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现行财产申报制度存在先天缺陷和不足,财产申报制度流于形式,建立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是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重要环节。国外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本文对此加以分析,以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借鉴,敦促中国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2.
财产申报制度在西方国家已产生了近240年,并一直延续下来,是经世界许多国家实践证明能够有效遏制政府官员腐败的利器。在我国,虽然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突出,这与我国制度约束与监督的不够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实行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既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义,也对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遏止腐败、建设民主法治政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把过去通行的党政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并承诺在阿勒泰廉政网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公示党政官员的“财产申报结果”。  相似文献   

4.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行需要配套和完善 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许多国家已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也是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反腐手段之一."阳光法案"目前已在90多个国家实施,其最终目标是让官员不想贪、不敢贪和不能贪.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1月1日起,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在全国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把过去通行的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并承诺在阿勒泰廉政网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公示官员的"财产申报结果"。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2,(21):1-1
官场形式主义由来已久,于今为烈,略举一二: 其一,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形同虚设。多年来,官员在财产申报中不能如实反映收入实际情况的问题突出,而这种不如实申报又无人监管,致使官员财产申报毫无真实可言,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制革专家王全杰向本届两会提出了十五件建议.其中包括一个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改为财产公示制度”的建议。2月29日上午.王全杰做客腾讯网,讲述官员财产申报的相关问题.并与网友互动。  相似文献   

8.
张蕾 《政府法制》2012,(28):28-29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个被认为有效的反腐利器,迟迟无法实施。与中央“时机还不成熟”不同的是,地方政府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直在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9.
及时地建立起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是防腐拒变的重要关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起了财产申报制度。我国党内将颁布有关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的最新规定,将我国财产申报立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本文对财产申报制度的申报主体、申报范围、申报方式、申报表的公开及违法申报法的责任进行探讨,并结合国外的一些做法进行考察,以期推动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微专栏     
《法律与生活》2013,(4):21-21
蔡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微语香港官员财产申报早有严格制度。上至特区行政长官,下至16万名公务员,一直都是香港"申报利益制度"严格监督的对象。行政长官每年公布其投资和利益,上传到行政会议网址。配偶、子女的房产也要申报。官员申报财产,是为了维持公众的信任和信心。对遗漏申报利益者则予以严惩。这些制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财产申报法号称“阳光法案”,是反腐败的终极利器,因此,制定专门的《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的内容应当包括总则性规范、申报主体或申报义务人、申报财产的范围、申报种类、申报受理机关和申报审查机关、申报受理程序和审查程序、申报书的公开和法律责任等.《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立法应当强调个人财产登记实名制及其技术手段的运用,要处理好公开与隐私的关系,使立法与相关法律制度配套.  相似文献   

12.
王锡锌 《中国法律》2010,(4):28-31,82-88
近年来,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日益成为公共讨论空间中的热点话题,这一领域的制度实践也在一些地方得以展开。继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来,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正在成为中国“阳光政府”工程一个必然的逻辑延伸和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中在外贸经营者的范围、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外贸经营权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外贸管理体制的变革必将对我国的报关管理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现行的海关报关制度如何应对因外贸经营权的扩大而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关注和研究,以寻求适合我国实情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都玉霞 《政法论丛》2009,(3):106-109
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许多国家预防腐败体系的一种常见手段。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国家都陆续制定了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法。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例,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财产申报的实际状况,来制定我国的《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法》已迫在眉睫。通过制定《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法》,逐渐构建我国的预防腐败体系,发挥其终端反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现行刑法中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理论上存有重大缺陷。立法上的弊端必将随着司法实践的增多而凸显。更为重要的是 ,其规定导致了刑法体系的不协调 ,破坏了刑法公正与功利合理的平衡关系 ,并将造成诉讼程序上的诸多困难。因此 ,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同时 ,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为拒不申报财产罪无疑是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6.
中外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制度之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腐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有必要借鉴、学习国外防止利益冲突在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从公务员利益冲突涉及的回避制度、兼职取酬制度、财产申报制度、禁止收受贿赂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离职后的行为限制等主要方面进行了中外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的制度比较。本文认为,借鉴发达国家在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上的法律法规,可以弥补我国在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方面的不足,从而使我国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制度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已被各国在反腐实践中公认为有效的"阳光法案"。在我国,长期的制度缺失不仅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而且诱发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近年来,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点过程表明,制度实施的阻力主要来自官员阶层。官员财产申报除了制度要素本身的制定和完善之外,还需要一个社会心理的认同和达成基本共识的过程,而这种共识的形成又不可能完全依靠官员的自发认识,需要从内在认知和外在条件两方面不断强化和推动。目前,应从"隐私保护"、"行为追溯"、"潜在风险"、"势在必行"四个焦点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加强认同,以期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真正实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思清 《法学研究》2007,29(3):92-112
在诉讼效率日益凸显的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迫切需要解决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而给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带来的难题,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缺席审判制度。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审判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贪官外逃事件愈演愈烈,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有效打击犯罪,解决涉案财产和有关赔偿问题,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诉讼,避免因中止诉讼而导致的诉讼拖延等问题,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建立符合国情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在法律适用上应当明确具体而统一的申报主体、适用条件、申报范围、申报时限以及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的外资并购中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主要是站在资本输入大国的立场设计的,没有考虑到我国既是"引进来战略"下的资本输入大国,又是"走出去战略"下的资本输出大国的混同身份。已有的审查程序在启动审查、申报前磋商、重新启动审查等方面不完善,减缓协议、申报撤回、监督机制、权利救济机制等制度缺失。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考虑身份混同对审查程序的新要求,我国应完善关于启动审查、申报前磋商、重新启动审查的规定,增加减缓协议制度、申报撤回制度、监督机制、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