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加坡商家掀起了“投资中国热”。目前,新加坡成为中国第四大外资来源,至1999年底,新加坡在中国的累计投资金额达332.6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148.2亿美元。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加坡商家如何拓展中国市场,如何在中国一些新领域运用新手法展开活动,以及他们在中国经商的酸甜苦辣,这对于投资中国的商家和中国有关部门会有诸多启迪。 一、在那做生意的好地方 新加坡捷成地毯老板陈鹏源,谈起在中国投资,他说“难,也很辛苦…  相似文献   

2.
王勤 《东南亚》2007,(2):16-20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未来新加坡企业对华投资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199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24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九大贸易国。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达455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不争的事实。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协议,并使中国最终成为世贸组织第135个成员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据统计,新加坡在中国累积实际投资额超过210亿新元,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国,同时,中国也成为新加坡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1998年新中双边贸易总额达149亿新元,中国是新加坡第六大贸易伙伴国,新加坡则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国。中国入世将是千禧年世界经济的头件大事,对世界各国经济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加坡与中国有如此密切的经贸关系,更需要与时代并进,充分认清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商机和面临的挑战。 有利于开拓中国市场 目前,在半导体、电脑设备、电信设备、汽车等多个行业,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影响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入世后,轿车关税将从86-100%降低到25%。汽车零件关税将于2006年减至平均10%,木材和纸的关税也由目前的12-18%和15-25%降到大约5-7.5%。同时,中国还同意在5年内分阶段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不仅如此,中国也将允许外资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因此,中国入世后,中新两国的贸易总额将会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对中新经贸关系的发展是利大于弊.中国入世后,新加坡积极调整对华经贸战略,实施"中国策略".可以预见,中国入世后的中新经贸关系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进行论述,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将会有力推进中新经济和全球贸易与投资,并对如何建设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新经济走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正在积极主动地与沿线国家发展经贸关系。新加坡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研究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使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6~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潜力在不断增长;中国与新加坡的进口贸易潜力大于出口潜力。  相似文献   

7.
2017年,新加坡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经济增速达3.5%,创近4年新高,全球竞争力有所回升.制造业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建筑业发展放缓,服务业和旅游业保持稳定;货物贸易扭转连续下滑趋势,并呈现进出口产品、贸易伙伴集中的特点;但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市场萧条,失业率增高.保持经济高度开放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多举措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全面推进智慧国建设、积极落实产业转型蓝图是新加坡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2018年,新加坡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及中国的经济合作将成为新加坡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向.新加坡各产业将维持相对稳定的发展,重视和协助企业的发展仍将是新加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4~2013年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的现状,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劣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两国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2023年,政治方面,尚达曼当选新加坡第9任总统,新加坡政党多元性得到强化。以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黄循财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团体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报告,逐步明确新加坡未来发展蓝图。外交方面,新加坡坚持“大国平衡”和立足东盟的外交政策,与中国建立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经济方面,受制造业和货物贸易增长放缓的影响,新加坡经济增速趋缓,仅实现约1%的增长,但旅游业稳健复苏,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加坡仍坚持贸易立国,与中国签署《关于进一步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与南方共同市场正式签署《南方共同市场—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织密了自由贸易网络。文化方面,通过《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2.0》、“年轻变革者文化遗产启动津贴”等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利用,增强了新加坡国民的身份认同。展望2024年,新加坡将稳定推动领导权力的交接,第四代领导团体将继续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议程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并凝聚共识,助力下一届大选;将继续坚持“大国平衡”和立足东盟的外交政策,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经济方面预计将实现1.0%~3.0%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在新加坡,儒学或曰孔学、孔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正宗,在一切思想流派中具有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随着19世纪初期新加坡开埠,华侨来此定居者日益增加,儒学也逐渐在当地华人社会传播开来。自19世纪80年代,晚清设置驻新加坡领事以来,新加坡儒学发展出现兴盛局面。清政府领事官员以及当地华人绅商通过办文社、建孔庙学堂和推广普及双语等方式,实现儒学与西学的对接,将新加坡儒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海内与海外》2013,(3):80-80
2月27日,新加坡律师公会会长、新加坡瑞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骆维明,新加坡瑞德律师事务所国际仲裁及中国业务总监葛黄斌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浙江海通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贺宝健陪同下,拜访了省侨商会。浙江省侨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姜敏达热情接待了骆维明先生一行,并介绍了浙江省侨商会和律师顾问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安排,中国和东盟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新加坡作为东盟中的一员,亦随着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日益频繁起来。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现在已是新加坡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04年中新双边贸易总额为533.3亿新元(约合325.8亿美元),占新加坡外贸总额的9.19%。2005年9月,双边贸易额331.5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4.2%。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中新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500亿美元。而根据中国驻新加坡大…  相似文献   

