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步广 《求贤》2009,(12):25-26
认识王维卿的人都说,他很随和,好交,但不善应酬。因为,刻意的媚俗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熟悉他的人也大都是从熟悉他的画开始的。他喜欢画鹤,更喜好墨竹。于是,这两种物象便成了他性格特征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2.
正读小学四年级的侄儿问我,为什么统计票数都画"正"字?为此我对画"正"的起源做了探究。据说,在上古时期,人类为了生活需要,发明了数。后来,人们根据双手共有十个手指,发明了十进制计数法,并发现五个一组是最方便的记法。"正"字简单易写,且刚好五画,于是被中国人选做数数用字。  相似文献   

3.
时下,画"正"字计票,特别是在选县、乡、村三级领导或代表时,较为普遍。投票结束,计票员通常利用黑板或是墙壁,手持粉笔在得票人名下,画出一排排醒目的"正"字,让人们看得一清二楚,谁的"正"字多,谁就当选。 笔者认为,用"正"字计票,不仅是笔画简单,字体方正直观,容易书写和排列,而且还表明了投票人的心理,希望当选者思想要纯正,品行要端正,处理事情要公  相似文献   

4.
杂技书法惹怒黄绮先生 黄绮先生在学术上一向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从不人云亦云。他的一句"不听人夸,不怕人骂"道出了他的真性情和大家风范。然而黄绮先生对于非字非画的所谓现代书法充斥书坛极为不满。他认为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书写艺术,任何风格、任何流派的作品,都必须受文字特定规范化的结构形式制约。楷有楷法,篆有篆法,草有草法,隶有隶法。离开文字,谈何书法!那些试图摆脱文字,搞些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所谓"创作"实为可笑,毫不足取。他还坚决反对把书法作为儿戏。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09,(6):F0003-F0003
在当今中国书画界,王蓓属于传统功底深厚、作品又富于浓厚时代气息的实力派。如今善书者不会画、善画者不善书太多了,像王蓓书与画均有成就者实属可贵。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刘炳森赞赏有加地说:王蓓的字好、画好,他的花鸟和小动物。没想到西方人也这么喜爱。这不但是他本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胡珊珊 《学习月刊》2014,(20):29-30
何为"烘云托月"?画月,"月不可画",用画云来烘托之,云画好了,月也就烘托出来了。文学作品中的烘云托月的写作技巧,是借助于他人他事他景他物等的描写来为间接所要写的人、事、景、物等作映衬,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是很重要的章节。在"三顾茅庐"之前,刘备虽然为一世枭雄,但经常打败仗。"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就一路顺风顺水起来。  相似文献   

7.
王丽娟 《党课》2010,(12):125-125
我国的书画作品除去题款尾部的姓名印章外,其他的印章都统称为“闲章”。  相似文献   

8.
程茂煜     
《北京支部生活》2012,(9):F0003-F0003
程茂煜,字石凡。自幼在其父亲著名没骨画家程俊良指导下学习没骨画,并得到王雪涛、齐良迟、蒋雨浓、黄高汉等人教诲。  相似文献   

9.
正一代文豪苏轼,有两桩趣闻时常被人提及。苏轼曾评论花鸟画家黄筌"观物不审",说他所画飞鸟"颈足皆展",事实上,有人却指出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苏轼因此呼吁,君子必须"务学而好问",谨防"观物不审"。在《书戴嵩画牛》中,苏轼又讲述了一个蜀中杜处士的尴尬事。杜处士收藏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却被牧童看出破绽:牛争斗时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画上的斗牛却翘着尾巴,显然画错了。  相似文献   

10.
正几年前,我省山水画家一白先生曾谈到,在当学生时,从师于潘天寿的得意门生陈我鸿先生习山水画,请教陈先生,画速写时,满眼是景,无处下笔,不知如何处理,尤其是构图上没有把握。陈先生说,什么构图不构图,你大胆画就是,无非是一个字——"舍"。要敢于"舍",画出来才会有意境。画家一白经过十几年的苦苦磨炼,终于悟出了"舍"字的真意。他说,的确是这样的,如果面对山水,不加分析,不敢取舍,不懂详略,只能是罗列、是照相机了,甚至不如照相机。画家的主体性在哪里呢?就在"舍"  相似文献   

