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抑制通货膨胀邓树林农贸市场里,退休的张大妈一边买肉,一边嘟嘟囔囔,“前几个月,一元钱可以买到一公斤肉,而如今连半公斤都买不了。这钱也‘忒’毛了。”来自中国国内贸易部的消息也证实了张大妈的话。在过去的一年中,猪肉的购销价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去年年初,一...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别让人听见一男人十分高兴地向妻子叙述道:“今天好运气!我问售货员买一把锁多少钱,他说一元。我付款后打开一着,里面还有两把钥匙。他忘记收我的钥匙钱了。”“小声些,别让人听见了。”妻子忙道。舍不得妈妈:“这个小女孩子真可怜!她失去了爸爸,又失去了...  相似文献   

3.
数字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2.2%的人对“社会风气”不满;一元钱可以当老板;等问题被撤销荣誉称号;每天有4000下岗职工进入私企;湖北神衣架5000多农民自愿迁出保护区;首次设立500万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4.
针对购买彩票的狂潮,美国 NBC电视台向观众发问:如果你赢了奖金,最先做的事是什么 ?有以下几项可供选择: 1.买新房; 2.买新车; 3.把工作辞了; 4.休一个长假; 5.向自己热爱的慈善事业或机构捐一大笔款; 6.先把钱存入银行,等几个星期再做决定。 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 8%的人要买新房, 5%的人要买新车, 25%的人决定辞职, 8%的人想休长假, 7%的人愿意捐款,而 47%的人说先存银行再说。 美国人赢了奖金最先做什么  相似文献   

5.
于天佑 《半月谈》2004,(16):73-73
在去赶集的三轮车上,几名中年农妇正在闲聊:一个说我那女儿叫我多赢钱,学校放假就带她和小弟也去旅游一回;接茬的说,打牌要手气.我前日到店里买东西.三缺一,我上桌一上午就赢了28元,昨日在隔壁三婶家陪客又输掉了38元,手气背了;有人归结说.如今处处都一样.手里有点钱,不是上庙就是打牌……  相似文献   

6.
遭遇大风、冰雹灾害,损失超过一万元的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黄营村村民老赵近日领到了乡政府发放的九元救灾款。老赵家有九口人,正好每人一元钱。老赵哭笑不得地说:“每人一块钱,连一斤面粉都买不来,这不是耍咱吗?”(据《江南都市报》)看了这条消息,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大荔县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大月刊》2009,(12):24-24
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对于人大代表的建议,予以了积极回应——本市将在重要交通枢纽、集散地与大型居住区之间,以区县为主体,抓紧开通一批短途、廉价、便捷的社区巴士线路,全程只需要一元钱。  相似文献   

8.
“三两三钱银打灯,剩下三分买灯芯,万丈深潭照到底,只怕妹心照不明”;“三两三钱银打灯,妹拿眉毛做灯芯,眼泪拿来做灯油,看哥真心不真心”……罗平县九龙瀑布群风景区、多依河风景区周边的布依族青年至今还保存着木叶情歌寻佳偶的神奇婚俗。  相似文献   

9.
数字82.2% 1等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2.2%的人对“社会风气”不满是国家体改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进行的一项有关中国城市居民关注焦点与未来预期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不能不令人触目惊心!这些年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是大踏步地向前走着,而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却并不尽如人意。难道富裕一定要以社会风气的败坏为代价吗?一元钱可以当老板“一元钱可以当老板”,这只是个形象的说法。准确不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回经济的门槛真的是降低了,障碍真的是减少了,有利于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人们经商的积极性。这是个激动人心的决策。我们希望因此有更多…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看了《中国民政》)1994年第9期《不应太苦了民政办》一文,觉得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这里的要求是:乡镇各所站科室经费包干,基本工资政府发50%。自己创收50%。这种作法、给我们工作带来了很多危害,为了创收,只得忙于搞经营,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走村串户、服务上门成为空话;由于民政创收门路较少,收入不多。工作人员的工资低于其他科自;为了千方言计节省钱,该买的学习书藉不能买,思想和业务水平提不高;由于手中无钱,上级民政部门来乡指导工作,我们也无力接待。民政工作千头万绪,说小,尽是些生活中的事;…  相似文献   

11.
事件     
《中国人大》2009,(8):6-7
宁夏试点“一元钱看病”。宁夏2009年正式启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银川市、固原市蓰民到村卫生室治疗常见病每次只需支付1元“药事费”。试点地区村卫生室按成本价提供50种一般性疾病诊疗和74种药品,并实行“一户一证、就近看病、价廉用药、每次一元”。看病缴纳的“一元钱”包括了挂号费、诊疗费和处方药品、注射治疗等费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生活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拿来买卖。这种买卖逻辑不仅应用于商品上,而且正逐渐掌控着我们的生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他的新书里写道,“该是时候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想要这样的生活?”在这本书的白色封面上,一捆用红色牛皮筋捆起来的美元钞票站立在副标题“市场的伦理底线”旁边,而中央则用大号字写着让这位教授困扰已久的难题——缝%不应该买什么》。有钱就可以不排队吗?“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只是时至今日,这样的东西没多少了。”桑德尔开门见山这样写道。这位哲学教授发现,现在想要发掘“钱买不到什么”的答案,越来越难了。过去15年里,他一直在潜心收集资料,跟钱有关的新闻塞满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五花八门地写着,在当今时代,钱可以买到什么。答案丰富得惊人:只要你肯出钱,你可以在南非射杀濒临灭绝的黑犀牛,也可以请别人做代孕妈妈,还可以让孩子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即使不上课也能换取一个“荣誉学位”证书;企业可以购买碳排放的指标,换取污染环境的权利;国家可以掏钱雇佣私有军队,替自己的公民去战场上冲锋陷阵……在香港,多花一倍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地铁“头等座”,那里人少宽敞,“连播放广告的声音都柔和很多”;而在机场排队等待安检,只要掏钱就能直接进入“快速通道”。在美国游乐园门口也赫然贴着告示:“只需149美元,就可以直接插队排前面,马上享受每个项目的乐趣!”这样花钱买来的插队服务打破了排队的规则。以前排队意味着“先到先得”,而如今它信奉的却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为了避免由此引起排队者的不满,很多游乐园还提供贴心的插队服务——他们会让插队者从后门或者旁门进入,如果不得不从队伍中间加塞儿,他们还会指派一位工作人员“保驾护航”,护送你去插队。  相似文献   

