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浅析公共政策与政府执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执行力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战略决策以及执行行政命令和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密切。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发展战略和宏伟目标。而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这些理念、战略和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从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政府执行力的内涵和条件,并尝试系统提出了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政策实践的经验表明,在日趋复杂的现代行政环境里,政策效能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策执行的具体情况。公共政策执行力是公共管理领域的新概念。本文论述了我国执行公共政策的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问题。最后结合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手段,政策的执行力直接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因此,研究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措施,对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江远  石琦 《法制与社会》2012,(32):140-14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现象普遍存在,如公共政策的替代执行、附加执行、盲目执行、选择执行、条件执行、象征执行、拒不执行等,使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度大打折扣,政策执行效果不尽人意,政府公信力严重降低。针对此,改善政策执行资源环境条件、扩大政策执行公众参与范围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指在复杂多变的公共政策执行环境中,政策执行主体在动态的过程依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和模式,采取一定方法,能动的利用各种资源,把公共政策转化为预期目标的系统综合的能力。公共政策执行力贯穿于政府活动的整个过程,现在国家的建设与地方发展同样离不开公共政策,尤其是在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文化环境,给政策有效执行带来困难,如何突破以实现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政策执行力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公众受益。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关,基层性、直接性和广泛性是其最大特点。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项政策的实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迫切需要提高乡镇政府执行力。本文剖析了制约我国乡镇政府执行力提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乡镇政府执行力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傅琼 《行政与法》2012,(12):80-83
提高惠农政策的执行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然而在惠农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却存在执行不力,投入资金总量不足,地方配套资金"缺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惠农政策的效果。为此,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惠农政策的有效性,建立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的惠农政策实施机制,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提高惠农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政策与合同自由间紧张关系的问题。就违反公共政策的合同,《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原则上是不予强制执行和恢复原状的,但并非一出现违反公共政策的情形,合同就必然失去强制力。《第二次合同法重述》通过引入利益衡量的方法为违反公共政策合同的效力判断作了精细规范;同时又通过设置缓和技术对因违反公共政策而不得强制的合同予以充分救治,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协调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公共政策与合同自由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政策执行可视为政策执行者与目标群体之间相互调适、利益博弈的过程。目标群体因自身成本-收益分析失衡、对政策认知不清以及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程度较低而对政策执行采取明确反对或抵制、规避或不作为、拖延等行为,妨碍了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可从加强政治社会化、扩大政策宣传以及积极引导目标群体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等途径来提升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务员改革的推进,当前大量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选拔生活跃在基层,很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怀着建设祖国的梦想,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之力,如何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人尽其才",加强青年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当前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处于关键环节,对于公共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大公共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对公共政策实质的认识;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认知程度,确保公共政策"利益超脱";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强化公共政策的预测性;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确保公共政策执行有序推进;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建立有序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政策失灵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象。我国学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政策失灵的内涵、类型、成因、对策等,不断加深对政策失灵问题的认识。但目前政策失灵研究还存在基本概念界定不清、理论创新不足、视角较为狭窄、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深化政策失灵研究,需要在学理上对其内涵进行清晰界定,构建政策失灵的分析模型;将政策失灵与政策过程相结合,将思辨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政策失灵的具体表现、内在机理、应对思路,增强政策失灵分析的中国特色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C镇进行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取得了执行满意度较高、政策关注度较高、为农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等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政策的公共服务性有待增强、政策的公共服务性宣传有待加强、政策执行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有待提高、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提高科学性和熟知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监督机制等措施提升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刑事政策作为刑事法界域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当下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作为刑事政策理论预设和逻辑前提的国家、权力、管理、决策、公共政策等范畴进行研究,从而将刑事政策本身置于一个深广的人文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有助于提升刑事政策相关研究的理论品位,并充分释放其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谁之政策?何种政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潭 《行政与法》2004,(5):9-11
公共政策是公众的政策,它既是多数人的政策,也是少数人的政策,但并非少数个人或特殊阶层谋取私利的工具。公共政策应该是公正的政策,公平的政策,公开的政策。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是公共政策的基准性价值,是体现政策公共特性的基本维度。公共政策通过提取、分配、管制、象征等基本功能,实现自由、安全、秩序和繁荣,最终维系公共利益。本文从三个方面的设问揭示: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个人偏好与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作为必要的补充,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一方面,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客观需要,是完善我国诉讼制度和法律监督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与国际交流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有我国检察机关多年来的民、行案件抗诉经验可供借鉴,检察机关近年来的公益诉讼实践经验可供总结,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中的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乃是承载公共权力的各种组织为处理公私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并实施的除法律以外的活动策略和行动准则。法治社会中,公共政策和法律既相互联系又充斥着紧张,对二者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的关系必须谨慎对待并积极理顺。  相似文献   

18.
张宇 《行政与法》2007,(7):16-19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始终应该以公共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对于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多年来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在建构和谐社会的新语境中,公共利益无疑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么,重新解读这一点,无论对公共政策,还是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明圣 《法律科学》2005,23(1):59-65
公共政策所表示的 ,乃是政府 (在某些时候也包括政党尤其是执政党 )在一定时期里为满足社会的某一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目标或纲领 ,它也常常意味着与国家立法不一致的政府行动 ,是影响司法过程和司法裁判的重要因素。公共政策的性质和特点要求司法机关在司法裁判中 ,在对公共政策给予必要的、善意的尊重的同时 ,对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力问题慎重对待 ,有条件地将之作为填补法律漏洞的一种资源  相似文献   

20.
郭强 《知识产权》2012,(4):76-80
知识产权制度是政府公共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功能在于维护知识权利秩序并保证实现知识进步效益目标.从政府政策视角,探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导向”问题,并将我国部分省市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强化知识产权导向”的政策理解和细化措施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总政策的指导下,应全面调整和完善地方各级知识产权政策,构建科学合理、强调知识产权导向作用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