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本文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二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三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学者们从各自学术背景和研究旨趣出发,对我国监察制度的制度变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国家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转等问题进行审思,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研讨存在解释性、相似性、单学科性和实践观照不足等特点,有进一步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加强国家监察与民主监督的协同联动,是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产生的重大理论问题。国家监察与民主监督之间存在深刻的系统关联,民主监督是促进国家监察全面覆盖和监察权力规范运行的重要支撑保障,监察体制改革也为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提供了有力契机。当前,由于监察体制改革的"未完全定型化"、民主监督在体制机制层面存在短板、民主监督与国家监察相互衔接的制度设计不够清晰、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国家监察与民主监督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强二者协同联动,凝聚监督监察合力,需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配套制度改革,完善监察权全面覆盖的制度机制,加强国家监察与其他监督方式的相互衔接;需要加强民主监督与国家监察的制度性互联互动,提升民主监督实效;需要健全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机制,破解内部监督制度体系建设滞后、组织建设滞后、内外衔接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反腐败治理方式与方法的深刻变革,急需基础理论作支撑。《国家监察学原理》一书可谓该方面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立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从国家监察学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做起,通过剖析历史、论述当代、面向未来,构建出了一个系统化、专业性的国家监察学科体系,体现出了继承性与民族性、体系性与专业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2016年11月,《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际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发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由同体监督转向异体监督的重大政治改革。监察委员会应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干弱枝,强法弱纪,强前弱后,实现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试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国家监察制度顶层设计和重大政治改革,而改革的重点,正是将纪、法分开。通过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  相似文献   

7.
国家监察法颁布实施后,高校的管理人员依法被纳入国家监察"全覆盖"对象。监察对象的极大扩展使高校监察体制面临改革压力。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针对高校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权威性、实效性不够等问题,提出增加契约标准划定国家监察对象范围、建立健全派驻制度、加强纵向监察领导体制机制、强化行业监察等改革措施,探路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监察体制的近景和远景顶层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界关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观点可谓众说纷纭。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基本经验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文章拟就这些方面对学界关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和与之相配套的体制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议题,对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国家机构的权力配置与组织设置的一系列重大议题,尤其关涉权力如何依法受监督地有效运行,具有高度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需要我们从党的领导、改革方略、法治建设、政治发展等各个角度予以深入研讨。本文重点关注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总体背景下的民主监督问题,探讨民主监督在这场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落实和完善民主监督的路径与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一元多体"大监督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推进监察证据体系法治建构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保障民法典实施的重要举措,推进国家监察工作高质量开展的现实需要。建构新时代监察证据体系法治要吸收刑事诉讼证据规则,补充证据规范的内容,健全监察证据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中的全过程内部控制,加大外部的检察监督和探索引入律师的辩护监督。  相似文献   

11.
改革现有的监察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宪法层面来看监察体制改革尚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亟待澄清,如行政监察上升为国家监察之后的宪法定位,监察委员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地位,监察权在司法权力体系中的作用及定位,对监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的探索,宪法修改与监察体制改革合宪性的关联等。对以上理论问题的不同解答直接影响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制度构建,对未来的监察效果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试点期间必须未雨绸缪,在厘清理论难题的基础上合理建构对应的监察制度,如承认监察权的独立属性;完善选任机制和汇报制度;适时赋予监察机关侦查权,提升其在司法体系中的地位;借鉴廉政公署的监督制约模式,构建独立的人民监察员制度;以监察体制改革为修宪契机,审慎确定修宪内容等。  相似文献   

1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与途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党内整治腐败与国家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正确运用权力为统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以加强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创设了监察程序这一制度。由于当前对监察程序的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视野,监察程序的实践也有待深入,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监察程序中初步核实的效力问题、证据能力问题仍未达成共识。初步核实在部分案件立案前具有了准备性意义,但在监察程序中并不是立案的必备程序。初步核实和立案后取得的证据材料都具有相同的证据能力,具备相应的证据资格,可以直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创设了监察程序这一制度。由于当前对监察程序的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视野,监察程序的实践也有待深入,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监察程序中初步核实的效力问题、证据能力问题仍未达成共识。初步核实在部分案件立案前具有了准备性意义,但在监察程序中并不是立案的必备程序。初步核实和立案后取得的证据材料都具有相同的证据能力,具备相应的证据资格,可以直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反腐败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应围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做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建议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加强民主监督制度设计.这些制度设计应包括:通过监察委员会平台更好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建议政协整体上不纳入监察对象的范围;建议在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增设民主党派成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稳中有变的传统监察制度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逻辑。在当前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发掘中国监察制度的传统资源对当今监察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整合了现有分散的监察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反腐败事业的进行。监察体制的改革亦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将监察权的运行置于现有法律框架之下,是当前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从监察制度设立的缘起出发,系统分析了监察权运行过程中的挑战与困境,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实现监察体系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建议,寻求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化治理路径,以期为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奉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从理论层面上看,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导思想、道路目标、法治原则、法治方针、总体布局及重大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从实践层面看,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制度层面看,涉及国家立法体制、执法体制、司法体制等方面的诸多新制度已经确立。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须遵循的方法论、价值取向、基本思路、改革模式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无论从维护法治秩序、保障被调查人权利视角,还是从提升侦查法治化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视角,研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调查权与侦查权的关系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监察体制改革中相关立法对于监察委员会监督的举措规定较为笼统,使得具有宪法规定法律监督机关地位的检察机关,难以对政治地位相对较高、权力相对集中的监察委员会实施检察监督,也难以对经验丰富的监察委员会人员进行有效检察监督。然而,监察体制改革并未改变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属性,检察机关履行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职能,可以通过强化立案监督、防止选择性执法,强化调查监督、规范使用强制措施,强化独立审查、防范干预监督等途径对监察委员会进行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