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母爱的力量     
一天,生活在山上的部落突然对生活在山下的部落发动了侵略,他们不仅抢夺了山下部落的大量财物,还绑架了一户人家的婴儿,并把他带回到山上。可是山下部落的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爬到山上去。他们既不知道山上部落平时走的山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山上部落,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发现他们留下的踪迹。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派出了他们部落中最优秀、最勇敢的战士,希望他们能够爬到山上去,找回孩子。他们尝试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法,搜寻了一个又一个可能是山上部落留下的踪迹。尽管他们用尽了所有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但几天的艰苦努力也不过才前进了几…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话 为什么想到拍摄《半个世纪的爱》?初衷是什么? 林添福:在一次采访台湾原住民部落的时候——因为以前国民政府和日据时代都把高山族的部落往山下迁徙,在平地建社区,建住宅给他们住——我们去采访新的部落的时候,问到老部落还有没有人,他们说还有一对老夫妻(八十多岁),他们死活都不愿意下山来,他们只在山上.我们觉得这有故事,我就去老部落采访他们.那个晚上,老部落只有老夫妇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我是摄影,文字在采访时,我就听着.  相似文献   

3.
他们居住在金沙江峡谷中的碉楼里,承袭原始父系部落的遗风;他们以为生男孩为整个部落的骄傲,却轻视创造生命的女人;他们让上帝在这里也理亏……  相似文献   

4.
数万年前,欧洲西南方一处洞穴中,摇曳的火光在墙面投下飘忽的影子,身裹熊皮的巫师用低沉的声音,娓娓诉说生与死、四季递嬗和天体运行的道理,重复着部落子民熟悉的故事:部落的迁徙,代代相承的先民和早经预示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阿美人的“一家之主”男子“嫁”给女方、子女从母姓、女方拥有家庭财产权和部落实际控制权——分布在台湾东部的阿美人部落至今仍在相当程度上保留着神秘的“女人乌托邦”特色。于是,记者深入这里的阿美人部落,对他们古老的文化与社会形态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6.
一、黄帝王朝公元前27世纪时,仅黄河中游与汾水下游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一个是正在没落中的神农部落,根据地在陈丘(河南淮阳),酋长姜榆罔,是五氏之一神农氏的后裔。另一个是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根据地在涿鹿(山西解县),酋长蚩尤。他有九个儿子,都是万夫莫当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下。还有一个是文化水准似乎较高的新兴起的有熊部落(这个部落显然是用熊作为图腾,再不然他们一定养有熊罴),根据地在有熊(河南新郑),酋长姬轩辕;他有很大的智慧和强大的能力,集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魔法家于…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拉卜楞地区,有一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员,他们自称为"部落委员",主要负责在拉卜楞寺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维持秩序和通过调解解决一部分民间纠纷。作为民间调解的一种类型,藏族的"部落委员"调解可以追溯至历史上的部落制度,其在调解主体的选任、适用范围、调解结果、调解依据和收费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部落制度下的"干森姆"调解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之下,要正确认识和充分挖掘这种民间调解的价值,必须从文化延续与在制度变迁的角度对藏族的"部落委员"调解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在大新县宝圩乡的板价村,居住着古骆越部落壮族的一个分支,他们以全身的黑色和别样的风情著称,周边村民称他们为“短衣壮”。“短衣壮”男女老少自小就能歌善舞。他们那全身欢快舞动的黑色,那嘹  相似文献   

9.
苗族太平箫     
保山市隆阳区有苗族近万人,分布相对集中。在苗族居住的地方,流传着一个关于太平箫的动人故事。 古时候,这里居住的两个部落,不知为什么,从原来的朋友变成了仇敌。他们互相敌视殴斗,进行着长久不息的战争,两个部落的人民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景况十分悲惨。  相似文献   

