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括了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 :理论上花样翻新 ,用道义掩盖真相 ;将人权问题经济化、政治化 ;人权外交与现实武力结合使用 ;“双重标准”界定别国人权。分析指出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 ;在全球推行美国价值观念的需要 ;美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文章认为 ,对于美国的人权外交 ,中国一方面要注意和美国对话 ,同时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要针锋相对 ;另一方面应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建立有利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通过对法西斯罪行的深刻反思,人们再次体悟到自身价值尊严的无助和苍白.古典人权理念因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而不能为此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话语辩解.普遍人权理念在价值理想、主体视域、内容建构等方面对古典人权理论进行了提升和发展,从而对世界范围内的人权运动和实践产生了具有重要建设意义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争取人权、实现人权、发展人权为主线,纵观了我们党的人权思想和人权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虽然其间也经历了很大的曲折,但我们党终于纠正了错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全面发展人权的道路。党的十八大又强调要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西方现在的主流话语称,西方一直致力于推动"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价值观。不少人也以为当年欧洲的启蒙运动、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确立了"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价值观,其实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1789年的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其中的"人"和"公民"在法文里,指的是男人或男性公民,更确切地说是男性白种人,不包括妇女,不包括有色人种,不包括华人,不包括穷人。  相似文献   

5.
人权问题本质上是属于一国内部管辖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大规模进入国际法领域,这是现代法治中人权保障的又一鲜明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权问题基本局限在国内法的范围,被当作纯属国内管辖的事项对待,也被认为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影响和制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对内肆意侵犯和压制本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实行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对外积极进行侵略扩张活动,犯有严重的战争罪行。饱经战争苦难的世界各国人民在战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普遍产生了一种共识,即人权保…  相似文献   

6.
钟声 《理论导报》2020,(3):46-47
正奉劝美方反躬自省,认清自己的问题,管好自己的事情,停止充当抹黑他国的"搅局者"和有悖于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方向的"麻烦制造者"。3月1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长达2万字的《2019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以大量事实和数据,揭露美国人权状况乏善可陈且呈日益恶化之势的事实。美方以自身对人权的狭隘理解为框架,以称霸全球的核心利益为标尺,每年根据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材料拼凑出年度国别人权报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上号称最讲普遍人权的国家,美国政府动不动就以"人权问题"为由干预别国的内政.那么美国本土的人权状况究竟怎样?我们在美国访问的日子里,近距离地领略了美国方式的人权.  相似文献   

8.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中美人权冲突有其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价值观、人权观的对立。  相似文献   

9.
赵剑  赵学发 《求实》2012,(Z1):29-30
承认和发展人的基本权利是世界和平的理论基础。相反,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是战争的根源。人权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世界和平,但世界和平确实是人权保障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了说明人权发展与促进世界和平的相互关系,我们从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权利的关系、人权发展与世界和平的相  相似文献   

10.
正"既然美国政府不肯拿起镜子照照自己,那么也只好由别人来帮助完成了。"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及《2015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回应美国前一天发布的"2015年度国别人权报告"。美国"2015年度国别人权报告"中描述了199个国家的政府在人权方面的作为,但不包括美国自身。法新社说,美国以所谓的侵犯人权对世界各国指指点  相似文献   

11.
输出民主人权似乎是当代西方国家的一个嗜好。因为他们相信,输出了民主人权就会使世界上的人们认可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西方国家就会便利地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他国人民的利益之上,民主人权输送的正是垄断资本的利益。请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在《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背后》一文中对此问题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0,(14)
<正>当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家之一,在参与和推动世界人权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第一,在致力于国内的人权保障基础上积极参与和推动世界的人权发展,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对外人权立场。  相似文献   

13.
充分享有人权,是世界各国人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先后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人权宣言、公约和决议。这些文件对世界各国的人权法制建设、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人权理念的传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与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岭 《世纪桥》2009,(11):67-68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发布是继人权入宪后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又一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其中也明确规定了“被羁押者的权利”。然而结合我国现今审前羁押活动的人权事实,可以看出仍有较多方面需要改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作为一个积极的改革方向,预示着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仍应结合世界人权法的要求,从多方面继续改善我国被羁押者的人权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王海杰 《理论学刊》2005,1(2):50-54
产权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劳动。产权与人权有统一性,产权既是人权的一种实现,又是人权的保障,二者都和超经济特权相对立。产权与人权还具有对立性,这种对立的实质是平等与效率、公正间的冲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制度评价标准即"人权-制度"标准,是人权与产权对立统一关系的均衡,它完全不同于西方正统经济学的狭隘效率观标准。"人权-制度"标准可以为我们构建有效的劳动力产权制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责难,却对自身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人权纪录,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我们特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17.
论人权、自由、民主、法治及其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之间的关联,重点探讨了人权来源、人权同主权的关系以及民主的本质.从人民主权的立场出发,本文主张把人权作为主权的来源和基础.为此,人权必须生而自有,勿需外在主体赋予.本文指出,民主是关系性事物,不是实体性事物,因而没有属性.票决在民主中具有核心的位置.此外,本文还说明了一些被误认为是"民主"的事物为什么不是民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7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却仍然对自身的人权问题只字不提.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我们特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的"两会"上,"进一步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宪法保障"等条款被写入中国宪法。为此,中国人权研究会的专家们展开了讨论和评说。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教授指出,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在中国民主宪政和人权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于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和人权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来自外交学院的刘文宗教授认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将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乃至国家的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对外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环境人权的本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而产生的环境人权理论陷入矛盾的困境之中,一方面,环境人权与已有人权体系相冲突,另一方面环境人权与当今世界民族国家的分立事实不相适应.究其根源在于,"权利"的特质及其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应对环境危机的要求格格不入,造成环境人权困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认识论的矛盾.当前,各国有关法律所规定的环境人权在本质上都是对各主体的环境义务的确定,伴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对"权利"话语的打破,只有"环境"与"义务"的结合才是摆脱环境人权矛盾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