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文艺的发展,我们的文艺理论话语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对于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来说,我们很少有自己的概念、术语,而主要是用西方的文艺理论话语来解释我们自己的文艺创作,能做到的仅仅是跟在文艺创作的后面跑,谈不上对文艺创作有多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尽管有些人打...  相似文献   

2.
云德 《人民论坛》2015,(10):39-41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既需要提高文艺的整体水平作基础支撑,更要用顶尖的艺术精品带动文艺的全面繁荣。提升创作的整体品质,促进文艺创作由“高原”抵达“高峰”,应力戒浮躁、平庸,努力把精品意识贯穿于文艺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应强化作家艺术家的生活积累,补足社会实践和生活阅历的必修课;应增强文化贮备,全面提升创作队伍的文化素养;应强化文艺创作的思想张力,为文学艺术大剂量地进补思想的钙质;应独辟蹊径,大胆创新,不断攀登文艺创作的新高峰。  相似文献   

3.
宗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当代宗族的复兴显示了传统宗族文化潜在的顽强生命力。浙江省当代宗族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复兴,成为重建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所包含的以伦理为方式协调社会秩序的文化治理模式,也对乡村社会治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代宗族需要加强现代性的更新,在避免与行政力量合而为一、克服狭隘的宗族本位观念的前提下,造就新伦理,构建地缘与血缘相结合的组织体系,并把现代文化元素注入到宗族文化之中,才能切实地发挥以伦理为方式协调社会秩序的文化治理的作用,为乡村社会重建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伟大领油和导师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在文艺创作问题上,坚持还是反对这个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同修正主义文艺、阴谋文艺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吸收了国际和国内左翼文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里,我只就《讲话》中的一段话谈一点体会。《讲话》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代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中国军事文化,既有文化的整体性,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代中国军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精髓,社会文化又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生长和发育的土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韩爱叶  ;张金钟 《前沿》2014,(19):163-166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是不同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理念的凸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中国公共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现实基础,公民社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在当代中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朱爱莲 《人民论坛》2012,(23):158-15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发展了党对文艺工作的一贯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文艺精髓;当代文艺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融入到当代文艺中,贴近群众,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公安文艺是公安题材文学艺术的简称,它有着特定的题材内涵和审美品格。公安文艺的发展离不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也是当代公安文化发展的精神成果。公安文艺从内容到形式,从社会理想到美学追求,都带有鲜明的公安特色。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宣传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为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安文艺的创作应继承优良传统,树立精品意识,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力求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兼具理性批判与感性审美,融合了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理论立场、创作尺度与评价标准三个层面的中国形态:一是文艺理论内在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二是文艺创作尺度的现实主义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三是文艺评价标准的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回答了文艺是为什么人、文艺创作应该遵循什么、文艺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充分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场域的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陈坤  仲帅 《人民论坛》2015,(8):198-200
布哈林《无产阶级和文艺政策问题》的报告,论述了文艺的阶级性,提出取得文化领导权的任务,制定了针对知识分子的方针,开展文艺竞赛,这对苏联文艺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导下,阐发布哈林《报告》的当代启示:一要坚持文艺发展的"两为"方向,二要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三要营造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石艳艳 《求索》2007,(10):174-176
在中国封建社会行将没落的清代,思想禁锢较前朝更为森严,这一现状有悖于文学艺术的自由审美规律,但此时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扬州却出现了异常活跃的文学艺术活动。除了创作者自身的追求与能力、作品的丰富与优质外,还得力于扬州盐商根据自己显赫的身份地位与独特的兴趣爱好,确立本阶层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传播者地位有关。在改变了“商人重利”这一传统形象的同时,也于无形中冲击着现实的文艺创作实践、扩大了扬州文艺活动的影响。这对当代文艺传播活动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基础也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源于基层实践的“枫桥经验”,经历了农村“四类分子”社会主义教育改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基层治理三个发展阶段。历经60年岁月的洗礼,“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从社会管制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伟大飞跃,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方案,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和旗帜。“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的创新与成功实践在当代彰显了重要价值意蕴: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向善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评论在引导文艺创作、探索文艺规律、推介优秀作品、提高鉴赏水平、批评不良倾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文艺评论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为中国文艺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文艺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中国文艺评论还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张磊 《理论月刊》2012,(6):159-163
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在"文革"时作为文化部的干校,曾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在此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其中不乏冰心、冯雪峰、沈从文、张光年、臧克家、萧乾等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存。省委书记李鸿忠曾指出:"向阳湖文化是咸宁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向阳湖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社会史、思想史乃至文学史的研究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冬英  王少泉 《前沿》2013,(9):25-2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进行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实际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对中国行政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影响力最大的行政文化是集权型和分权型行政文化,这两种行政文化在行政改革进程中相互博弈——主要发生于中国政界和学界内四类持不同行政文化观的群体之中,这种博弈将促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朝着在"适度分权"和"适度集权"之间"摆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艺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迫切要求繁荣和发展当代文艺。在转型时期发展文艺,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三个面向”,全面发挥文艺的多种功能,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论萃     
文艺功能变迁的四个方面不同时代的文艺可以有着不同的功能,在当代高新科技景下,文艺功能发生了重要的变迁。一、引导—规范功能:目标重建文艺在人们的公共生活中可能起到一种引导思想和行为方向、规范人们生活的路径的作用。现代以来的文艺创作竞追新逐异,一方面是科技革命要求的创新,专利发明制度引文艺创作的版权制度,一部作品没能够体现自己独特性的现,就没有资格跻身于文艺作品的行列;另一方面是商品经社会产品的日新月异是一种常态,缺乏能够引起人们讶异作品,就缺乏商业竞争力,也就没有机会取得艺术上的成。这方面新的科技…  相似文献   

19.
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进一步凝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要能够反映和体现历史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更高的精神价值追求,要能够反映和体现现时代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状况,要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能够得到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共鸣,要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价值观中的有益因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与宣传和践行同步推进,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总结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使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新的发展趋向。在二十一世纪 ,中国要实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较高级阶段、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双重历史跨越 ,究竟应当构建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模式 ,如何构建适合这一发展趋势的新发展观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 ,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点性建设的重大作用 ,又大力加强全面性发展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 ,最终落脚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