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苗林 《公安研究》2001,(8):60-63
本文对妨害公务案件的特点,导致此类案件增多的原因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起妨害公务案引出的反思1996年的某晚,某派出所民警根据群众举报,在辖区内村民胡某家当场抓获6名正在赌博的违法人员,从赌博现场逃跑的刘某先后对同村的孙某等人说:“赌博的被派出所捉掉了”并叫胡某喊来同村的妇女阻止派出所民警将赌博人员带走.当民警将参赌...  相似文献   

3.
妨害出入边境管理犯罪 ,危害国家正常的出入边境管理秩序 ,属于跨境犯罪。它不但对我国内地造成危害 ,而且也祸及港、澳、台地区 ,甚至给国际社会带来一定后果。此类犯罪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应从宣传教育、严厉打击、海防控制、严格出入边境检查、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出入边境中介活动、加强内地与港澳台的区际合作等方面着手 ,有效地加以防范和治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日趋紧张,妨害公务案件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现有法条规定的"暴力、威胁"方法已不能涵盖妨害公务罪的立法旨趣。故而,坚持以实质刑法观为导向,适时地扩充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将采用"其他方法"妨害公务的行为予以刑法规制实属必要。在内涵属性上,"其他方法"应当与"暴力、威胁"方法的社会危害性相当,但具有明显的非暴力性;在具体形式上,"其他方法"多表现为积极阻碍和消极抵抗的杂糅,但均以达到干扰公务的正常履行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银行卡的行为属涉嫌构成《刑法》第177条之一规定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骗领的银行卡常常被用作电信诈骗及其他涉卡类侵财犯罪的作案工具,其与电信诈骗类犯罪有着极高的关联性;对"骗领"型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案件的侦查,必须正确理解刑法上对信用卡的界定,充分利用侦查资源,精确研判,多方收集证据,深挖犯罪,从源头上遏制电信诈骗等涉卡类侵财犯罪的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6.
妨害公务案件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各级人大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其职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由于此类案件既关系到法律的严肃性又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往往会造成群众围观,影响面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极坏影响,同时会降低公安机关的威信和公安队伍的形象。这类案件使民警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伤害,严重挫伤民警的积极性,影响了公安机关正常执法。本文对我县2002年发生的14起妨害公务案件形成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与读者交流探讨。一、妨害公务案件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由于各国法律渊源以及法律文化传统不同 ,反映在刑事立法上 ,对妨害司法罪的立法模式、范围确定、罪名设置也有所不同。在立法模式上 ,主要有类型规定模式、种 (个 )罪单章 (条 )规定模式和特定法规定模式。国外各国刑法普遍将伪证、脱逃、诬告方面的犯罪纳入妨害司法罪的范畴 ,而将有关赃物方面的犯罪纳入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妨害司法罪的本质是对国家公权——司法权的侵犯。  相似文献   

8.
常明胜 《公安研究》2012,(9):47-51,72
摘要现行《刑法》中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规定的立法背景主要是为了遏制我国公民偷渡潮,打击弄虚作假骗取出境证件,提供伪造、变造出入境证件以及出售出入境证件等犯罪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非法移民输出国变为既是非法移民输出国又是非法移民输入国,使得目前《刑法》中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犯罪的几类犯罪规定,从犯罪构成到犯罪种类等方面都与司法实践存在不适应,需要从立法上修改《刑法》中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的相关条款。  相似文献   

9.
新刑法分则第六章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方面的犯罪行为作了明确规定,共分9节、90条,列出了121个罪名,是刑法分则中节数、条文和罪名最多的一章,这一章的规定,为依法惩治各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提供了法律武器。一、规定了扰乱公共秩序的各类犯罪。包括妨害公务活动方面的犯罪,扰乱社会秩序方面的犯罪,妨害集会、游行、示威方面的犯罪,妨害国家秘密方面的犯罪,黑社会性质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采用了"公务说".由于公务本身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兼之现行刑事立法判断公务的标准具有双重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实践中的争议.应当纯化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将从事公务的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增设社会管理组织人员的腐败犯罪,以弥补相关法条漏洞.  相似文献   