13.
桑德尔之间     
《时事报告》2014,(7):58-58
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在其所著《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提出了这个问题——金钱不能买什么。桑德尔积攒了15年的资料,抛出了命题,却没有提供权威的答案。到底哪些可以让钱主导,哪些必须用其他游戏规则主导,全世界也都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4.
我的金钱观     
(一)有钱,可以买到一切钱的作用,不必多说,自然是用来交换自己所需的商品。有了钱,可以在家居市场买到装饰材料,使一套原来普通的房子,变得华丽典雅;有了钱,可以外出旅游度假,并换一份好心情;有了钱,还可以买时尚的衣服和名牌的化妆品,使你的整个形象都靓丽起来。的确,有钱可以买到物质上的一切。(二)有钱,不能买到一切有钱可以买来书籍,但是如果不认真学习阅读,它的价值等于一堆印满字的废纸;有钱可以择校,但往往事与愿违──花钱买来的录取通知书虽然一样有红红的大字,遗憾的是有人总也读不出里边蕴含的勤勉和奋斗…  相似文献   

15.
邓兴东 《人大论坛》2011,(12):41-41
“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这是郑州街头一位卖馍的张老太放在摊位前的一个公告牌,有了这个牌子,张老太就可以安心的回家吃饭、休息,五六年来她这个“无人售馍”的摊子从未少过一个馒头。街坊对其称赞“比自动售卖机还强”。  相似文献   

16.
我读过一篇文章。该文章写了这样一件事:两个美国人一同上了公共汽车,一个递给售票员一角钱,售票员以为他替他的同伴也买一张五分钱的车票,就递给他两张票,那个美国人示意不对,他的同伴也拿出了钱,售票员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俩是各买各的票。而大多数中国人的作法确不会这样,一定会争着掏腰包替对方买票。文章对这两种不同做法,引发了议论。说中国人之所以主动替别人买票,是因为虚荣心强,怕人说自己太吝啬,是一种民族的劣根性。文章极力推崇外国人那种各行其事的自立。对于该文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该文的这种看法显然是犯了以…  相似文献   

17.
富人与穷汉一个富人在沙滩散步,见到一个穷汉衣衫褴褛地躺在礁石上晒太阳。于是富人就对穷汉说:“你为什么不去挣钱呢?”穷汉问:“挣钱干什么?”富人说:“挣钱开工厂。”穷汉问:“开工厂干什么?”答:“可以挣更多的钱呀。”再问:“挣更多的钱干什么?”又答:“开更多的工厂呀。”再问:“下面呢?”又答:“有了许多的钱就可以到全世界去观光,还可以买海边最好的别墅。”穷汉又接着问:“看世界,买别墅后又怎样?”富人答道:“你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海边晒太阳了啊。”穷人说了一句:”对不起,我现在已经在晒太阳了,你走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  相似文献   

18.
【新课导入】师:邻居老王在民政局组织的福彩摸奖中中了头奖,获得奖金60万元,高兴之余,对于如何运用这笔钱,老王一时没了主意,请同学们替老王想想如何处理这笔钱。生1:用这笔钱买股票,能发大财。  相似文献   

19.
又逢过年,人心便开始喜洋洋。 首先当然是那笔“期盼了整整一年”的年终奖。据有些媒体报道,现在很多上海人,年终奖钱没到手,就已经盘算好了该怎么花:买房的正急着拿钱来还贷;赶时髦的年轻人自然要到各大百货公司年终打折的战场上血拼一回;还有的就得把它作为朋友聚会时海吃海喝的资本;有理财头脑的则投资买基金、股票;那些已在上海安了家的“新上海人”,和那些大上海的打工族们,为了赶着回家过个团圆年,机票、船票、火车票,再贵也得买了往家奔……  相似文献   

20.
苹果树     
晓忱 《青年探索》2005,(6):19-19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在树下快乐地嬉戏,有时还会爬到树上玩。小男孩渐渐对树有了感情,树也喜欢上了他。几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一些,不再到那里玩了。一天,男孩经过树下,苹果树忧伤地对他说:“你是来和我一起玩的吗?”男孩回答说:“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在树下玩耍的小孩子了。现在我喜欢的是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真遗憾,”苹果树说,“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身上所有的苹果,然后把它们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买你喜欢的玩具了。”男孩听完后非常高兴。他摘下并卖掉了树上所有的苹果,得到了买玩具的钱。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