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是劳动力就业比较充分的城市,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变革和外省市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上海的失业问题将显得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愈来愈大,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件关系到上海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大事。一、劳动者总体素质偏低是造成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重要原因从劳动力供给的两种基本类型看,由于上海人口增长而力生的劳动力自然供给引起的就业压力已愈来愈小,因为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产生的劳动力派生供给,给劳动力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无论从目前情况看…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关贸组织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减人;在党政社团和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的职员要精简分流;每年新增和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在1700万以上,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压力也很大。增加就业、稳定几千万劳动力乃至数亿人,是我国头等重要的经济社会需要,也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政治。我们认为,英德两国通过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和政策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就其考察研究,形成一专题报告。一、发展中小企业是英德两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关键英国和德国80年代失业压力越来越大,增加就…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新就业形态”以其容量大、灵活性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挥着就业“缓冲带”以及“减压阀”的重要作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也通过“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职业流向城市,并成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主力群体。尽管新就业形态发展势头迅猛,其自身仍面临诸多“短板”,如职业保障不足、就业脆弱性突出、社会认同缺失等劳动权益问题。如今,我们正向共同富裕稳步迈进,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大方向,顺势而为,在适应新就业形态包容性与灵活性的就业新形势下,更好地在职业保障、就业能力、精神生活等多方面为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提供及时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沉重的城市就业机会的压力和我国经济创造就业能力下降的实际, 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是向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就业; 二是培育农村集镇、发展乡镇企业来消化劳动力; 三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和跨国流动; 四是加强青少年教育来降低劳动力的供给; 五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村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我国劳动力充裕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就业的压力,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这是首次在党中央的文件中正式使用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如何妥善安排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有效解决初级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简要回顾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从三次产业视角探索了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題,就是要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变成发展国民经济的优势,把劳动力过多的压力,变成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这就要安置就业。我们通过对西安市就业训练调查的分析,认为抓紧就业训练,是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和压力转变成发展国民经济的优势和动力的重要环节。下面从培训与劳动就业,以及训练、就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8.
防范和化解加入WTO后的就业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就业领域的各种 矛盾相对突出,加入WTO 会对就业产生何种影响无疑值得关注。从长期趋势看,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自然也有利于就业增长及劳动力市场发育。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不加入WTO,把我国经济置于国际经济发展的运行之外。我国经济现代化是难以实现的,就是压力会更大。但在初期若干年,则不可盲目乐观。 加入WTO初期 就业结构矛盾 有可能加剧 据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预测结果,到2005年,加入WTO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大约为1—2个百分点。虽然GDP增长加快能够…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也表现出刚性的发展态势,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凸显。其中,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城市劳动力短缺共存,已成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社会悖论。在考察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劳动力转移两者关系之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科技进步的劳动力转移之影响因素。认为技术进步加快了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为释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悖论,制定劳动力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进入以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新常态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也进入新阶段,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增大、结构性失业、劳动力流动矛盾和劳动力向上发展困难并存的新难题。对此,我们必须抓住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带动就业转型的新机遇和大趋势,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意识转型、就业能力转型、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身份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