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更加注重国际反恐怖的合作机制。国际反恐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国际反恐怖的各国实践是建立国际反恐怖合作法律机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基础。只有在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法律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政治、经济与法律等相结合的原则,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利益协调一致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区际法律合作途径,加强国际反恐怖的司法协助与技术合作,才能取得国际反恐怖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2.
李慎 《政法学刊》2004,21(2):92-94
反恐怖防范工作的理论研究首先要从研究其概念出发,澄清其与反恐怖情报信息工作、反恐怖侦察工作、反恐怖处置工作的异同,其次要在分析反恐怖防范工作的意义基础上指明反恐怖防范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最后阐述反恐怖防范工作应当坚持的主要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反恐怖公安理论培训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元 《政法学刊》2003,20(3):79-80
恐怖分子有计划、有步骤、秘密地训练,活动隐蔽突然,恐怖活动不断加剧,手段十分残忍。对反恐怖公安理论的研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反恐怖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用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未来反恐怖斗争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翟金鹏 《政法学刊》2004,21(2):89-91
收集反恐怖情报是反恐怖斗争取胜的关键,在反恐怖情报的收集阶段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反恐怖情报的概念、反恐怖情 报收集的意义、原则、反恐怖情报的不同分类以及反恐怖情报收集等方面,有效的收集反恐怖情报,可以挫败恐怖主义分子进行恐怖 活动的阴谋,把恐怖主义活动的阴谋扼杀于恐怖活动的预谋阶段。  相似文献   

5.
行业     
正全国公安反恐怖工作视频会在北京召开【本刊讯】全国公安反恐怖工作视频会8月26日在京召开。公安部党委委员、反恐专员刘跃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从严从实抓好反恐怖各项措施落实,坚持不懈深化反恐怖斗争,坚决防范化解涉恐风险隐患,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先导作用,精准预知预警,将暴恐活动摧毁在预谋准备阶段。要持续深化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启动战时工作模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诱发恐怖爆炸的国际国内因素广泛存在,袭击目标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要害单位及重要交通枢纽转移,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和稳定。我国应建立反恐怖爆炸的紧急处置机制,加强爆炸物的监管,建立健全反恐怖爆炸的情报信息研判机制,加强内部基础防范建设,构建全方位的反恐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犯罪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设立专门组织,应对恐怖犯罪恐怖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各国政府都对之高度重视。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恐怖犯罪,开展反恐怖犯罪的斗争,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反恐怖犯罪组织。如美国设有反恐怖犯罪联邦委员会,负责制定美国的反恐怖犯罪政策, 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反恐怖犯罪工作,发生恐怖犯罪时在总统的直接指挥下,处理恐怖犯罪事件。此外,美国联邦调查局设有国内反恐怖犯罪联合行动中心和反恐怖犯罪处,主要负责国内恐怖犯罪的侦查、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8.
武警部队依法完成国家赋予的反恐怖任务,必须以完备的反恐怖法律体系为依托.武警部队有权制定反恐怖军事规章.这一规章与国家反恐怖法和中央军委可能制定的反恐怖军事法规是下位阶法与上位阶法的关系,并能起到支持和规范武警部队反恐怖军事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强  沈洁明 《政法学刊》2004,21(3):17-19
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成为影响地区与世界安全局势的顽疾。恐怖主义的核心特性是追求政治目的与利益并实施或威胁使用暴力。恐怖主义常假借宗教名义,或以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意识形态为其思想基础。现代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萌生与发展极具影响,为恐怖主义提供存在的客观环境。反恐怖主义必须着眼于事前预防恐怖主义行为的萌生和事后侦查打击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两大方面,确立反恐怖主义的原则与机制,构建反恐怖情报网络,强化反恐怖侦破工作,加强反恐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恐怖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美、俄、英等国的军警在原有武器装备的基础上,结合反恐怖作战的特点及需要,纷纷加大反恐怖武器装备发展的力度,广泛采用高新技术,研制并装备了适合反恐怖作战需要的自成一体的各种武器和技术装备初步实现了反恐怖武器装备小型化、侦察攻防一体化、功能多样化、指挥与通信网络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