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总统选举大体上可以分为初选和大选两部分。初选旨在选出两党各自的总统候选人。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的发展,总统初选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凝聚本党人气、形成本党纲领、调动选民热情,以及锻炼总统参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美国的总统初选从1月3日艾奥瓦州基层党团会议开始后,历经2月5日“超级星期二”,已经有过半数的州产生选举结果。从目前形势来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已呼之欲出,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早将在3月上旬产生。  相似文献   

2.
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原本不被舆论看好的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出人意外地在共和党内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作为越战老兵的麦凯恩被誉为共和党内“特立独行”的人士,是防务和外交政策上的强硬派和社会政策上的温和派。2000年大选时,麦凯恩曾是共和党最热门人选,最后败给现任总统布什,现在以71岁高龄再次参选,  相似文献   

3.
2016年3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初选中强势崛起.1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超级星期二”初选中大胜,一举赢下了7个州.加上此前的战果,特朗普共赢得了已完成初选的15个州里的10个州,远远领先于党内其他几位竞争对手.共和党主流派对特朗普的崛起极为震惊.3月1日共和党商界精英召开电话会议,决定加强资助反特朗普行动.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6日,美国大选投票结果显示,奥巴马获得270张选票,击败对手罗姆尼,顺利成为美国第57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奥巴马的成功连任,再次创造了历史,不仅成为第一位少数族裔(非裔)谋求连任成功的总统,而且成为二战以来,第一位在失业率高达7.9%的情况下,仍然连任的美国总统。当然,罗姆尼作为一位摩门教徒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同样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创造了历史。奥巴马再创奇迹顺利卫冕,既是自身优势使然,也是共和党竞选阵营表现不佳所致。  相似文献   

5.
2008年美国大选前的两党初选过程,反映出当前美国政治社会的一些突出特点.在布什执政近8年后,美国民众对政治现状不满,强烈要求变革,求新求变的政治人物受到选民追捧;各种议题当中,经济议题目前最受选民关注,同时美国国内经济民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盛行;保守主义势力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膨胀之后盛极而衰,保守派与共和党的联盟出现松动;当前美国国内总体政治气候明显不利于共和党,但由于多重原因,两党的差距并没有明显表现在总统候选人的民意支持度对比上.  相似文献   

6.
刁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2016,(4):31-39,63,64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初选领先的唐纳德·特朗普目前仍无法锁定党内提名,但其引发的"特朗普现象"已成为最大关注点之一.基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的剖析,"特朗普现象"可以归纳为当前美国民众对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国际环境等多层次不满、愤怒乃至恐惧之类民怨直接导致的、带有强烈"反智主义"与"偏执风格"的"本土主义"倾向.同时,美国初选制度、共和党政治生态、媒体议程设置以及个人特质等综合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着"特朗普现象".虽仍在发展之中,但"特朗普现象"已凸显美国目前面临的政治与外交困境.  相似文献   

7.
围绕2012年大选,美国两党角逐激烈。为赢得竞选优势,争取更多选民,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围绕加速经济复苏,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力促为富人增税,为中产阶级减税,缓解贷款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争取工会和蓝领阶层支持;共和党虽声称美国经济需从根本结构上进行改革,但提不出打动人心的方案;共和党在美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之际仍要维持超级军费也不易为选民接受;共和党利用抨击中国贸易政策哗众取宠也招致选民不满。无论选举结果如何,未来美国的内外政策变化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大事综览     
2002年1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美国举行中期选举。5日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产生了第108届国会。共和党在众院赢得228席,增加5席,巩固了在众院的多数党地位。在参院选举中,共和党获得51席,增加2席,而民主党只获得47席,从而使共和党在参院中由少数党成为多数党。此外,在参与改选的36个州长职位中,共和党也在26个州获胜。这是自1934年罗斯福总统之后,新总统首次在中期竞选不仅没有丢掉席位,而且赢得了参、众两院,这必将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共和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原因,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迪克·格普哈特6日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认为,“9·11”事件是这次选举获胜的重要因素,这一事件使得美国民众愿意支持总统。美国人民直到现在仍未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相反,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对国家安全和反恐斗争投入了所有注意力,对总统  相似文献   

