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构兼具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公众认知有助于消解大众对抑郁症的误识,并营造宽容对待抑郁症的氛围。通过分析2020-2021年间11种报刊中以抑郁症为主题的媒体报道,发现抑郁症的公众认知建构涉及患者、家属和专业人士等三方主体,病人选择“痛苦”作为对疾病带来的丧失的修辞,家属的因应包括消极的抗拒和积极的调适两类,专业人士的表述具有科学性,但也会彼此矛盾。叙事和区隔是建构抑郁症公众认知的重要策略,叙事有助于使病人在倾诉中获得理解和支持,由病人体验与身份造成的区隔使抑郁症得到承认又遭遇不解。视抑郁症为时代症候的晴雨表,媒介有责任优化有关抑郁症的健康传播生态,以营建公共层面的友善氛围和良性秩序。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表明,就疾病所造成的负担而言,抑郁症已经成为目前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上升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负担疾患。据估计,全球已有一亿五千万抑郁症患者,潜在患者估计已达五亿多人。预防并及早发现抑郁症,学会和抑郁症斗争,会坚强勇敢的生活,正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抑郁症是目前严重危害人们精神健康的心情绪疾病之一,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个灰色杀手。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抑郁症会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影响全社会的正常发展。中国正在倡导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也应包含人的心理和谐、精神和谐。关注我们的生命,关注我们生命的健康,关注我们健康的发展,是本期"前沿记录"特别推出作家李永英的署名文章的初衷所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柱群体,其身心健康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因早期人格与个性发展不健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压力大,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缺乏正确认识而患上抑郁症,因而要采取各方面措施干预,预防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人民公安》2012,(9):39-39
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3000万,而在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一半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主要表现是"三低"。一低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觉得日子漫长难熬;  相似文献   

5.
我所在的耶鲁大学一直在做一个追踪研究,就是到各个社区去调查抑郁症的发病情况。调查显示,从20世纪开始,越晚出生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就越高。可以确定的是,当一个国家越来越工业化的时候,患抑郁症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有证据表明,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个趋势,就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患抑郁症的人与日剧增,同时,自杀率也在随之提升,特别是15-35岁的年轻群体自杀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流云 《今日广西》2013,(6):49-49
白岩松是全国亿万观众非常喜爱的主持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工作上的压力曾让他得了抑郁症,有过自杀的念头,还一度陷入中年危机中不能自拔。在白岩松遭遇人生劫难时,是他的妻子用女性的温柔、理解和爱,一次次把他拉出低谷……  相似文献   

7.
数字     
14.16%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市卫生部门最新调查,上海市各种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在内的患病率是14.16%,现患重症精神病率是0,4%。上海每8个人中有1个正存在某种心理行为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置10年间上升了约120%,门诊主要集中在焦虑症、抑郁症及强迫症等新型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8.
若玛 《今日广西》2010,(15):44-46
许巍是个有故事的人,只是他不善言谈,你问三句,他也未必能答一句。只有谈起自己的父母,他才会显露出难得的谈兴,尤其是谈到自己年迈的双亲是怎样陪伴自己战胜抑郁症的时候,他数度湿了眼眶——那应该是他心底最温柔、最脆弱的部分吧?不敢轻易提及,而一旦提起,那一份真情流露,却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9.
《人民公安》2007,(12):6-6
有调查说,中国目前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另有专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断,存在抑郁状态的人高达30%。当此抑郁流行之际,有学生问我:孔子为什么不患抑郁症?孔子生活的时代,生存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给你足够的钱,却不给你人生目标,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了。口英国17岁少年唐纳利买彩票中了200万英镑,买豪宅靓车后,他患上了抑郁症.29岁时死在豪宅中,并留下这句话。  相似文献   

11.
外刊     
《小康》2007,(4):15-15
目前中国的老年痴呆患者已占到全球的1/3,且人数在不断上升。上海的精神健康专家说:“一度是西方流行病的老年痴呆如今在中国快速增长。”社会正在为其自身的巨变付出代价,“患抑郁症的老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独自生活的,他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妙语录     
苛刻的业绩主义、难以完成的劳动定额、长时间的工作、增加不了的收入、淡漠的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患上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也就是常说的“心病”。  相似文献   

13.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把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全新的生活“现在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我又重新活了一回。”带着一副无框眼睛,看上去既文静又大方的杨丽说,她现在是选择性记忆,得病后有很多事她都想不起来了。这是她第二次入院治疗。再过几天她就要出院了。杨丽毕业于北京一所技术学校,3年前曾在一家公司做平面设计。“做这份工作挣的不多但很辛苦。”她说,工作了两年后,男友心疼她,就让她辞职回家了。从此,她每天天昏地暗地玩游戏,饮食也不规律,刚开始时还觉得是种解放, 可时间一长,竟成了难以忍受的压力。也许,这种无规律的生活正是她得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涉及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相比,抑郁症患者互助行为研究更注重患者群体本身的"内在社会支持"。通过对病友互助产生、过程及其结果的研究,病友之间的互助,可以成为继家庭、医院、友邻之后的又一重要社会支持来源。它既是联结病态个体与常态社会的桥梁,更是唤醒患者能动性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生活资讯     
《公民导刊》2005,(12):57-58
谨防不明短信和陌生来电;禽流感更易袭击年轻人;广东半数干洗店溶剂有毒;流感疫苗要及时接种;抑郁症有别于神经衰弱症。  相似文献   

16.
曾经打架、抽烟、喝酒、搞对象 牛文荣,今年19岁,来自河北省廊坊市。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文静、清纯的女孩子,但令大家意外的是,去年的3月份,她因为被学校劝退离开了石家庄,她曾是一个不敬师长,不孝父母,有抑郁症,老想自杀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12,(10):56-57
网上流传着一篇华为老总任正非写给患抑郁症员工的文章,开篇写道:“华为不断地有员工自杀与自残,而且员工中患忧郁症、焦虑症的不断增多,令人十分担心。”  相似文献   

18.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4,(13):38-39
女教师孟岚因为婆媳关系紧张、夫妻感情淡漠、工作职称不顺、人际关系疏离而患上了抑郁症,感到生活乏味,毫无意义,她陷入了自己编造的幻觉世界里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19.
文惠 《协商论坛》2011,(5):62-62
随着气温的升高,患抑郁症、焦虑症、烦躁症等心理疾患的人逐渐增加。据专家介绍,引起心理中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人体受高温和外界强烈的光线侵袭所致。再加上天气炎热,使许多人出现食欲减退现象,而饮食的减少和出汗的增多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影响人的大脑神经活动,让人感到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20.
一 抑郁是希望破灭。对自我的否定,是一种行为退缩 谁也想不到身价36亿元的他会自杀,家人、下属、竞争对手、客户、银行甚至包括上帝。苗建中,民企德州晶华集团的董事长,因患抑郁症在家中自缢身亡,享年53岁。在临别前的上午,他还平静地接了几个客户的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