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奋斗》2016,(3)
正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省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家级华信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对俄农业合作的示范作用,以搭建中俄农业合作平台为重点,推动我省对俄农业合作迈上新台阶。一、建好国家级园区搭建中俄农业合作平台2015年3月,国家级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优先推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人文和政策等优势的基础上,着眼于台资走向的新变化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新动态,不断拓展漳台农业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形成以农破题、全面拓展的两岸经贸合作新格局。本文拟通过漳台农业合作的历史考察,总结多年来漳台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漳台农业合作的新路子。一漳台农业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漳州与台湾一水相连,两地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福州市就开始通过民间渠道,引导台商在农业领域进行试探性投资。90年代以来,榕台农业交流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7月福州获准设立全国首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之后,榕台农业合作以引进资金、品种、技术合作为重点,进入了多领域、高层次、双向交流合作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福州将致力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相似文献   

4.
<正>4月25日—26日,"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出席论坛并致辞,省政府副省长曲木史哈主持论坛开幕式。台湾"三三会"会长、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先生出席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出席论坛并作演讲。这次论坛以"川台农业合作暨台湾茶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一个贫困的农业省份,农业人口30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0%,全部居住在农村。发展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省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的追切需要。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农业经济,必须了解我省农业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 一、限制贵州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原因 困扰我省农业的因素很多,存在着太多的矛盾与不利条件。农业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贵州土地资源稀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多年粗放经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决定了贵州农业发展比平原丘陵地带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贵州农业贫困的原因不仅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关,更主要的是由深层的经济、社会矛盾所决定。 1.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产品商品率低。  相似文献   

6.
<正>第三届"黔台会"的举行,巩固和扩大贵州与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成果,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8月17日至19日,第三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恳谈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台湾的企业家和各类协会代表与贵州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代表围绕大数据、山地农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深度讨论,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更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贵州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步,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一、美国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农产品出口超级大国和农业产业化发达的国家,除了得益于国内强大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卷》提供的数据,我省1997年末总人数为3605.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099.58万人,非农业人口为506.23万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构成为86.57%∶13.43%,这就意味着农业人口群体过于庞大,而且高于全国农业  相似文献   

9.
2008年初这场雪凝灾害,让农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农业保险对“三农”有多重要?农业保险为“三农”保驾护航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近年来贵州推行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农业保险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不能只靠农民“自己保自己”。如何发挥地方积极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保险,以及政府如何“牵头”、发挥其服务与协调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毅  曾庆忠 《实事求是》2008,200(1):51-53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与印度的农业交流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与印度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新疆与印度的农业合作也出现了新的契机。新疆与印度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多方面的便利条件。新疆应抓住机遇,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与印度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规范农业合作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更是我国农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从组织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即合作经济发展的轨迹,转型农业合作经济的特点、组织形式及其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中、日、韩三国之间农业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在土地和劳动力方面有优势,日、韩在研究与开发、营销与服务方面有优势,通过分享农业价值链增值带来的利润,三国都可以从中获益,进而推动三国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通过相互直接投资来推动贸易的发展,需要各方克服短视,推动投资、贸易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地处内陆的贵州与位于海峡彼岸的台湾,在经贸、科技、旅游、农业、文化、教育等领域,以优势互补的方式携手前行,共襄未来。尤其是201 3年以来,黔台交流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台湾工商、农业、教育、医疗以及少数民族代表等各界人士纷纷入黔交流考察,商谈合作事宜。而贵州对外开放也步入了快车道,尤其是黔台经贸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正可谓"黔台交流合作好戏连台、高潮迭起、渐入佳境"。2014年"五一"前后,应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邀请,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带队以"山海相连、携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福建省579家农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农业企业与高校技术合作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包括:政策环境因素通过影响技术合作的初始阶段、执行阶段、蔓延阶段与整合阶段对技术合作绩效产生显著间接正面影响;农业企业技术需求强度通过技术吸收意愿、技术吸收意愿通过高校技术转移能力和农业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合作绩效产生显著间接正面影响;农业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对技术合作整体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面影响。以上实证研究结论,帮助政府明确农业产学技术合作政策设计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一、气候与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是生物的再生产,既有社会再生产过程,也有自然再生产过程。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命活动过程与天气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农业生产活动通过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和控制,使生物再生产过程按照人类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目的来进行,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气候既是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之一,又为生物提供了不同量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之一。气候资源象其它资源一样有地域性,在数量、质量及组合特征上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其表现在时间的变化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传统的以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高数量低质量为特征的粗放经营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集约化经营方式。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整个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尤其是贵州是农业省,贫困县较多,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所以,加快农业集约经营,促进贵州经济发展,不仅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而且是实现跨世纪贵州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贵州农业集约经营的问题 贵州作为一个农业省,目前全省农业生产水平低,粮食产需矛盾十分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营粗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前贵州广大农村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这种小农经济的思想把对耕地的经营作为获取食物和增加收入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不具备扩大经营规模的运行机制,尤其是一些边远贫困山区十分缺乏对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发展贵州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对于既贫穷落后又以农业为主的贵州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 首先,贵州的现状离不开农业。贵州人口的80%以上在农村,主要靠农业求生存。在这些农业人口中,约有300万人不得温饱。贵州每年要调进一批粮食,方能解决工农业用粮的矛盾。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仍占很大比重。可以说,贵州是个落后的农业大省。抛开了农业这一块,贵州的经济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了农业,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政府的正常运转就无从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出现民工荒, 贵州出现招工难,主要原因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不足;农业剩余劳动力测算标准不统一,测算的数据严重失真将误导决策;贵州农业剩余劳动力已不足百万;要依靠科技再次解放农业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政治、经济和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主要障碍,从全球经济形势、两岸经贸关系和两岸合作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机遇,由此判断两岸农业合作中农产品贸易、两岸农业投资的趋势,判定两岸农业合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两岸农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跨户、跨村、跨乡镇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它既包括原有的社区性合作组织,也包括以乡村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为依托,或以农村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专业户为骨干,与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还包括农户或家庭企业自愿组成的各类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或股份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