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自然主义小说如果说浪漫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反动,那末现实主义就是浪漫主义的反动,而自然主义则是彻底的极端的更强调科学性的现实主义,或者说是左拉所倡导的文学领域里的遗传决定论。根据左拉的《实验小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和《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以及其他有关论著,自然主义小说的含义可归纳为:1)作家  相似文献   

2.
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诗人阿尔芒·拉努撰写的《左拉传》原名(《您好!左拉先生》)不久前由黄河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阿尔芒·拉努毕生致力于小说诗歌创作,但对文学评论也有爱好,他撰写的《莫泊桑·漂亮的朋友》是研究莫泊桑的必读之书。拉努的《左拉传》以其翔实的资料、精当的结构,创作了一个关于左拉的世界。全书以左拉的家系、生平为线索、  相似文献   

3.
少年左拉曾是浪漫派,接触现实主义后开始转变,具体表现在:浪漫主义的观念真实被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所取代;浪漫主义的想象手法被现实主义的观察和分析所取代;浪漫主义的情感狂热被现实主义的客观冷静所取代。伴随这些变化,左拉产生了后来整合于自然主义的新思想(例如重视肉体自然、科学与文学的结合)。在接受现实主义的同时,左拉也发现了现实主义的问题:对客观真实的强调淡化了主体的作用;对自然的再现有局限性;对浪漫主义的抨击过于极端;对自身的文学史意义体认得不够;对个性问题有所忽略。因此,左拉认为现实主义已成为狭隘的代名词,应该以其他名义继续推进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4.
左拉是他那个时代造就的人,他坚如铁石般相信科学、进步、教育。一各艺术大师能为划时代的知识与文化的进步推波助澜吗? 在他的理论(?),左拉不止一次地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其中最著名的《实验小说》(1880年)一文中。他宣称:“我们及整个世纪都在为这一个伟大的事业而奋斗,征服自然,使人的力量增强十倍”。  相似文献   

5.
《黛莱丝·拉甘》的主题结构冯寿农《黛莱丝·拉甘》(1867)是埃米尔·左拉(1840-1902)早期写的小说,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期间,已经开始构思和酝酿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这部小说是他的自然主义实验小说的典型作品。他发表这部小说后不久就着手建造一座小说大...  相似文献   

6.
甘均先  毛艳 《法国研究》2003,(1):90-101
蒙田 (15 33— 15 92 )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一位人文主义者。他的人文主义含有非常浓厚的怀疑主义特质。早期蒙田奉行的是禁欲主义 ,后来逐渐转向怀疑论。 15 75— 15 76年间 ,他开始写《为雷蒙·塞邦辩护》一文 ,并于 15 80年在《随笔集》第二卷出版。这篇文章被威尔·杜兰称作“最具毁灭性的论文之一 ,而且可能是现代文学中怀疑论的最具体表现”[1](P312 )。也就在写这篇文章期间 ,他将“我到底知道什么 ?”这句座佑铭刻在他的印信上。可以说 ,蒙田精神上的怀疑危机就在这个时期开始表现出来 ,并渗透到他的不成系统的哲学…  相似文献   

7.
对法国浪漫主义流派的研究,我国通常有一种极为普遍的观点:积极浪漫主义派体现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其代表是维多克·雨果;“代表封建贵族反抗革命运动”的消极浪漫主义派,其代表则是阿尔封斯·德·拉马丁。(参考《辞海》“浪漫主义”条目)本文不准备探讨浪漫主义有否积极与消极之分,也不打算给雨果下结论;本文仅将这两  相似文献   

8.
《卢贡家族的发迹》是左拉20卷家族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史》的第一部,也是构成左拉其他家族史小说之间内在联系的一部关键作品。左拉洋洋600万言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通过一个家族的人物活动,真实而详尽地描绘了法国第二帝  相似文献   

9.
克罗德·西蒙获198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新小说”的光荣。然而西蒙并非“新小说”的代表作家。和萨特·加缪甚至某些传统作家一样,西蒙没有完全离开传统人道主义文学的道路。他的作品有故事情节线索,有事件,有人物,有目的,从主题上看,他也没有完全割断传统,他的不少作品如《佛兰德之路》就是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在西蒙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当然,西蒙作品中的现实是“新小说”式的:人物活动平庸无意义;现实总显得神秘、朦胧、压抑。西蒙的语言风格极有个性,是诗一般的语言,但只象“癌细胞”一样在他身上繁殖。他自写自赏,所以他不写关于创作的理论著作,“传染”别人。  相似文献   

