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胁迫在香港刑法中既是某些罪的犯罪手段 ,更是刑事被告人的一种合法的辨护理由。在大陆刑法中 ,胁迫主要是作为某些罪的犯罪手段而加以规定 ,但参加犯罪若被胁迫也可导致刑事责任的减轻。比较香港大陆两地刑法中的胁迫 ,可见二者在胁迫的方式、对象、程度、紧迫性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存异同之处 ;且香港刑法中有关胁迫影响刑事责任的规范比大陆刑法中胁从犯的规定更显合理 ,可为大陆刑法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有过错 ,并且对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的产生起一定作用 ,在认定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时应当予以减轻或免除其责任 ,这是有法学和法理依据的。本文论述了在刑法中增设该条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议在立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第89条第一款关于“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一立法规定,必须结合刑法总则第3条和第12条的规定予以理解和适用.对于跨刑法修正案的行为如果在刑法修正案施行前不认为是犯罪行为的,不应适用该立法规定.刑事指导案例中周某在《刑法修正案(七)》施行前实施的非法获取他人电话通话清单的行为不...  相似文献   

4.
传统刑法理论并不要求在犯罪故意中有违法性认识,我国刑法界也以"不知法律不免责"为通说。然而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理论观点受到质疑。我国刑法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评价违法性认识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准中止是不具备中止成立的条件犯罪行为,但却按照中止处罚的情形。在实践中,准中止一般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由被害人或第三人阻断因果关系而形成的准中止;另一是由犯罪行为的性质阻断因果关系而形成的准中止。准中止犯理论符合我国中止犯存在的理论基础,也与我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内涵契合,它有利于减少刑法适用上的冲突,从而实现我国的刑罚目的。因此,我国刑法理论宜倡导准中止犯的概念并在立法中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6.
刑法中严格责任的存在是英美刑法的一大特色。所谓严格刑事责任,是指对于一些缺乏主观罪过或主观罪过不明确的特殊侵害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制度。因犯罪构成理论的不同,大陆法系国家不承认严格刑事责任,通常将该类行为纳入行政法或民法范畴加以调整。严格刑事责任从产生至今的一百多年间,围绕其存废的论争从未停止过。这项制度对当今中国而言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颇有深入研究探讨之必要.一、严格刑事责任的产生及发展概况英美国家的普通法一直把主观上的罪过作为犯罪的一个要件,严格责任条款的出现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公认的第一个追究严格责任的犯罪案件是英国1844年伍德罗案,被告因出售不纯烟草被定罪,之后严格责任在刑法中的适用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当1921年菲特案确认重婚也是严格责任犯罪时,此项制度可谓发展  相似文献   

7.
就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而言,人权作为国内法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宪法之中。同时,在其他的部门法中,也有不同角度的体现。如,刑法第2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  相似文献   

8.
由于内地和香港分属不同的法域,两地刑法中共同犯罪立法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两地刑法中有关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进行介绍、比较,析其利弊,以促进两地刑法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9.
原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以上规定,对于正当防卫规定过于原则,对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规定太笼统,在实际操作中,界限不清,随意性  相似文献   

10.
刑事附带民率诉讼的刑事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规定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 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还直接给他人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因而仅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是不够的,还必须追究共民事责任,这样才能弥补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维护  相似文献   

11.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新刑法首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新刑法的这一规定为公民的自由、权利与国家刑罚权之间划了一条明确的界限,它是刑事立法史上的一座  相似文献   

12.
信赖原则及其在交通肇事罪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以结果预见义务为中心的旧过失理论,几乎所有交通事故中的肇事者都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运用信赖原则限制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成立,缩小其可罚性范围是近年来许多国家刑法的普遍做法.我国刑法在认定交通肇事罪时,应有限、逐步地适用信赖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追诉时效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我国《刑法》第78条第1款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里的“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是指犯罪行为是连续犯或者继续犯,这两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实施终了之日起计算。因此,认定挪用公款犯罪究竟是不是继续犯,对于确定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时效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附属刑法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属刑法是规定在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它与刑法典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补充与被补充、修改与被修改的关系,但它与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等修改、补充刑法典的形式相比,具有较好衔接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节约立法成本的作用。附属刑法有依附型和独立型两种立法模式。对于补充、修改刑法典的附属刑法,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创制的非刑事法律中才能加以规定。刑法典的总则规范适用于附属刑法,除非附属刑法有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 ,新《刑法》第 5条所规定的不是简单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而是以刑事责任为纽带 ,把罪行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个别化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使刑罚的运用既注重犯罪行为又兼顾犯罪人 ,使刑法做到了公正与功利、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起刑线是刑法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它代表着国家追究某些行为刑事责任的基准点.刑法中的起刑线是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成某些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设定起刑线是基于法律和现实的要求,具有法律和现实层面的意义.起刑线在刑法分别中具有不同的立法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刑法中的代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理责任作为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已众所周知,然而,人们对刑法中的代理责任则甚感陌生和不解。实际上,随着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在某种程度上的趋同,英、美法系国家已在刑法中实行了代理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刑事责任是最重要的法律责任之一,它贯穿刑法乃至整个刑事法律领域的始终,对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立法上并没有给刑事责任下定义。关于刑事责任的概念定义有很大分歧,因而重新界定刑事责任的概念是研究刑事责任的起点。现行刑法典中共有13个条文共计22处出现了"刑事责任"一词,但其含义不尽相同,可以分为一般意义上的刑事责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中的刑事责任、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的刑事责任、行为不构成犯罪而不负的刑事责任、应当减轻或免除的刑事责任五类。  相似文献   

19.
环境刑法的创设起步于本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的环境刑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且各具特色。我国环境刑法的制定相对较晚,截止刑法典修订以前,并元实质意义上的环境刑法编纂。对环境犯罪行为主要依赖单行刑法和环境行政法中的附属刑事条款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呈零散支离状态。修订后的刑法典架构了环境刑法的雏形,将14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植入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些作为环境刑事制裁集中表现形式的刑罚内容不仅圃于传统刑法理念的僵化模式,而且是单行刑法和附属刑事条款规定的汇总,缺乏一种突破性的理念追求,传统思维定式的固有缺陷没有得到订正。在刑法中中加大对环境犯罪的刑罚比重和惩治力度是现代社会演进的必然需求,也是保护人类环境必然产物。而环境犯罪,尤其是污染环境的犯罪较传统犯罪类型大相径庭,因此,环境刑法研究的视点带给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种迥异于传统的思辩方式,正是这种理性思辩使传统刑法理论受到多方位的冲击。 本文就环境刑法的行政从属性,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缺陷以及环境刑法的保护客体三个方面析解环境刑法对传统刑法理念的冲击,这些命题的未来定位与走势关乎环境刑法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传统刑法理论的拓展与鼎新。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犯罪行为的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但有学者提出 ,持有是犯罪行为的第三种形式 ,也有些学者认为 ,持有是犯罪的不作为形式。从形式逻辑及我国刑法理论以及持有的本质角度分析 ,持有是犯罪的作为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