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决定了一国今天之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样地,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过,传统文化内容复杂,我们对它的价值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并找出值得光大、需要改造和必须彻底摒弃的地方。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   1研究传统文化有利于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研究、理解、 把握这一理论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传统文化则是国情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对炎黄子孙的人生价值观、道德标准、思维…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没有强大文化作支撑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全球性政治强国。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离不开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作支撑,而文化强国的建立又必须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统领,二者不可偏废,必须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文化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并深刻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也在于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必须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成果共享等方面,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作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范畴,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  相似文献   

7.
《党建与人才》2002,(12):13-13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江泽民强调,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说,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  相似文献   

8.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也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天山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深入分析,结合乌鲁木齐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的大背景,搞好天山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从注重官德制度建设、把“树形塑魂”作为廉政建设的根本任务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搞多元化。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一方面,要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也是我们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完成好的重大任务。一、新的重大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报告把文化与经济、政治、民主法制和科学教育等一道纳入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而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局中,社会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务实上下功夫熊秉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也是对这条总道路认识的拓展、丰富和深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盛畅 《新湘评论》2003,(9):24-24
(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三点:社会主义实践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是借鉴和吸取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还必须克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要注意克服“左”的思想的影响,一概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搞什  相似文献   

15.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其近期目标是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兼容并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相似文献   

18.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整体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20.
周希贤 《探索》2000,(4):60-62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根本。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决定了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新知识技术,创新思想、创新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