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慧语     
“在美国人的印象中,中国人处处受到政治体制的束缚,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都是相当自由的,甚至有时是自由过了头。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人们不理解自由和责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的制度并不允许人民有更多的参与感。”  相似文献   

2.
知情权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刚 《唯实》2005,(6):61-62
知情权,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KentCopper)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二战以后,随着各国民主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国民主权观念的不断深入,其内容不断丰富。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也对人们“知的权利”有所描述,其中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此规定尽管没有明确的“知情权”字眼…  相似文献   

3.
拉尔夫·达伦多夫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他基于阶级冲突演变的分析视角,结合近代西方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进程,指出现代社会的实质就是拥有“自由与平等”的“公民”社会。在他看来,基于市场经济契约平等意蕴下的“公民身份”运动是“公民社会”的逻辑起点,公民社会具有多元性、自治性、文明性等基本属性.通过公民社会建制可使现代社会冲突得到有效的管控和调适,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心满意足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侯学华 《理论学刊》2012,(6):100-103
洛克是近代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先驱,他从“自然状态”入手,论证了公民“自然权利”的正当性.自然法在执行过程中有诸多不便,“以法律保护自由”就成为政治自由实现的前提.从这一逻辑出发,洛克认为,法律与自由实则是权力与权利的辩证关东,法律是自由实现的制度性保障,公民权利边界内的自由才是政治社会中得到法律保扩的自由.这一思想受到美欧革命者的推崇,也是美国宪政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美国究竟有多大?也许你会认为提这个问题很弱智,查查地图不就清楚了嘛!但我说的是人的生存、生活版图问题。持美国护照的人,可以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免签证进出,享受这些国家的礼遇。也就是说,到这些免签证国家去,跟逛大街似的随便,只要兜里有钱,打个“飞的”任你游。美国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可以得到他们国家军队的保护,任何胆敢欺辱和伤害美国公民的国家,必定会遭到美国的惩戒和报复。另外,美国没有一寸失土。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将有助于加快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大组成部分,农村的公民意识教育尤其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单位社会”的终结,当代中国逐步进入了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有其特定的价值追求。其文化逻辑是支配公民行为的灵魂,核心价值的构建是公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文化逻辑体现在由公民自由联合起来的社会组织生活中,超越公权与私利的公民文化下的自由联合。  相似文献   

8.
边吉 《党课》2014,(24):68-69
美国:社保号伴你一生在美国,每个公民基本上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卡号,这个社保号不仅适用于所有的服务项目,也是美国政府部门鉴别公民身份的最重要依据。凭着这个社保号,持有者可以走遍美国,而不需要办理诸如“居住证”一类的其他证件。  相似文献   

9.
“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最著名的混沌理论——“蝴蝶效应”。如今,那只“蝴蝶”正在渝北空港新城震翅,也许用不了多久,一场“龙卷风”便会在重庆经济版图上刮起。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9):121-121
奥巴马引领风潮 外国政要的微博均开在“推特”(Twitter)上。也许“推特”应该感谢奥巴马,因为它能在美国政界大行其道,离不开这位电子潮人的倾力“代言”。2008年总统竞选中,奥巴马和他的智囊团巧妙利用“推特”“脸谱”等证明自己是“新人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公民层面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这八个字,高度凝练、高度概括,而“爱国”又是公民层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这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勇  连宗 《廉政瞭望》2011,(13):32-33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曾经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对公民平等对待,是政府“至上的美德”。  相似文献   

14.
据外媒报道,2010年9月1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林务局为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中部山区赫尔营的“西藏自由斗士荣誉纪念牌匾”举行揭幕仪式,以“纪念”从1958年至1964年由中情局培训的“西藏自由斗士”及其美国教官。达赖集团在当地的组织、前中情局特工、曾受训的藏人和少数美国议员、林务局官员等参加了活动。牌匾文字吹捧当年受训者“是最棒和最勇敢的一代”,到场美国会参议员声称“牌匾是美国和西藏人民共同努力的一个象征,同时可以使我们永久地纪念西藏自由斗士和他们的教官”。  相似文献   

15.
当代美国著名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认为,实行民主政治会有许多令人向往的结果。总起来讲,这些结果主要是:(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民主政治能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权利;(3)民主政治可以保证公民拥有较为广泛的个人自由;(4)民主有助于  相似文献   

16.
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一般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应当是个无神论者,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要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我国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把…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自由”的演说中,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又是批评中国的网络管理,又是以“远离下世纪进步”相警告,似乎没有她所说的“网络自由”,别的国家就无从进步了。  相似文献   

18.
张文木 《党建》2009,(7):62-63
也许有些美国人忘记了——当美国某些人口口声声喊“中国威胁”论时,也许忘记了自己当年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公民意识的提法在我国已有多年,它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增强我国公民意识,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自由”的演说中,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又是批评中国的网络管理,又是以“远离下世纪进步”相警告,似乎没有她所说的“网络自由”,别的国家就无从进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