曾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亦能与时俱进地运用统一战线理论的系统性思维指导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各领域的探索性实践,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四个全面"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统一战线法宝可谓依旧法力无边,依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要比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广泛的民族性、统一战线领导权、武装队伍特点、统一的政治纲领、国际合作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既有共性之处,也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以"共同体"思想创新统一战线理论,蕴含着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共同体意识具有五个构成要素:积极互动、公共空间、关心包容、朋友情感和建构规范;它的早期萌芽表现为:毛泽东的"全民革命共同体"思想、习仲勋的"民族发展共同体"思想和习近平青年时期的"日常生活共同体"思想;新时代其三种发展类型: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共同体意识的统一战线工作策略包括唤起共同身份意识、建构道德联系、关切各方利益、实施开放对话和铸牢信任文化。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统一战线理念思路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