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涉枪案件的侦破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枪支的识别问题。在刑事侦查技术的验检工作中, 一般将枪支分为制式枪支和非制式枪支。对于制式枪支来说,我国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对其认识相对清楚容易。但非制式枪支的问题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其中,识别非制式枪支是研究非制式枪支各种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警用枪支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有生锈的可能,这会导致警用枪支使用性能下降,从而导致警用枪支性能下降,直至影响人民警察使用枪支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介绍警用枪支生锈的成因,介绍警用枪支维护保养的技巧,目的是确保警用枪支的性能,确保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职务。  相似文献   

3.
枪支管理工作作为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生产生活和娱乐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枪支管理在立法方面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行政管理痕迹,突出地表现为在立法上强化公务用枪管理、弱化民用枪支管理;强调行政权的优越性,忽视个人权利保障;同时还存在枪支概念不完善、枪支分类不科学、规范枪支使用的法律缺失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枪支管理,从枪支管理立法上加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枪支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枪支管理是世界各国治安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枪支管理制度是文明社会枪支管理的基本依据和手段。文献检索表明,目前,我国除了治安行政管理学教材中有关危险物品管理的章节涉及枪支管理的内容以及发表的为数不多的该方面的研究论文外,尚未出版全面系统研究枪支管  相似文献   

5.
我国严格管制枪支,但对于什么是法定意义上的枪支,即"枪"与"非枪"的分类,以及"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的分类,"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却在立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同一行为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差异很大。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枪"与"非枪"、"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等问题,对枪支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新形势下的执法、司法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枪支是否具有致伤力是枪支检验鉴定的重点,对于一些可以通过实际试射法进行致伤力检验的枪支,可以依据《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通过测定其弹丸枪口比动能的方法判断其致伤力。但在实际办案中,一些送检枪支由于其性能较差或者因人为破坏而无法正常击发,从而无法通过射击实验判定其致伤力,这给枪支的检验鉴定带来很大难度。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通过研究火药燃烧值K和火药质量密度ρ与弹丸枪口比动能的关系,对以火药为发射动力的非制式枪支致伤力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7.
试论非法制贩枪支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制贩枪支案件是指违反国家枪支管理规定(主要指违反《枪支管理法》),私自制造、贩卖枪支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案件。非法制贩枪支是“黑枪”的主要来源。也是非法枪支流向社会的重要渠道。当前,非法制贩枪支案件具有团伙化、网络化、分散化趋势明显、隐蔽性强的特点。公安机关应当树立“情报先行、情报导侦”的理念、通过获取情报、加强阵地控制,实施控制下交付等手段来侦破案件,打击制贩枪团伙,端掉制贩枪窝点、收缴非法枪支,以有效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8.
目前,基层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枪支存放设施、保管不完善,对持枪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枪支使用环节较多,枪支装具及配套工具缺失,以及认识方面的误区等主要问题。对此,加强枪支管理的重点应提高对枪支管理的正确认识,进一步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强化对民警的培训力度,健全枪支配发、保管制度,依法配枪、用枪,最大限度减少民警的伤亡和枪支的丢失,使枪支真正成为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严格管制枪支,但对于什么是法定意义上的枪支,即"枪"与"非枪"的分类,以及"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的分类,"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却在立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同一行为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差异很大。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枪"与"非枪"、"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等问题,对枪支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新形势下的执法、司法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枪支鉴定依据。发射弹丸枪支杀伤力的鉴定方法及局限性。对发射弹丸枪支杀伤力鉴定实务之思考。  相似文献   

11.
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依法使用的致命性武器。要提高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能力,就必须进行贴近实战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枪支的训练,并且建立有效的长效训练机制。只有这样,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非法制贩枪支日益猖獗,是导致非法枪支流向社会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非法制贩枪支普遍具有犯罪团伙严密性、隐蔽性强,蔓延速度快、分布区域范围广,获取犯罪线索、证据难度较大,易诱发大量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公安机关应掌握网络非法制贩枪支的特点,深入分析造成网络非法制贩枪支日益猖獗的因素,坚持防范和打击网络非法制贩枪支的基本原则,采取有关网络非法制贩枪支的治理对策对该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打击,这不仅有利于消除"枪患",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笔者就当前警察查缉行动中使用枪支问题开展调查,归纳出警察查缉行动中使用枪支时存在枪技不熟、用枪不当和畏惧用枪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训练,掌握使用枪支技能,不断提高警察的临战处置能力;全面掌握使用枪支法律,大胆依法使用枪支;牢固树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观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警察使用枪支战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力,是制服犯罪嫌疑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成警察执法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由于枪支使用战术训练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警察执法中不愿佩戴枪支、不会使用枪支、不懂运用枪支及缺乏用枪自信心的尴尬现状在警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亟待加强警察实战用枪战术研究,强化警察用枪战术理念,提高警察用枪战术能力,以发挥枪支在打击犯罪、保护群众和保障警察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反恐形势极为严峻,而在暴力恐怖活动中枪支是恐怖分子常用的暴力武器。我国是一个枪支管理极为严格的国家,线下贩卖枪支活动几乎难以实现,而网络的便捷性和隐蔽性使得网络贩卖枪支犯罪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通过分析网络贩卖枪支犯罪的过程和手段,提出将传统侦查手段和信息化侦查手段相结合的侦查方法,并总结出一系列相关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深化公安改革,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依法合规、正确使用枪支。然而,近年来频发的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却显现出实践中存在配枪规则虚置、临场处置不当等现实难题。为此,在社会转型之际,面对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偶然多发、容易引发质疑等新态势,警务枪支使用要在修法的制度背景下,准确把握规范使用枪支的原则,深入剖析当前枪支使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舆情应对,在从严治警的理念下探索警枪使用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7.
对公安民警使用枪支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人民警察使用枪支权"的职权性质,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职业法律意识,完善公务用枪的法律法规,加强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训练,不仅有利于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规范公安民警因公使用枪支、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及法律的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深化公安改革,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依法合规、正确使用枪支。然而,近年来频发的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却显现出实践中存在配枪规则虚置、临场处置不当等现实难题。为此,在社会转型之际,面对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偶然多发、容易引发质疑等新态势,警务枪支使用要在修法的制度背景下,准确把握规范使用枪支的原则,深入剖析当前枪支使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舆情应对,在从严治警的理念下探索警枪使用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9.
枪支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讲是行政管理理念,也就是行政权和公民权利的关系。当前,世界各国有两种典型模式:一是强调权力本位,否认或严格限制普通公民(猎、牧民等除外)持有枪支的权利,如中国和日本等;一是强调权利本位,保障普通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如美国、也门和瑞士等。这主要是基于文化、历史传统和政治传承的不同。我国的枪支管理制度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保障公共安全价值优位的前提下,凸显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应在注重行政效率、行政权威,继续严格管制枪支前提下,加强民用枪支的立法,适当扩大民用枪支的配置范围,保障公民生产、生活安全和休闲、娱乐等合法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枪支打验过程中,个别枪支存在击针严重锈死情况,此类枪支如果不及时排除故障极易造成走火现象,十分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