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法学》1984,(6):6-6
<正> 美国联邦与州政府,正在致力于控制增加的电子计算机犯罪。既然电子计算机犯罪的多数,都是被少年法保护的少年犯,那么用法律本身规定新的复杂技术难道不是更妥当吗?根据最近推测,因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而被检举者只有三十三分之一确定为有罪而已。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国外普遍出现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最近,这方面的犯罪已由盗窃款项发展为盗窃机密,并有可能成为间谍活动的一种方式。这一动向,值得我们注意。据报导,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的案件,发生最多的是美国,其特点是有组织和规模大。如1970年,以美国"购买证券资助公司"经理为首的一个二十一人的犯罪集团,利用电子计  相似文献   

3.
日趋进步的技术革命已向人们展示了八十年代将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时代。目前,在国外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据美国的一家数据公司统计,在美国,仅商用计算机已有九百八十万台。一九八一年一年,美国国内的计算机销售额达一百九十亿美元。在计算机使用上仅次于美国的日本,一九八二年全国拥有的通用计算机(全能型)数量已达十万多台。一九八二年在工业发达的西欧,电子计算机的销售量已达三十九万二千台。计算机的应用可以造福于人类,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计算机的犯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据日本警方的统计,在日本发生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的案  相似文献   

4.
计算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以电子计算机为对象或手段的计算机犯罪的增加。这在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已引起注意,计算机犯罪给他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一些西方专家的鉴定肯定了这样一种判断:八十年代中期,例如在美国,由于法律规定的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累计达到了50亿美元,而在大不列颠则每年达到了7.5亿英磅。联邦德国一些专家估计,该国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到150亿西德马克,总计大约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英国一家杂志对一些公司和社会团体的人士进行过一次征  相似文献   

5.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伴随着计算机的问世及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这一崭新的犯罪形式也随之出现了。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是极其严重的,仅其财产损失额就是常规犯罪案件的几十倍到几百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每年由于计算机犯罪而遭受的损失超过百亿美元,德国约50亿美元,英国为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国际社会打击高科技犯罪的运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犯罪是伴随网际网络(Internet)等全球性电子计算机网络的飞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广义上泛指一切滥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犯罪。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以及个人电脑使用的普及,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欺诈、伪照、毁损、修改电脑资料或程序等的犯罪内容或手法愈趋复杂,已呈影响层面广、快速且整体破坏性大、隐匿性  相似文献   

7.
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与犯罪现象进行有效斗争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组织对其现状、发展趋势及变化过程开展深入的研究。1964年在匈牙利建立了犯罪情报统计制度,为了整理这些情报,采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一制度对于国家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来说,都是统一的,同时又是唯一可循  相似文献   

10.
李睿劼 《法制与社会》2013,(13):258-259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网络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就在网络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他也同样孕育出了许多新的犯罪手段。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犯罪便是其中之一,由于网络监管的漏洞和操作的便利,犯罪者开始抛弃传统犯罪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洗钱犯罪。本文主要对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犯罪的手法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防范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犯罪预测学是以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以及犯罪统计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德国、苏联、日本等国的学者就开始了预测犯罪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著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控制论、信息论的出现,人们对犯罪活动规律的预测更为科学化。因此,犯罪预测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2.
环境犯罪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犯罪新论付立忠一、环境犯罪的基础理论目前,环境犯罪在我国日益严重,但是,人们对环境犯罪尚缺乏应有的认识。社会公益观认为,任何从事环境开发、利用的活动,从主观愿望和目的来讲,对社会总是有益的,缺乏环境犯罪的故意;生产必须说认为,企业发展、利用环境所...  相似文献   

13.
犯罪分子为了既成功地实施犯罪,又能逃避社会的惩罚,正在运用现成的科技成果,同时,各国政府为了有效地与犯罪作斗争,也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因此,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犯罪和反犯罪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现在,科学技术在同犯罪作斗争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议在刑法中增设利用犯条款张兴武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类型的犯罪人:他们故意采取欺骗等手段,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直接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结果。由于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种犯罪人和被利用为犯罪工具的人(以下称被利用人)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因...  相似文献   

15.
王牧 《法学研究》2007,(2):3-20
犯罪属价值事实,是具体主体评价的对象,因此不存在犯罪的一般概念。由犯罪概念的主体性决定,研究犯罪概念问题,首先要明确犯罪概念的论域,不能把法律论域的犯罪概念与社会论域的犯罪概念相混淆。社会危害性是社会论域犯罪概念的本质,法律论域犯罪概念的本质则是法益危害性;观察和讨论法律论域的犯罪概念,应当在法律论域里,以本论域的理论原则和逻辑进行;如果不分法律论域还是社会论域,混在一起进行讨论,必然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犯罪原因和犯罪增加原因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对转型时期犯罪增加现象进行了剖析,对导致犯罪增加的社会原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特征及审理要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一、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随着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经济合同已经成为企业法人之间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媒介。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经济合同,大肆进行诈骗犯罪活动,其...  相似文献   

18.
犯罪结果概念研究──兼论犯罪结果与相关概念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结果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客观显示,在定罪量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迄今为止,刑法学界对犯罪结果的概念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远未形成共识。本文在对犯罪结果与犯罪客体、犯罪结果与犯罪对象、犯罪结果与定罪量刑、犯罪结果与社会危害性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犯罪结果的概述进行了重新界定: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引起或可能引起的、从客观方面反映社会危害性质与量的一切事实现象。  相似文献   

19.
犯罪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司法领域所使用的"网络"(networks)一词通常是指犯罪组织。一个犯罪网络首先也是一个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自美国"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媒体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恐怖主义犯罪等有组织犯罪进行犯罪网络分析、研究,通过解构犯罪组织,发现犯罪成员体系、结构特征与行动目标,从而对有组织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打击。我国应充分认识社会网络分析在现代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全面了解国外有关理论与应用发展,积极采取政府资助项目研发与直接设立研究机构等多种手段,促进犯罪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用网络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不同于传统的传授犯罪方法罪。传统的传授犯罪方法罪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通过言传或者身教向特定的对象传授特定犯罪的方法,传授的内容往往是一般人通过正常渠道不能够获悉的方法。而处理利用互联网实施的新类型犯罪,需要结合网络环境治理的社会形势,充分考虑司法认定的社会效果,坚持对刑法分则条文进行适度扩张的理解与解释,以使其更为符合刑法的真实意思和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