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场新的战争,就是文化战争。要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认清我们的文化使命是基础和前提。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归根到底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被称为国际社会三大公害之一(其他两大公害:一为环境污染;二为吸毒贩毒,而吸毒贩毒又属于有组织犯罪活动范围的主要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20世纪90年代乃至整个21世纪的主题。对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主要来自战争和犯罪两个方面。战争的威胁是区域性的,犯罪的威胁则是全球性的;战争的威胁是暂时的,犯罪的威胁则是长期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犯罪对世界的威胁已超过了战争,犯罪使人类社会付出的代价也已经超过了战争。”1应当正视我国目前严峻的犯罪现实。…  相似文献   

3.
论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问题在社会学研究中一度被忽略,到20世纪80年代,战争的(历史)社会学兴起并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作者和作品.马克思和韦伯是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的主要思想源泉.其中,深受韦伯影响的学者侧重于与战争相关联的相关因素分析(具有关系主义的特点),特别是探讨战争、战备与社会环境、社会进程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拓展了战争研究的范围.战争的历史社会学分析也证伪了某些国际关系理论假设,并在理论和研究思路上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补充.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17—19日,世界各国政府代表和国际法专家学者在荷兰海牙隆重集会,纪念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会召开一百周年。这次纪念大会作为联合国际法十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主要审议了有关特约专家提出的三份报告,内容分别涉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裁军与军备控制和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三份报告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领域一个世纪以来的一些主要发展和变化。本文拟就“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这一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一评述。报告人格林伍德是英国经济政治学院国际法教授。报告的具体题目为“国际人道法(战争法)”。在西方学者中间,…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描写男性阳刚之气的作品,他的创作主题大多是战争、斗牛与死亡,致使很多人认为,女性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处于边缘地位,甚至认为海明威仇视女性。仔细阅读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不难发现海明威的某些观点迎合了当时的女性主义,他实际上是同情和支持女性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出版/98.00元民主和自由是现代国家追求的原则和制度,民主、自由的政体意味着对人权的保护。但是在战争状态下,民主和自由的理念还能有效发挥作用吗?在战争的胜败面前,民主和自由一方又将如何看待平民?是选择保护平民?还是为战争的胜利而迫害平民?唐斯通过对过去两个世纪以来发生的国家间战争和殖民战争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如果民主国家发动战争,他们根本不会讲什么  相似文献   

7.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一个具有真理性的军事理论命题。但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构成战争力量的因素不仅是多元的,其主次地位也是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的。“人的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既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也不是唯一的。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科技含量剧增。高技术武器装备不仅极大地延伸、增强了人的四肢和五官,而且极大地强化了人脑的判断、决策和运筹功能。高技术武器装备,已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的莱茵省巴门市。1990年恰好是他的诞辰170周年,也是恩格斯撰写的名著之一——《德国农民战争》发表140周年。《德国农民战争》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的经典名著。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刻地论述了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起源,性质和失败原因,剖析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阶级特性和历史地位,科学地总结了德国农民战争的经验教训,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经济基础和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法中的主权与人权——驳“人权高于主权”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权高于主权”是霸权、侵略和战争的同义语享有充分人权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多少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争取人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推行强权,谋求霸权,肆意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使南斯拉夫平民百性惨遭伤亡,社会经济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数十万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他们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谬论,正在把死亡带给更多的南斯拉夫人民,甚至殃及我国驻南使馆的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这就彻底戳穿了他们的假人权、真霸权,假和平、真战争的丑恶面目。从南联盟的遭遇…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说:“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小平同志把人才视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把高素质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提到决定国力强弱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改革能否成功的战略高度。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是智慧经济,21世纪的经济竞争是智慧的竞争、脑力的竞争,是人的素质和科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21世纪的战争不再是滚滚浓烟、汹汹烈火,而是科技人才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已取决于人力资源的质与量。争人才,拔人才,已…  相似文献   

11.
纵观欧洲各国的发展历程,军事战争成为理解现代国家建构的独特视角。军事战争从民族国家、官僚制度和公民社会三个维度形塑着国家的现代形态:在民族国家的维度,战争推动了欧洲国家形态的变迁和欧洲民族主义发展;在官僚制度的维度,战争推动了国家政体和官僚体系的建构;在公民社会的维度,战争推动了公民权利的崛起和现代自由市场的发展。军事战争所带来的现代国家的成长是历史性的非期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交战规则作为控制军队武力使用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古代军事实践中就出现萌芽。现代交战规则首先产生于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实践,并在越南战争中得到检验和迅速发展。英军、联合国维和部队等也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交战规则。20世纪80年代,交战规则理论开始进入整合和稳定发展阶段,美军、北约、联合国等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出台标准交战规则。21世纪,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各自的交战规则。  相似文献   

13.
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全局。能否抓住全局,是关系战争胜负的重要问题。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战争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善于抓住影响战争胜负的各种关系,把战争指挥的重心倾注于对全局有重大意义的行动上。毛泽东的战争全局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实施正确的战役决策,总揽全局,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指导战争的整体系统观念和宏观全盘的运筹、决策能力;科学地分析敌我双方的作战企图,胸怀全局,规定战争规模、作战形式和方法;抓住战场的实际情况去统筹谋划,把握全局;关注战场形势变化,选准关节点,关照全局;把重心放在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枢纽上,指挥全局。毛泽东的战争全局观,是我军军事理论和作战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承发展这一思想,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国家平时储备后备兵员,战时实施快速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共同内容,在现代战争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联盟力量行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以色列、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预备役的使用,为达到战争目的,夺取战争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预备役部队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度过了20世纪的“对抗、战争、发展”的历史时期,又满怀希望和信心地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也是社会主义复兴的伟大时代,同时,更是实现共生的伟大时代。 一、经济全球化为21世纪实现共生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共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主要指广义的共生。广义的共生是指每一事物内部对立的双方,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各个不同的事物,在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布尔战争极大地冲击了英国,导致英国人对帝国扩张的力量和道德自信全面消失,同时在国际范围内倍受指责。为了摆脱困境,英国重新拾起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自由主义思想,形成了新时期帝国建设的指导思想。这种具有明显守成色彩的帝国思想,是造成20世纪英帝国的解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印两国的崛起是21世纪初的国际体系中很引入注意的现象。中国和印度不仅在亚洲竞争权力和影响力,两国也被一个特别有争议的边界争端所束缚。就中印关系的前景而言,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未必足以抵消中印对抗冲突的根源,但两国间的冲突与战争也并非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是90年代以来美国右翼势力煽动的反华思潮,与历史上的“黄祸论”一脉相承,是以“西方文明中心论”为背景的帝国主义理论。二战以来,这种思潮从欧洲蔓延到美国,形成一种所谓“和平地理学”的“地缘政治”理论,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帝国主义“战争地理学”,成为长期支撑美国战后世界战略的理论依据。随着20世纪末国际新格局的出现,围绕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世界,美国对世界战略作了某些调整,而“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则是为其地缘政治理论披上的文化外衣,是为实现美国称霸世界服务的反动思潮。“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尚未过时。人类尚未摆脱世界性战争的威胁。人类向何处去?21世纪人类仍然面临着历史命运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时代背景和战争给海明威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根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凡尔赛和约是国际社会惩治战争犯罪的第一次尝试。它首次以国际条约形式提出了成立国际法庭以惩治战争犯罪,首次提出了任何人都应对其战争罪行承担个人责任。两次大审判在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们首次以成文法的方式界定了战争犯罪的具体内容,为国际惩治战争犯罪创立了七项基本原则,对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程序法进行了开创性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