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翟永冠  白靖利  杨丁淼 《创造》2014,(12):22-23
正12月19日,"2014年年度热字"评选结果揭晓,"法"和"反腐"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法治"一词在2014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件之——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50余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意识、宪法观念、宪法权威的宣传教育活动。一个"法治中国"形象正映人全世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正>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必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4,(12):10-11
今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4.
苏醒 《人大建设》2022,(1):48-49
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指示要求,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郑州市惠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宣传活动,为全区干部群众送上了一场法治盛宴. "宪"入为主,助力建设法治政府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  相似文献   

5.
本刊综合 《创造》2014,(12):84-85
正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关注司法改革的节奏与逻辑,见证法治云南新常态。12月4日,被定为国家宪法日。其实我们对"依法治国"一词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单就"国家宪法日"的消息而言,我们真正需要辨析的或许并不是某种"节日落地",而是我们正身处一个怎样关乎法治至上的世界。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反腐败斗争的法治路径。如何加强反腐败法治理论建设,为依法反腐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事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迎接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的到来,我院科研处、法律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及辽宁省宪法、行政法研究会于2014年12月4日下午1:30,在我院多媒体会议室召开了以"树立宪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14,(12):6-7
12月4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贵州”座谈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张德江委员长在“深入开展兜法宣传教育 人力弘扬宪法精神”序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首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23):22-26
12月4日,我国将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 32年前的1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在亿万民众热切期待的目光中,"八二宪法"经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颁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条文,彰显出民主、法治、人权等宪法价值理念,让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1982年12月4日,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正是在这一天,现行宪法在万众期待中正式问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推进法治中国这一系统性工程,在千头万绪中做到提纲挈领,必须要抓住宪法这个"纲"。建设法治民政,推动民政系统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必须首先要学习宪法、掌握宪法,树立宪法信仰,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湖南省民政法治建设。一、为什么要学习宪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家宪法日"由来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1982年的这一天,八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32年过去,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抵达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厉行法治的一个象征,国家宪法日的确立,再次彰显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也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设定国家宪  相似文献   

14.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根本大法。从今年起,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这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玥 《长江论坛》2018,(2):10-13
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最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确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尊崇宪法、维护宪法,向人民进行庄重承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蓝图的实现。从宪法宣誓的价值意蕴来看,其彰显宣誓人对宪法至高无上地位的尊重,传达出任何人无论其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受宪法约束的理念;从宪法宣誓的法条逻辑来看,宪法第二十七条的三个条款之间互为关联、相辅相成,共同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制度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坚定的宪法信仰才能更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从宪法宣誓的信仰铸就来看,应当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履职行权。  相似文献   

17.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4,(23):27-30
从1980年9月开始起草,到1982年12月4日正式问世,现行宪法至今已经走过了32年的伟大历程。回首32年的峥嵘岁月,伴随着共和国跨越发展的步伐,现行宪法也完成了四次载入中国法治建设史的修正。从1988年宪法修正案确认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为土地出租全面开闸,到1993年修宪,将计划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再到世纪之交的1999年修宪,  相似文献   

18.
陶波 《新东方》2005,(3):58-61
"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建设法治国家有赖于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有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全面提升,而其中最重要和根本的是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自由之保障、权利之源泉,是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的本源,是最高层次的法律规则。它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现代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因此,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起,几乎每年的全国"两会",我都会向全国政协提交同样一份提案,即建议国家设立"宪法节"。在各种节日多如牛毛的今天,为什么还固执地做同一件事?设立"宪法节"真的如此重要吗?【为何要设立"宪法节"】之所以反复提这样一个提案,主要是基于平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考虑和对中国法治现状的担忧。作为一名法学教  相似文献   

20.
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人是指真心诚意地信仰宪法,具有宪法意识,并时刻按照宪法的基本精神生活和工作的人。作为法学核心课程,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的培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宪政的客观需要,是法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宪法教学的分内之事。宪法教师首先要成为"宪法人",在教学中注重对现行宪法文本的尊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宪法精神,并重视宪法应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