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蔚 《求索》2008,(8):128-130
诗性情感并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生命情感,而是心灵的意识活动对自然生命情感的“意象综合”,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与创造性直觉融为一体的情感”,是一种艺术情感。它以直觉为基础,是一种直觉认识,是直觉的物化,并以意象创造为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能赋予诗以艺术的形式感。它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识本身的逻辑”。它的作用就是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它的形式轨迹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经香港、澳门两部基本法加以法制化、具体化,经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践与验证,已经由理论构想进入全面实践,但如何应用于台湾还在探讨。  相似文献   

3.
辩证地理解“顶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群众中吸取智慧的顶层设计,才是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设计,才不会是空中楼阁,不会是纸上谈兵,才能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引导到改革开放中去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都要为自身的发展所否定。在无机自然界,事物从形成到毁灭,又从毁灭到新的形成,一次又一次地被自身的发展所否定。在生物界,种子被它自身发展起来的植物所否定,植物又被自身孕育成熟的新的种子所否定。在人类社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要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的内涵和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批评实践和成就,长时期为其伟大的文艺学、美学思想所掩,而向来鲜为人道。这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不能说不是一个重大缺憾。 严格地说,毛泽东几乎没有写过专门性的批评文章。他在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固然可以看作一篇典范的作家论,但毕竟仅是罕见的个例。此外似乎没再写过。然而,从《讲话》等著作中所建  相似文献   

7.
王晓兵 《前沿》2023,(6):14-22
“美好生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是关键词之一,不同文化群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同,不同时期其内涵也有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包含着人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期许,并经由此认识世界、期许世界。不同的观念理解会导向不同的实践内容,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结构,观念在实践中的作用原理是理解观念内涵的前提。现代性支配下,观念介入实践并产生影响的方式较之传统社会明显不同。在民族国家为基本格局的时代,核心观念的自觉自主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基于此,廓清“美好生活”观念的形成过程,对其介入实践的运行原理的反思和前提批判,是形成观念的主体自觉的基础,对“美好生活”的全面理解是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我国"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和高度而凝练出的一种全新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经济学界对于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尤其是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倾向,在理论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有许多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价值共创理论”。  相似文献   

10.
陈新辉 《求索》2010,(12):123-124,133
量子理论认为我们不可能获得关于粒子的确切知识,量子世界是概率世界。因此,反实在论者相信对量子力学的非实在论解释是惟一合理的选择,并进而向科学实在论提出质疑。本文从EPR之争、测不准原理、量子的实在性等方面对反实在论的论证进行分析,探讨实在论语境下阐述的量子理论,而非反实在论的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11.
陈子冰 《前沿》2006,(8):28-31
索罗斯是著名金融投资家,他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反身性理论,受到了学界和金融界的重视。本文在简要介绍索罗斯其人之后,先从他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评介入手,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他的反身性理论,认为他的理论是认识社会性事件的新方法,是辩证法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生动的应用。索罗斯的理论理想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提出"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乃是在定在意义上对现实的肯定.这种静态的直观认识在于揭示国家生活诸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看,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有关说明阐述了对现实否定的一面,矛盾与恶的逻辑地位有待进一步理解.因此,要真正把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要旨需将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李永鑫 《前进》2014,(6):34-36
<正>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准确理解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和不竭动力源泉,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和支撑点、动力源  相似文献   

14.
下面这段话是人们所熟知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p37)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未来社会的这种描述,经常被人当作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图景的设想、并同如何看待人的未来分工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谈论.  相似文献   

15.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中的一句话。由于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马克思和列宁在其著作中曾多次援引。在我国自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以来,一些文章和  相似文献   

16.
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见1990年5月19日《人民日报》)从十多年前由老山前线的战士喊出“理解万岁”,到现在把“理解人”概括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原则的重要内容,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的普遍心理,体现了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 前几年,在我国的文学、艺术研究中,曾经展开过激烈的关于“主体性”问题的争论。这场争议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文艺领域,而是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解,涉及到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也涉及到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四有”新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和宣扬“文学主体性”及其类似观点的大有人在,在《论文学的主体性》这篇“引起了广泛注意”的文章中,集中地、系统地、纲要性地阐发了这种“主体性”主张。  相似文献   

18.
艺术家审视生命和生命运动时 ,其揭示给世界的看点 ,应当是生命神圣的秉赋和高尚的超越。然而中国传统文学 ,特别是女性文学 ,古时是极端的“怨”与“媚”,当代女性生存语境变迁之后 ,又以“虐”与“宠”的形式上市 ,表现了极为偏执的男性审判之错和女性自认之错  相似文献   

19.
刘秀 《理论月刊》2023,(7):63-70
学界关于诉诸劳动价值论能否实现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存在异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劳动不断生产工人贫困”的事实也是从“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前提得出的。这一矛盾包含在斯密关于商品价值构成的两种规定性中,一方面强调“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又从工资、地租、利润三个方面来构成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指出问题的症结是把“劳动所得”同“劳动应得”混淆起来了,并进一步阐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不等同于生产同等劳动所耗费的商品。这样就从劳动价值论推进到剩余价值论,揭示了工人无法买回自己劳动产品的真实原因;也在科学地辨明“劳动所得”不是“劳动应得”的意义上,建构起未来社会超越按劳分配、实现按需分配的现实方案。  相似文献   

20.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如今我们党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它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在内涵特征及其目标追求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