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党课》2009,(5):30-30
关于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虽然同时使用了“公民”和“自然人”两个概念,但它们在本质和范围上是有区别的。该法所使用的“公民”概念和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是完全一致的。完法第33条中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似文献   

2.
“小金库”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特有的怪现象。几乎可以这样说,中国有多少个企事业、行政单位就有多少个“小金库”,其存款数量由过去几百、几千元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笔钱以秘密的状态存在着,没有体现在财务的帐上和报表上,而是由财会  相似文献   

3.
杨健 《党建文汇》2006,(10):51-51
中国人在“本命年”里穿红内衣、系红腰带等,讨个平安吉祥的民俗盛行已久。按照12生肖属相划分,我国每年就有上亿人进入“本命年”。文中这位小保姆看到这个商机后,开创了京城首家“本命年专卖店”,从中收获了近百万元财富。  相似文献   

4.
高深 《党员文摘》2009,(1):26-26
前些年,我访问过一个地区的一把手。他虽然属于能力较强、“德高望重”一类的人,但因为肩负着几百万人的衣食住行及“造福一方”的重任,工作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出台一项较重大的举措,总要听听不同意见,希望兼听则明,可是他常常是只听到掌声,却从无“杂音”。  相似文献   

5.
侯毅君 《党建文汇》2010,(12):34-34
陕西省富平县开大会“公开处理”上访村民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在广场上进行“公开处理”,并通过当地电视台播出,不论村民是否属于违法上访,这种有损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做法都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却被全村父老乡亲硬“逼”上了翼城县北关村党总支书记的位置。几年时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3.5亿元,半数以上的人家成了百万元、千万元户,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富丽堂皇,透出浓浓的现代气息,住宅电话、彩电、摩托车普及率达98%,并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村。如今,北关村的名字像插上了翅膀,从闭塞的小县城飞出了山西,传遍全国。曾几何时,多少“庄主”都跳不出“禹作敏现象”这个怪圈,而作为北关村致富领路人的李纯泰,在让北关人富裕起来的同时,自己却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他一…  相似文献   

7.
行健 《前线》2006,(12)
当前,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关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研究讨论基本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提供什么,提供多少,如何提供。其核心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问题。北京大学副教授句华的新著《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对这一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作者指出,在回答“提供什么”问题上,需要界定公共物品的范畴,也就是说要明确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功能界限;在回答“提供多少”问题上,需要采集公民需求偏好,而与市场相比,政府在促使公民显示真实偏好、兼顾需求多样性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在回答“如何提供”问题上,需…  相似文献   

8.
朱荣根当上南京市某区拆迁办主任后,发现自己的“钱”途一片光明,送钱的人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地“孝敬”他。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6,(12):55-55
叶希平在10月30日的《经济参考报》上撰文指出:评职称要考试,而且主要考外语,这是我国宴行了20年的老规矩,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行政许可法》颁行以来,人们发现,职称外语考试竟然有违反该法之嫌。将外语考试与职称挂钩的依据是有关部门的规章文件,而绗政许可法》—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重要的突破,就是取消部委局的行政许可设定权。据估算,每年上百万人报考职称外语,各种费用总额达4亿元,仅《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的购买费用就将近24乙元。这条考试链和这道丰盛的大餐,可以为多少人和多少部门创造就业饭碗和“小金库”,是可想而知的。利益集团在目前的经济改革中存在着很大的阻碍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利益集团化比利益少数化、利益平均化更难列付,因为它可以以“合理合法”的手段侵犯着民众的利益,可以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破坏着社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
有一则笑话颇令人深思:某县王县长由于在县里管了好几个要害部门.而且为人也好客,所以每天前去拜会的人络绎不绝。有人问他:“王县长,来看你的人可真多,请问,你究竟有多少朋友?”这位县长回答:“现在还说不上,等我从县长位子上退下后,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晓亮 《党建文汇》2004,(6):32-33
几个心怀叵测的人趁国企改革之机,不择手段地从中干着中饱私囊的事。然而,尽管他们蓄谋已久且做得“天衣无缝”,却在分赃几百万元后不到两个月,就被擒住“脏手”。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公民道德建设属于“民心工程”,工程之浩大,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千头万绪从何抓起?愚认为,应从官德建设抓起。百姓有言:“上梁不正下梁歪”。抓好官德建设就是做正“上梁”的工作,“上梁”正了,“下梁”才能不歪;官风正,才能促成民风淳。 从普遍意义上看,“官”包含在全体公民之中;从特殊意义上说,“甘又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在道德建设中,抓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普遍性,属于民德建设;抓官员道德建设具有特殊除,属于官德建设。在人类文…  相似文献   