11.
世人都知道齐白石的画好,而不知齐白石的诗好,这是因为齐白石的画名太响,画名压倒了诗名。其实,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说法:“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4,(36):55-55
正杜菲(1877-1953),法国画家,20世纪初现代绘画史开端的野兽主义成员之一。杜菲的画作以大量的方块、长方形、三角形和卵形,意到笔随地组织和展现观察的魅力。在他的作品中,所有的物象都具有清晰的轮廓、动势和节奏,但又都是艺术的真实,而非自然真实。画家通过线条和颜色,直接向我们传达他的个性和感情。他的画不是通过所画对象本身去诉说,而是通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感  相似文献   

13.
鉴赏     
《当代贵州》2014,(4):59-59
《职贡图》(局部绢本设色) 萧绎(508-554),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汉族,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  相似文献   

14.
资料卡片     
20世纪40年代初,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毛席的号召,开赴南泥湾开荒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带动了全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延安电影团为这一大生产运动的典型拍摄了纪录片《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两幅题词,大约是毛泽东于1942年后为这部记录片题写的。题词为正书,略带行意,笔力顿挂有力。靠着竖画左斜,撇画拉长形成的长方形字体,既保持了毛泽东纵长侧势的自创正楷书风,又显得峻拔有动势。尤其是“丰农足食”四字更是意趣活泼,“丰”字的运笔和结字,奇巧新颖,后三字的最后钩捺均重按后向右上挑,具有轻快向上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手迹》已扩大到12卷。这个新本子纠正了一些旧版的错误,例如《七律·长征》的一件手迹上,此前版本大都删掉了落款上"为孩子书"4个字,这次恢复了,传达了毛泽东特别亲情的一面。毛泽东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他老人家自己也很珍重,至少有4份手迹。他写的第一份是给周恩来的。此前发表的手迹都是题款在前,即先写"毛泽东书赠恩来同志"等等。但真是这样吗?因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4,(11):55-55
任伯年(1840—1896),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人物、花鸟、山水。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为“海上画派”代表画家。  相似文献   

17.
一年以前,为祝贺伍老九十华诞,我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请傅新生社长选了一位国画教授画的~幅松柏图中堂。并定制了一个寿星花篮,在花篮的缎带上,我情不自禁地写了4个字:晚节留香。当我和倪云山把画和花篮送到伍洪祥家里,受到他的亲切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孙志学 《理论建设》2014,(5):110-112
<正>近年,某省公务员面试的一道题目特别值得认真分析,此题不仅富有难度,考察了考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它所折射出的若干政治学原理让人们见微知著,于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澄其源而清其流"的标本意义。此题如下:农村里选村干部常常在墙上画"正"字。谁得到的"正"最多,谁就当村长。谈谈你的看法。对该题进行分析,它折射出如下五个政治学基本原理:第一,在墙上画"正"字选村干部,显然是因为每  相似文献   

19.
喻波 《支部生活》2009,(9):16-17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委会曼打火村民小组的寨子里立着一幅画:满园春色,花红草绿。画上写着两行字:党旗引领幸福路,同心共建新边疆。晨风中夕阳里,匆匆经过这幅画前的路人,常常会停下端详一番,满目春色顿时扑面而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曼打火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跟着共产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人物画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的人在画在创作,和山水、花鸟画一样,是人们用来摹拟自然表现思想,自我陶醉的表现方法。画家或崇拜、或留恋、或欣赏、或向往这种境界,从而将美好的东西加以提炼,有机组合、高度概括,按照画家的意愿匠心独出,挥毫泼墨.将主观的东西客观地加以定格,就叫做画。于是和艺术两字沾上了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