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迅即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2008年6月,吴邦国委员长等领导同志亲赴灾区视察,汪光焘同志随同前往,亲眼目睹了地震灾区受到的毁坏、重创和惨不忍睹的景象,亲眼看到灾区人民表现出战天斗地、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慷慨支援的动人场面。为了看望对口援助省市建设单位的同志们,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汪光焘同志于2010年1月11日至14日,赴四川什邡、绵竹、北川、映秀和都江堰等地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什邡市职业中学、八角镇中心学校、城南学校,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北川人民医院、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在建项目,都江堰、什邡、北川、映秀的安居房、廉租房及农民住房建设情况,参观了绵竹江苏高校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听取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关于北川新县城总体规划情况的介绍,与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对口支援灾后重建指挥部同志们进行了座谈,回京后写成了这篇调研报告,不仅总结了灾后重建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提出了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对于搞好重建工作很有借鉴启发意义。现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2.
表示要为灾后恢复重建作出更大的贡献本刊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深切缅怀遇难同胞,见证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灾区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4月28日,省委统战部组织四川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共  相似文献   

3.
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张振兴 《友声》2011,(4):38-39
【正】今年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3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决定性胜利,创造了灾后重建方面的巨大奇迹,受到全世界的瞩目。7月8日至10日,中日友协邀请由NHK(日本广播协会)、共同社、时事社、TBS(东京广播电视台)、朝日新闻、产经新闻以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进一步稳定,灾后恢复重建已然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七名四川籍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党员以及相关指导老师组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研究小组历时半月,于5月27日完成《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思考和建议》的报告,献给正在重建家园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随参加第四届爱德圆桌会议的海外合作机构代表,前往爱德基金会四川灾后重建项目区考察灾后重建工作。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爱德基金会作为一家长期关注灾后重建工作的民间团体,  相似文献   

7.
声音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9日在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  相似文献   

8.
川友 《友声》2013,(2):22-22
<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4·20"四川芦山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对外友协收到全国友协和兄弟省市友协发来的慰问电函,纷纷表示愿为四川地震灾区提供必要支援和帮助。4月20日,全国友协副秘书长韩光明在灾后第一时间打来慰问电话,询问雅安芦山地震灾情,转达了全国友协会长李小林的关心和问候。李小林会长的慰问电全文如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市工作重心全面转入灾后重建以来,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争当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示范”的全市工作大局,把灾后恢复重建和人大自身职能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该市灾后恢复重建依法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世界范围内工程最浩大复杂的一场重建。在中央"举全国之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精神的感召下,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短两年时间,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重建起美丽的家园。2010年8月底,四川省核定纳入享受政府补助的146.83万农房重建户,全部完成重建,受灾群众陆续搬入永久性新居。  相似文献   

11.
钟严 《今日海南》2013,(5):24-24
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四川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目前由抢险救援阶段转入过渡安置阶段,并着手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震后的灾区大地上,党带领人民展现了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正在书写波澜壮阔的重建史诗。  相似文献   

12.
游新华  杭邦华  尤健 《群众》2010,(5):20-23
<正>在采编本文之际,传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面对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全国人民再次发扬5·12四川地震中锻造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爱心如潮水般涌向灾区。随着救援工作暂告一段落,灾后恢复重建即将展开,援建四川灾区的经验必将成为玉树重建的重要参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5·12四川地震中胡锦涛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声音犹在耳边,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重建一个美丽新玉树的目标也必然能顺利实现!江苏人民将一如既往赤诚奉献自己的爱心,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兴旺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刘威 《中国减灾》2013,(6X):28-29
<正>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政府、民间组织及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芦山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基本结束,灾后过渡安置工作也有序推进。接下来,灾后重建成为新一轮的工作重点。如何搞好芦山灾后重建规划,如何处理好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灾后重建与芦山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灾后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个城市进行复制或者是灾难过后物质财富的恢复过程,而是从总体规划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科学重建、优质重建,使灾区的经济和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即是维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牵头组建的课题组,在其5月9日向四川省政府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发展型重建思路。地质学家、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相似文献   

14.
台湾民众一直关注着正在进行恢复重建的四川震区同胞。台湾民间已发起“台湾支持四川灾后重建行动联盟”.准备将台湾的“捐款、人力、经验”进行“三合一”的投入,为灾区提供中长期的重建规划与执行。 台湾同胞提供的“9.21”震后重建经验。对于地震的恢复工作,是再好不过的“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5.
按照《同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第一次会议纪要》、《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81号)精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主灾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重大变化,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  相似文献   

17.
让法制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标志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8,(14):7-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l、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