13.
羽戈 《廉政瞭望》2014,(7):61-61
偏居乡下,恰逢农村换届选举,于是听来了一些故事。第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是我的朋友老蔡。他从事建筑工作,常与包工头打交道。有一晚包工头请吃饭,席间觥筹交错,杯杯见底。老蔡问:是不是接到新标,这么开心?答:非也,是竞选村委会主任成功。“花了多少?”“几百万!”  相似文献   

14.
赵勋 《学习导报》2012,(18):48-48
某年初夏,张震将军视察某部,召集将、校军官十余人座谈。某部领导发言时,将军突然插话问“一个战士的津贴费是多少?”在座将校军官皆沉默,竞无一人能答。张震将军话锋一转,日:“旧中国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支枪,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小老婆。”在座将校闻之皆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5.
第一,香港的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恢复了香港同胞的民族尊严。追溯历史,难忘中华民族辛酸的一页。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英国利用坚船利炮,通过三个不平等条 约强占了香港地区,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如今,香港的回归洗刷了百年耻辱,大长了中匡人的志气。一个多世纪以来,香港在英国人眼中,是一块英国“属地”。按照英国法律,香港居民属于第二等级的“属土公民”,香港的回归,恢复了香港同胞的民族尊严,使他们可以扬眉吐气,与内地人民共享民族荣誉。第二,香港回归祖国,有利于香港与内地的发展。从政治上…  相似文献   

16.
寇士奇 《党课》2011,(18):65-65
一个古老的趣闻:三个人来到罗马,见到一位哲学家,问:“我们在这里能看到多少美景呢?”哲学家问他们:“你们要在这里停留多久?”第一个人是个年轻人,答:“几年。”哲学家说:“那么你可以看到罗马的一点美景。”第二个是个中年人,  相似文献   

17.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0,(21):36-37
杀人犯“漂白”成协警 黑龙江省尚志市人张晓宇,1995年3月因杀人潜逃被当地公安局列入网上追逃名单。1999年他潜逃至山西省沁水县后结婚成家,并在沁水县5个部门、50多人的共同运作下,被“漂白”成一名名叫谢明峰的合法公民,还在沁水县公安局刑侦二中队当上了协勤民警。  相似文献   

18.
赵勋 《新湘评论》2012,(18):48-48
某年初夏,张震将军视察某部,召集将、校军官十余人座谈。某部领导发言时,将军突然插话问“一个战士的津贴费是多少?”在座将校军官皆沉默,竞无一人能答。张震将军话锋一转,日:“旧中国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支枪,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小老婆。”在座将校闻之皆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公务员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2011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超百万。  相似文献   

20.
40余年前,有个人因一孔之见而发大财,他就是美国一家小制糖公司的—人,名叫凯卢萨。40多年前的白方糖是使用具有防湿性的纸张密封的。但是不管多厚的纸包多少层,时间一久,里面的方糖仍是照湿不误。为了解决方糖的潮湿问题,各公司便竞相邀请专家来研究不潮湿的方法,然而均无效果。有一天凯卢萨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方:“封密式的包装会潮湿的话,那么,把包装纸开一个小孔,里面的方糖就不会再潮湿了。”这位能够违反常规想办法的—人,把他的专利卖给制糖公司,得到美金100万元。“一孔之见”获利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