10.
评《左拉传记》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伟大作家埃米尔·左拉创作了世界文学巨著、二十卷本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不少作品已先后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但是,文学大师左拉一生的坎坷道路和奋斗精神,却鲜为人知。所以,不久前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马中林同志翻译的《左拉传记》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苏斯之虹》写一个叫特兰戈的劫匪遇到一位叫“阿伯桑特,(Absente:缺乏)的女子;由于这位隐形人的无形的影响,他将劫来的财物给了别人,然后去保护她。小说叙述者随着男主人公对“无形人”的追随,在时间和空间漫无边际,毫无顺序地展开了叙述。这部小说集“冒险、侦探、爱情、悲剧、哲学”于一书。“虹”是什么?它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虹”是梦,是白日梦。“虹”就是她——阿伯桑特,她“在那儿,在那永衡的耐间和空间中”。《苏斯之虹》是吉奥努为在小说中取消现实,为了诗的隐晦和想象的涵延(Tension,由逻辑学术语“内涵”和“外延”合并而成——编者)而下的睹注。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初——一九八二年底,我在巴黎高师进修访问期间,就给罗伯斯比尔的评价问题曾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史学家弗洛朗斯·戈蒂埃交换过意见,她还给拙作《评罗伯斯比尔》(一九七九年十月《历史研究》刊载)写了书面意见,该“意见书”②言简意骇、观点新颖,读后颇受启发。从“意见书”来看,弗洛朗斯·戈蒂埃确实是一位对法国大革命,对罗伯斯比尔有很深研究的专家,无怪乎索布尔在给我的信中说:“在这方面的研究她比我更好。”但就她的观点来说,她把罗伯斯比尔说成是“反自由主义”的,“反资本主义”的,“反帝国主义”的、“国际主义”的等等,这是我怎么也不能赞同的。  相似文献   

13.
尼古拉·马勒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1638—1715)是法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重要哲学家。他一生写了颇多的哲学著作,其中著名的有《真理的探求》、《论自然和神恩》、《基督教的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论对于上帝的爱》以及《一个基督教哲学家和一个中国哲学家关于上帝本性和存在的谈话》等。马勒伯朗士在法国哲学史上是第一个完全用法语来写作的哲学家。近、现代国外很重视对他的研究,就法国来讲,二十世纪以来,各种流派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对他的哲学做了种种解释,出版了许多有关他的研究著作、文章,  相似文献   

14.
保罗·克劳岱(Paul Claudel,1868-1955)的创作经常因其宗教面而被拿来与自然主义作对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象征主义萌芽之际,自然主义已发展至末期。的确,两个思潮之间存在着对立,但并不表示左拉(Emile Zola,1840-1902)未对后来的克劳岱产生影响。本文将支持此一假说,并以左拉的著作《土地》(La Terre,1887)和克劳岱的剧作《少女薇奥莲》(La Jeune fille Violaine,1892)为例,力图指出两个作品之间的共通点。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新闻》1990年6月10日发表伊万·福斯特整理的莫斯卡连柯元帅回忆录中关于贝利亚被捕的情况。福斯特在按语中说,他为莫斯卡连柯元帅整理回忆录已有多年。这篇回忆的题目是《具有全国意义的政治事件》,写于1959年。莫斯卡连柯在逝世(1985年6月)前不久,将这篇藏在保险柜中的手稿交给福斯特。福斯特认为,他没有权利违背莫斯卡连柯的意愿,将手稿束之高阁。现译载如下: 1953年6月25日上午9时,赫鲁晓夫从克里姆林宫打来电话,问过好以后,他说道: “在您的密友中,有没有象您那样忠于党的人?”  相似文献   

16.
张英 《新民周刊》2022,(27):38-49
写小说不过瘾就写剧本,写剧本还是不过瘾,怎么办呢?只好做导演了。因为被众多著名导演欣赏,找他合作,刘恒赢得了“中国第一编剧”的美誉。在文化圈里,刘恒是唯一的“三栖”存在:作家、编剧、导演。他留下了许多代表著作,比如《黑的雪》、《伏羲伏羲》、《虚证》、《白涡》、《天知地知》、《苍河白日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小说;其中《天知地知》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获首届老舍文学奖。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法国著名作家左拉诞生一百五十周年。本刊特发表邵小鸥整理的《自然主义与左拉研究目录索引》,以示纪念。希望我国文学界对左拉及其作品的研究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德雷菲斯事件”实际就是“左拉事件”,没有左拉,德雷菲斯无非是万千冤狱的受害者之一,早已被人忘记了。另外,这一事件在左拉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使他的人格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1870年的普法战争,以拿破仑第三率10  相似文献   

19.
萨特确实有一种乱伦意识。在自传《词语》中他直言不讳地说:“大约10岁时,我读了一本名为《横渡大西洋的客轮》的书,十分着迷。书中有一美国小男孩和他的妹妹,两人天真烂漫,彼此无猜。我总是把自己想象为这男孩,由此爱上小女孩贝蒂。很久以来我一直梦想着写一篇小说,写两个因迷路而平静地过着乱伦生活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爱弥儿·左拉于1840年4月2日生于巴黎。父亲弗朗索瓦·左拉是法籍意大利威尼斯人,工程师;母亲埃米莉·奥贝尔是法国博斯人,手工艺人的女儿。左拉七岁时父亲突然逝世,家庭陷入贫困,左拉靠助学金才能继续在中学读书。1859年8、10两月左拉先后在巴黎和马赛参加中学毕业会考失败。于是左拉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愿望,在家闲居两年。在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