11.
妨害司法罪     
妨害司法罪是指故意妨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秩序的一类行为。这一类罪的主体有些是一般主体(如打击报复证人罪,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扰乱法庭秩序罪等),有些是特殊主体(如脱逃罪的主体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这一类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秩序,而故意实施。此外,有些犯罪还要求对某些要素有特定的明知(如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需要行为人对赃物性质有特定明知)。这一类罪侵犯…  相似文献   

12.
伍玉功  ;曹兴华 《求索》2008,(6):151-153
办理贪贿案件实践中一度错误地运用“扣除法”进行数额认定,原因是对“受贿款用于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献”的情节的刑法意义存在模糊认识。基于犯罪构成理论和贪贿犯罪立法主旨,该情节属于犯罪既遂后赃款去向的内容,仅可作为酌定从轻的量刑情节。建立被告人证明责任制度,对被告方辩解并提供证据证明“受贿款用于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献”的情节,应尝试运用优势证明标准,围绕证据“三性”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13.
公务接待是政府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积极探索进行公务接待改革,重庆市从2000年以来通过整合机构、加强管理,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公务接待工作长效机制,成效明显。现刊出重庆市公务接待工作的有关做法,供各地区各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妨害安全驾驶罪的法益是集体法益中的秩序安全法益,并非个人法益论中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对该法益内涵的确定,能够有效促进该罪司法适用的规范化。进而结合该犯罪的构成要件,形成两种刑事入罪模式,对犯罪行为模式中的“行驶中”“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擅离职守”等构成要件要素的解读是准确司法适用该罪名的关键所在。从犯罪性质上来讲,基于“危及公共安全”的注意性构成要素理解,该罪属于准抽象危险犯。  相似文献   

15.
公务接待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接待区别于旅游、商业等一般消费、服务市场中的接待 ,公务接待的概念抽象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机关接待工作的一般性质 ,化解了表述中的繁杂 ,公务接待还涵盖了领导机关在涉外招商引资中的接待等等。一、关于公务接待基本理论归属的认识公务接待的具体过程 ,表现为对宾客的服务 ,是一种劳动 ,是以劳动资料为媒介体 ,向宾客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并通过这种服务 ,协调和融洽宾主之间的关系 ,因而 ,公务接待实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公务接待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只能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刑法第330条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而被激活,成了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的利器。然而,因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中的“传染病”是指甲类传染病,而新冠肺炎只是采用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故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适用于惩治造成新冠肺炎传播的行为,虽具有充分的实质合理性,但新冠肺炎并非甲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刘景峰 《前沿》2005,1(7):92-96
公务腐败是指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的腐败。像大吃大喝、私客公请、游山玩水、公款旅游、请客送礼、阿谀奉承等等。这些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很多,比如,封建思想的残余存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等。治理公务腐败的措施:像领导干部的公务接待要实行定点定量的管理办法;县级及以下单位的领导干部不配专车、不配手机;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4月以来 ,景县县委、县政府针对以往公务接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从改进办法、创新制度入手 ,紧密结合全县实际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强和改革公务接待管理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是缩小公务接待定点范围。几年来 ,景县一直对公务接待实行定点管理。但由于点多、面广、分散 ,加之个别定点饭店为追求自身利益 ,在服务上违规的行为时有发生 ,致使管理上有漏洞 ,监督不到位 ,这是造成用公款“吃喝玩乐”歪风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便于管理 ,便于监督 ,县委、县政府决定 ,缩小定点范围 ,只保留景州宾馆一家定点资格 ,取消了 8…  相似文献   

19.
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省直机关公务用房的管理 ,逐步实现公务用房资源的优化配置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务用房的使用效率 ,确保省直机关各单位、各部门的正常运转 ,是我们后勤管理部门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一、清理核查省直机关公务用房(一 )全面调查。我省省直机关公务用房 ,包括省直机关的办公培训、接待用房 ,非经营性转经营性用房 (以下简称 :“非转经”用房 ) ,休养所和办事处用房等 ,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和体制、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等原因 ,管理一度削弱。 2 0 0 2年 7月下旬至 8月底 ,我们按照国办有关文件和省委…  相似文献   

20.
日前,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四川省财政厅联合召开国内公务接待工作会。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建春主持会议并讲话,四川省财政厅行政政法处负责人对公务接待经费管理及工作餐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讲解。省直各部门负责公务接待及财务工作的有关负责同志共19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