10.
<正>盘古开天辟地,从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神话已经深入人心。而崇祀盘古,把他当作开天辟地神和人类始祖神颂扬也成为许多瑶族部落的传统,代代相传。甚至很多瑶族部落以盘古瑶族自居。位于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和平村平坤屯就居住着伟江、六里、青龙、伟红、六为等5个盘古瑶族自然屯60多户200多人,他们利用原生态小盆地的独特地势,长年河道潺潺流水的自然优势,怡然自居,成立了传承文化习俗传统的盘王部落。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古代各国的部落都建立在两种方法上:有的按氏族,有的按领土。按氏族特征组成的部落,比之按领土特征形成的部落较为古老,而且前者几乎到处都被后者所排斥……”马克思关于部落建立的两种形式的论述,普遍适用于世界上的各种部落。所谓按氏族特征组成的部落,是指那些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上的、更为古老的部落,这种部落相当于发达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于按领土特征形成的部落,便是指由不同的父系家族和农村公社依照土地辖区范围的划分所建立起来的部落,这种部落可以称为地域都落或领土部落,这是跨向阶级社会的、世界上许多民族所经历过的部落组织形式。云南省景颇族、佤族解放前的部落酋长制正是这种类型的地域部落。对于景颇族、佤族的部落酋长制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对经典作家关于按领土特征形成部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法史学界一般都认为中华法系的源头是"刑始于兵",然而西方上古社会时期也同样是部落、城邦战争不断且非常残酷,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是"刑始于兵"呢?其实,中西方法律的不同源头应主要在两者完全不同的部落权力结构之中,应该是中国上古社会的一权制政治体制导致中华法系以"刑法"为主体.  相似文献   

13.
沐泽 《台声》2008,(10):95-95
由台湾原住民各族群年轻人组成的原舞者,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利用田野调查方式,在部落祭典时。团员先至部落学习观察,并由原住民长者口传相授歌舞,等部落基础扎实时,再来朝创作的路线迈进。原舞者艺术总监怀劭·法努司说,舞团一直重视将传统祭仪歌舞延续一定的风格,但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把田野采集的成果,用精致的剧场形式来表现。这样才能更扎实的呈现出原住民乐舞的力与美。  相似文献   

14.
屈原赋与苗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源远流长的苗文化 我国的苗族,相传为“九黎”、“三亩”之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联盟。史书上早在黄帝时代,已有“黄帝伐九黎”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侯哲安说:“神农到黄帝之时,九黎族蚩尤称霸于东南一隅,与华族盟,有战有和……三苗在他们尚未形成独立部落联盟之前,加入了九黎部落联盟。”  相似文献   

15.
都会区原住民.是指那些背井离乡来到繁华城市谋生的台湾少数民族。相比还住在部落里的族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文化冲击和现实压力更为直接。  相似文献   

16.
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岩帅大寨,原先是拉祜族居住的地方,佤语称“永缅”,意即拉祜寨。那么,现在为何称岩帅大寨呢?据了解,源于一段有趣的历史。根据佤族老人讲述,今天岩帅大寨的佤族,是在300多年前,迫于纠纷、械斗,在首领岩甩的带领下,从永丁大部落向北迁徙到今天岩帅大寨的东南山坡上安营扎寨。现在叫岩帅,是因为佤语“岩”是老大的意思,老大不能甩丢,故更名为岩帅。他们从永丁大部落迁徙到此时的寨名叫“永更倍”,意为“竹鼠寨”,因为他们刚到此地住下,岩帅便派人首次出去狩猎,准备用猎获物作为建新寨立部落仪式的供…  相似文献   

17.
在印度南部尼尔吉里高原台地,居住着图达人游牧部落。 图达人肤色较浅,头发黑厚而带波纹,男子有浓密的粗须。身材较高,遍生汉毛,长脸、褐眼、高鼻。 图达人既不种地、打猎、捕鱼,也很少制作工具。砍柴用的刀斧,烹饪和制乳用的陶器、竹器,以及扫帚、筛子、谷杵等等,均从别的部落得来。他们集中全力养牛,用乳制品与其他部落换取各种货物和力役。他们以乳制品和蔬菜为生,除在典礼中,绝不食用牛肉。  相似文献   

18.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分布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在那里的丘陵、湖沼地带生息、劳动、繁衍,度过原始社会的生活。苗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曾有一部分人到过黄河流域。后来,中原地区的华夏集团先后出现唐、虞、夏三个部落联盟首领,他们把南方各族的人统称为“南蛮”,并称“南蛮”的部落联盟为“三苗国”,对“三苗”有时又称为“有苗”或“苗民”。唐、虞、夏三代  相似文献   

19.
刘聪玲 《台声》2011,(10):35-36
在溪谷腰带的部落, 有人看到, 千年以前传递的光影, 青绿或者黛墨, 他们一同发出山林的光泽, 有人说那是黥面, 我说那是山灵的魂魄。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在当时的体育部长、球王贝利的支持下,巴西印第安人开始举办他们自己的“奥运会”来自热带雨林深处操19种不同语言的31个部落参加了比赛,南美洲的这些原住民使体育回归它的原始精神。今年,他们又迎来一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