9.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初选中,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Baraek Obama)以2128张党代表票击败了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虽然正式宣布提名的民主党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但是奥巴马实际上已经获得了民主党初选的胜利,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主要党派提名的非洲裔总统候选人,成为了一匹真正的政治“黑”马。奥巴马的获胜,出乎之前很多专家学者的预料。本文将从奥巴马的经历人手,考察他赢得初选的原因、总结其主要竞选纲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周期中的突出表现反映出共和党“特朗普化”的持续发展。自其卸任以来,美国共和党的“特朗普化”一直在延续。“特朗普化”在理念塑造上体现为共和党政治立场被特朗普主导;在个人影响上表现为共和党精英和选民总体上接受特朗普参选总统。究其原因,“特朗普化”的新发展与共和党新的政治联盟、共和党的精英构成等政党政治生态密切关联。同时,2020年大选的特殊性以及2024年大选经济与移民等议题对特朗普更为有利等因素也助推共和党“特朗普化”。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的角色,以及大选结果将成为其个人影响能否延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12 年美国总统大选具有不同以往的特殊性。一方面,美国民众希望选出一位能够 将美国经济带出低谷,维持美国在全球主导地位的总统;另一方面,黑人总统奥巴马与最有可能与 共和党候选人的摩门教派的罗姆尼竞争,成为美国大选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盖洛普民调显示, 现有总统施政满意度、经济信心指数和国家发展方向满意度都低于历史上总统竞选连任时的水 平,经济复苏状况将成为影响奥巴马能否连任的关键因素。与奥巴马相比,罗姆尼如何聚拢党内各 派的支持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而在外交政策和竞选资金方面,罗姆尼与奥巴马有较大差距。当前 罗姆尼的民意支持率仍落后于奥巴马。奥巴马在女性选民、中间选民和政治倾向摇摆的州中有更 多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两年里,美国就恢复金本位制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恢复金本位制问题,是里根竞选总统时提出并列入共和党竞选纲领的。1980年6月共和党议员提出法案,要求成立黄金委员会,估价黄金在美国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29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保罗·瑞安(Paul Davis Ryan)为副总统候选人。瑞安是国会山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典范,被誉为共和党预算与税收政策的"设计师"。对瑞安的提名不仅可以拉拢共和党内保守派,也能弥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不善言辞、木讷冷淡的形象,但其极端保守的国内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一届国会两党力量对比及其对华态度高唤栋在1996年11月8日与美国总统选举同时举行的美国第105届国会选举中,共和党继续以多数席位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这是68年来共和党首次连续在两届国会中占多数。民主党继续控制白宫、共和党继续控制国会的互相制衡...  相似文献   

15.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于11月7日举行。今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大选,也是196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前的多次民意测验中交替领先,在选举日,戈尔获得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共262张选举人票,布什获得29个州的246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谁赢得了尚未统计完的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谁就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对佛州的计票结果发生严重争执,并发展到法庭诉讼,致使新总统难产。究其原因,还得从美国的选举制度谈起。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6日美国举行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现任总统奥巴马击败了共和党候选人的挑战,成功连任美国总统.此次大选结果无疑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和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这次美国大选,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民主党虽然继续保持了总统职位和执政党地位,但共和党在普选票的得票率上并没有和民主党拉开差距,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依然稳定.大选过后不仅美国政治和社会"两极化"趋势继续存在,共和党对民 主党执政地位的立法和社会制衡依然强大.  相似文献   

17.
11月3日美国举行第52届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以370张选举人票对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168张选举人票的压倒多数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同时举行的第103届国会选举中,民主党仍以较大多数优势控制参议院和众议院:在100席的参议院中,民主党由57席增为58席,共和党则从43席减为42席;在435席的众议院中,  相似文献   

18.
2017年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菲永身陷政治丑闻,法国总统选情诡谲多变.1日,法国警方搜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菲永的国会办公室,调查其涉嫌用公款让家属领空饷一事.菲永随即举行发布会,证实自己接受司法传讯,但指责这一调查属“政治暗杀”.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当选总统成为美国政治史上引人注目的跨时代事件。他的当选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其中首要原因是共和党的糟糕政策迫使"走投无路"的选民转向奥巴马;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奥巴马本人的杰出表现。此外,这也是美国民主政治进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26日至29日,美国民主党在波士顿举行全国代表大会;8月30日至9月2日,共和党也将在纽约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统选举年,美国各政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不仅成为美国政治特有的制度之一,也是美国政治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