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邓连引 《法制与社会》2011,(8):157-157,184
市县政府法制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法治政府构建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建设法治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关键,已经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体制保障。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对市县政府法治建设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县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2.
郑建国 《政府法制》2008,(11):28-3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时期我们党确立的一个基本方略。政府法制工作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依法行政的主体工程,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基础。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做好财政法制工作,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对于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理财效益、服务法治政府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记者 《法制与社会》2011,(11):I0001-I0001
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高劲松一贯重视政府的法制建设,着力打造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法治理论论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要求、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和立法、执法、司法、法制宣传教育以及一系列法治理论,对推进我国政府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政府法治的实现路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在整个行政法制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曾指出:“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们不能遵守,仍然不能实现法治.”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温斯莱坦则认为:“严格执法是政府的真正生命.”可见,执法特别是行政执法对于实现法治行政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近十几年来,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行政立法相比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其中首要的问题表现在行政执法的观念方面.改善行政执法状况,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关键在于解决行政执法中的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6.
段毅军 《法学论坛》2002,17(5):32-38
入世后 ,我国政府职能面临严峻挑战 ,除政府法治建设和法治环境建设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等方面以外 ,还具体表现为 :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挑战 ,对政府外经管理能力的挑战 ,对政府应对全球化冲击能力的挑战 ,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加快政府职能重塑的对策建议是 ,除加快法制建设 ,营造良好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外 ,还应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为经济运行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 ;强化和完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努力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切实解决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任刚军 《政府法制》2010,(17):12-15
引言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原则和治国方略指引下,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纲要》推动下,政府法制整体工作迈上了崭新的台阶,开拓出符合时代进步发展要求的新局面,取得了法制建设上的丰硕成果。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洽化发展以及政府法制建设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发展,都与政府法制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引导、创新、  相似文献   

8.
石亦 《行政法制》2006,(3):41-42
行政执法是行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在规范和改进行政执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行政执法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消除。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形势下,如何理性地把握和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及其根源,并积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行政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政府法制工作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法治现实的迫切要求,也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方向,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其中关键的一点是监督,明确司法审查这种监督制度在保证依法行政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对于我们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雁  王璐 《政府法制》2011,(25):16-17
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下称郊区政府)认真贯彻省、市有关依法行政的决策和部署,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适应当前法制建设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郊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政府、社会及农民在农村社会保障中既有相应的权力(利),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行政法、经济法和社会法各自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和调整对象,本文分别基于这三个法域检视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中的政府责任,考察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中政府责任的越位和缺位,反思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所发挥的主导和基础作用,提出在社会法视阈下政府应定位在承担法律制度构建、财政支撑和监督管理之责任。  相似文献   

12.
秦国荣 《行政与法》2014,(1):101-108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起点和内在要求,其历史起点在于我国变革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其发展的两条主线为,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建构中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终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化市场经济;在后发式“变法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型与法律进步相互促进,在社会关系变迁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At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on Some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Deepening the Rule of Law 2014 was passed and delineated the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our nation’s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For years, the government at various levels and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dhered to conducting work on the legal course under the CPC’s leadership, actively promot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constructing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have made enormous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re many difficulties still co-exist, along wi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y adopt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pproaches such as data analysis, normative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investigations, questionnaire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nd case stud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conducted systematic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from macroscopic, to microscopic aspects. This article outlined the basic contexts and realistic vision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which can provide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with a basis 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相似文献   

14.
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蔡守秋 《河北法学》2008,26(3):17-25
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和不足,是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失灵、环境法律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重政府经济责任,轻政府环境责任"、"重企业环境义务和追究企业环境责任,轻政府环境义务和追究政府环境责任"、"重政府环境权力,轻政府环境义务"等八个方面。通过阐明健全政府环境责任的法理基础、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建立健全政府环境责任的体系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永波 《行政与法》2005,5(5):49-53
法治政府的建设应体现宪政精神。然而我国在推行建立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却与宪政的要求差距较大。究其原因是我国法治文化的缺失和专制理念的厚实基础,并在法治主体、政府权力和权力的自律还是分权监督等方面存在错位。因此,合理吸收国外的宪政经验,走全方位的法治之路应是明智之策。  相似文献   

16.
刘翀 《行政与法》2006,(5):39-41
对信访生成原因之思考,必须结合我国法治建设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信访与法治在当前形成了一种共生与竞争关系,这是我国法治建设走到特定历史阶段所出现的必然结果。政府主导型路径选择所造成的思想启蒙方面的缺失及政府权力的过于强大,法治建设所面对的特殊政策环境以及立法、司法等法治环节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抑制了法治的竞争力,使信访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法治替代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依法治理的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有机统一.衡量法治政府的标准是由价值标准、职权范围标准、行政体制构造标准和运行机制标准四个方面所构成的完整的标准体系.当代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的高度统一,以人为本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至上权威的高度统一,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高度统一,行政合法与行政合理的高度统一,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高度统一五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信访工作中既要防止消极的拒民思维,又要防止过度的迁就思维,因为二者均为“人治”的思维方式。本文认为,信访工作中的法治思维是指:政府要从消极被动的守法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用法者;对于信访者的诉求要坚持法律的底线:政府要有作为诉讼主体进行依法维权的思维。政府在信访工作中践行法治思维的条件是:领导重视、经济发展、严格执行考核机制、信访干部职业化。此外。政府信访工作中践行法治思维还应处理好与治理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面对我国政府管理中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主张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政府拿来作为政府改革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比较分析后,认为法治政府已经涵括了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之内容,服务型政府则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突出了服务之作用,因而,我国应该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