13.
王勤 《东南亚》2004,(1):16-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加速,新加坡积极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大力拓展中国这一新兴市场,使中新经贸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近年来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发展迅速,两国经济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中国与新加坡双边政治关系友好,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自1 990年中新建交以来,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1 0年来两国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1 2 %。据中国海关统计,1 990年中新两国贸易额为2 3 2 5亿美元,1 995年为6 8 98亿美元,2 0 …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暨职工会,是由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暨职工会演变而成的。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成立于1951年,属教育专业团体。1953年,为了谋求改善教师的生活,提高教师的待遇,经理事会会员大会通过决议,向国家劳工部申请成为职工会并获得批准故将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改称为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暨职工会。1980年以后,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制度发生了巨人的变化:全部华校都要把所有用华文教学的科目改为英文本,用英语教学,只保留一科华文,而且列为第二语文。当时,只有九间特选中学和四间小学的华文仍为…  相似文献   

15.
商会瞭望     
新加坡律师公会会长拜访省侨商会2月27日,新加坡律师公会会长、新加坡瑞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骆维明,新加坡瑞德律师事务所国际仲裁及中国业务总监葛黄斌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浙江海通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贺宝健陪同下,拜访了省侨商  相似文献   

16.
简析多种方言影响下的新加坡式英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历史上受到中国移民、马来文化、印度文化和英国殖民统治的多重影响,新加坡形成了独有的语言,即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也称为新加坡口头英语。这种语言在新加坡民间应用广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在本质上仍然属于英语,但是其语音、节奏、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受到了中国闽粤方言的深刻影响,体现出中国文化和马来文化的高度融合性,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对新加坡式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简述,以期通过语言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独特的文化,对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5月6日 ,美国总统布什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白宫签署了一项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议 ,两国将取消每年350亿美元双边贸易的关税和其他壁垒 ,同时更多的美国银行和金融公司将被允许进入新加坡的金融服务市场。布什在签字仪式上说 ,这一协议对两国都十分重要 ,并称新加坡将成为美国更有价值的经济伙伴。吴作栋表示 ,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将会更加紧密。5月7日 ,吴作栋在签署协定之后在亚洲协会发表了演讲说 :“美国对东亚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仍至关重要。”他还说 ,在这一地区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他说 :”中国提供了大量机遇 ,也提供…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后,在中国的封建知识分子以成立孔教会的方式将儒学改造成为"宗教"的同时,孔教会也在东南亚多个国家诞生。因之,在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社会中发生了一场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思想—宗教磨合运动。本文认为,这场运动后来逐渐与"儒学宗教化"的宗旨脱轨,成为一场儒学在华侨社会中"当地化"的"普及"运动。本文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的孔教会为案例对上述现象做了分析,认为各国孔教会的发展路向不同,新加坡孔教会是走向学院化,马六甲孔教会是从民俗化走向学院化,印尼孔教会则表现为宗教化。本文也对今天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了认识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华商集团的迅速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新加坡的华商集团迅速发展。这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已颇具规模,并在新加坡国内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华人企业远在殖民地时期便已开始形成,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独立以后。作为新加坡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的。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新加坡后,立即宣布将新加坡辟为自由港。新加坡很快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华商和华工也蜂拥…  相似文献   

20.
建交十年来,中国与新加坡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1990年中新双边贸易额仅为28.2亿美元,1999年双边贸易额达85.6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04倍。目前,新加坡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中新双边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1/3。据新加坡统计,双边贸易额达96.2亿美元,中国是新加坡第七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