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期异化观的比较分析是理解马克思与卢卡奇哲学思想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质点.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创立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中介环节.物化思想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二者有着许多相似性,但在理论起点、概念表述和消灭途径等方面又存在着相异之处.这些方面需要我们从理论内涵上深入把握,以便厘清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十分相似,卢卡奇继承马克思将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的分析起点,得出马克思对异化的第二个规定。此外卢卡奇物化不仅停留在社会、经济领域,还推展到政治、人的意识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所提出的观点是二者之间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批判维度上主要集中在物化或异化问题领域;而在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问题上则主要集中在对总体性和辩证法的不同见解;最后,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出路问题上,二者则表现出不同的历史与实践观.以上存在于意识形态批判维度、方法以及出路问题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异同点,构成了卢卡奇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主要比较研究参考系,当然,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物化或异化问题的批判是贯穿其中的理论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来源于晚期马克思、马克斯·韦伯以及西美尔等人的观点。卢卡奇把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结合起来,提出了物化理论,即人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客观和对立的东西。虽然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的一切关系在物化并且承受着自己所创造物的奴役和控制这一可悲的状况。借助和运用卢卡奇物化理论于教育领域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育领域存在着以“物”为本的现象,它扭曲了教育发展的目标。因此,辩证分析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正视物化的深层危害,进而提出扬弃教育领域物化的方法,这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物化观与马克思问题域逻辑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化观是解答当代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的物化观有一个从早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性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分析的问题域逻辑转换过程 ,对物化观的经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立的基础。物化实质上体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利益关系下对主体 (劳动者 )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否定关系。正如消灭异化要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一样 ,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变滋生物化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 ,建构一个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自由人联合体 ,劳动 (实践 )创造的产品才会体现对主体 (人 )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物化观问题域逻辑转换的价值指归。而卢卡奇把物化从经济因素中剥离出来 ,按黑格尔理性革命观的图式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它无疑为一切把客观的经济利益关系当作价值事实的唯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中,卢卡奇是提出物化思想的第一人。物化思想是卢卡奇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提出的,他的理论源于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他用黑格尔的总体性辩证法解读了自己的物化思想,这一点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虽然国内外对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有着褒贬不一的态度,但是他开创了西方马克思的先河,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我们将通过对物化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物化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被誉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他的《历史与阶级》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物化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哲学研究者们很高的重视。卢卡奇引用了很多马克思、马克斯.韦伯以及西美尔等人的观点来论述他的物化理论。这种物化在当代社会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劳动异化论和人性异化论,是马克思和弗洛姆在深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时期人类生存状况基础上提出的两种异化理论。在关于异化的本质是反制还是心理体验、异化产生的根源是固化的分工还是生存的两歧、消除异化是通过社会革命还是改革等方面,两种理论皆存在根本性的分野,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因此,对二者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既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科学性,同时也会在理论上拓宽异化问题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中,虽然异化劳动思想产生的背景、年代都已逝去,但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存在发展的片面性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并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中人的异己化批判,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对象化、物化存在状态,开启了现代人性批判的先导,在当代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盗窃罪,目前在学界有秘密窃取说和平窃取说之分;主观的秘密性以及行为的秘密的性质是盗窃的必备要件,所谓公然盗窃并不存在;公然盗窃的存在既不符合对于盗窃的文理解释,也会给当前司法的适用带来混乱;平和窃取说关于抢夺罪具有致人伤亡的危险和对物的暴力既不符合法条规定,也不具有操作可能性;任意性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的解决可以引入概括故意理论。  相似文献   

12.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分,有新旧两种标准.“旧说”以行为人主观上认为是秘密或公然的偷抢行为作为界分标准,“新说”以是否以对物平和的方式抢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作为界分标准.公开盗窃超出盗窃罪所能容纳的社会危害性的范畴,符合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刑法中也有相应佐证;“旧说”主客观具有一致性,不会扩大抢劫罪的犯罪圈,适应我国当前复杂的刑法实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有的因为晦涩、陌生,有人就将它等同于黑话。而从两者产生的根源、使用的对象、语意的内涵等诸多方面看,两者既存在共同点又有差异点。  相似文献   

14.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斗殴罪都是1997年刑法取消1979年刑法流氓罪后规定的罪名。由于两罪具有同源于流氓罪的历史渊源,实践中两罪很容易混淆。应从侵犯的客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对两罪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5.
情理相通的悟性文化与依法办事的契约文化、修身齐家的世俗文化与灵魂救赎的宗教文化、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与宁屈不死的实用主义是中美传统文化差异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它们以各自独特的作用对中美军队激发战斗精神的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中叶,在索绪尔语言学发生深远影响的理论背景下,杜夫海纳从审美经验现象学基本立场出发,以索绪尔语言学基本观点反观艺术,认为艺术与语言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不能完全把艺术等同于语言而纳入语言结构加以研究。这种始终包含在审美经验现象学艺术思考中,从艺术与语言的相似性出发,却最终达至二者差异性和非同一性的艺术语言差异观,一方面体现了上世纪美学及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特别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象学美学研究方法对后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侵占罪和盗窃罪是财产犯罪中常见的两种犯罪行为,由于两罪在概念、侵犯的对象及客体、实施的手段和行为方式上都有类似之处,两罪在实践中表现形式又都纷繁复杂,易于混淆。二者的区别在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故意的认识内容不同;犯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不同;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适用诉讼程序不同。  相似文献   

18.
论政府公共性的产生、流失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政治共同体。但政府不仅是公共组织,也是理性经济人和代理人,也有追求自身利益、自我膨胀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政府公共性流失。政府公共性的实现,需要与政府共同体目标一致的政府自利性的制度激励,更需要对与政府共同体目标相反的政府机构及官僚自利性的规制。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司法独立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来源的不同,以及在司法独立实践上存在的历史时间的差异,使得司法独立在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