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的功利主义”借助唯物史观的理论张力,把历史观和伦理学统一起来,以利益原则为基础来探讨义利关系,对传统的义利之辩作出了新的回答。而其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却又折回以“义”拒“利”、以“平均主义”说“义”、以“公利”压制“私利”的老路。就毛泽东的义利观与传统义利观的关系而言,“革命的功利主义”可谓是对传统义利观的革命性变革,而其晚年的回归则深刻地反映出传统义利观的深层制约。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有关警察职业伦理的论述仅囿于平泛的道德条目列举,匮乏必要的理性的价值支持。本文在对影响譬察义利观的诸要素逐一梳理后,探讨性地提出了与转型期相顺应的新型警察义利观建构的架构思路:即旨在使警察之“义”、“利”保持适度张力的重义淡利、崇义兼利、以义驭利的新型义利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曾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主要的内容之一 ;就其自身而言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主要包含“义以生利” ,“义利统一”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行义言义 ,功贤耕织”、“何必曰利 ,仁义而已” ,“好义欲利 ,人之两有”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及“义利之辨”等诸方面的丰富内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对塑铸中国人的人格及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都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本文欲通过对中国古代义利观的研究 ,说明它对目前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及构建现代义利观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走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人们的义利观经过摩擦、激荡,必将出现重构的局面。市场机制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为“义”、“利”统一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以个人利益作为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义利观也必然以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的基础。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在更高基础上的义利统一观。这种义利观是对旧义利观的“扬弃”,既重“利”又重“义”。它对正当个人利益予以最大限度的承认,营造最大限度抵制和排除非正当个人利益的机制,也使体现多数人利益的“义”得到最大的限度的宏扬。它既重视个人利益,也重…  相似文献   

5.
刘新仲 《工会论坛》2004,10(3):104-104,109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后世儒家在综合了先秦、儒、墨、道、法四大流派义利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义利并举、贵义兴利、以义为上和以义制利。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应当对中国传统义利观进行科学批判 ,继承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义利观问题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自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以来,人们就必然面对,也必须面对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并就如何把握与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做出某种回答。所谓“义”,即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是事物之度,人心之制,也就是指社会的道德范畴。所谓“利”,就是指利益、好处,一般指个人利益。义与利作为对立统一的矛  相似文献   

7.
从儒家传统的义利观形成与发展来看,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与后来经过宋儒和近代儒家改造的“禁欲主义”的义利观是不同的。必须把二者区别开来,才能真正把握先秦义利观的本意,才能结合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的实际评述其现代意义。一、先秦儒家义利观主要以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义利观为代表,准确的理解三人的义利观是正确认识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根本。1、孔子的义利观。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义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明确提出“君子愈于义,小人愈于利”。把义利先取后取作为衡量人格的标准。他认为“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这就直接在人性上对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墨杨"义利观存在较大差异:孔子重"义"贵"利",墨子主张"交相利",杨朱"重生轻物"。综观三家义利观,都包含有许多合理因素,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的社会影响。研究三家义利观之差异,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其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义"与"利"、私利与公利等方面的关系,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的以义理财和义利统一的义利观为其施行变法改革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他的义利观独具特色:一是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强调“理财乃所谓义”,赋予“义”以新的价值界定;二是从“为己”与“为人”的关系上给“仁义”以新的诠释;三是他所提出“为己”与“为人”辩证统一的原则,与近代资产阶级的“合理利己主义”划清界限。深度剖析王安石义利观的思想内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利益理论主要是围绕“义利之辨”展开的,通过对先秦时期、两汉时期、宋明时期及明清时期各个代表人物对义利观的探讨,可以得知,对利益的阐述始终离不开伦理道德,对利益的追求始终与“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占主导地位的是强调追求利益必须符合“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义利观既肯定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又提出在义和利两难选择时先义后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比任何社会群体都面临更为复杂的义利关系,摆正权力、私利、正义的位置是公务员群体的一门必修课,儒家的义利观正可以为他们提供启示。首先,要对义和利的内涵有正确认识,既勇于追求正当利益,又信仰并积极追求高尚道德。其次,要坚定义高于利的价值取向,坚持非义不取利。再次,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善于运用权力为大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义利观与西方的社会规范伦理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德性伦理,致力于人性的自我完善。本文以《论语》为中心,探讨和分析孔子义利观的基本内涵: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以义为利。"见利思义"阐述的是优先性的原则,它要求主体在面对物质利益时要优先考虑是否符合道义;"义然后取"规定了主体可以获取的"利",肯定了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以义为利"是一种超越,孔子不仅将"义"与"利"纳入到个体修身的视域中,还将其纳入到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中,主张统治者要引导民众按照道义的要求,追求物质利益,要求统治者发展国之大利。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生的市场经济道德必须得到传统文化的支撑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社会秩序的调节者和维护者。传统道德中的许多范畴能够为现代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的建立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料。义利观上,可以将传统的见利思义、以义制利转换成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现代市场经济道德。诚信观上,将传统的忠信、信义转换成现代公民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义利观是其在历史的发展中 ,通过对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及经济生活的正确认识而形成的。义是利的升华 ,其本身蕴含着利 ,而人们对利的追求又必须合乎义的要求 ,在义的制约之下。义和利是相互渗透、相互矛盾、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思想对当代培养崇高的商业道德和人生节操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儒家文明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智慧,值得我们加以重温和借鉴,以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儒家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观念、整体生命观、整体消费观,儒家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义利观,儒家反对纵欲、提倡导欲、节欲的节欲观,对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极大振奋了民族信心。但是,“中国梦”作为一场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不竭的精神源泉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传统儒家的“成圣”理念作为激励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舍身求义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也可以用来作为“中国梦”建设实践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人生观、实践观。这是传统民族精神在当下的新发展,值得我们去努力开掘。  相似文献   

17.
作为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对先秦各派义利思想进行了整合与创新.在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人生态度、公私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具有开放性、民本性等特征.在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考察分析先秦杂家义利观的内容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开放的理念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以义制利,见利思义;一切工作落脚于以人为本.这对建设社会主义义利观、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的以义理财和义利统一的义利观为他的变法改革做了理论准备,他赋予传统的义利观以新的内涵。使其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是理学家们反对王安石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他的义利观是时代的产物,也就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入世色彩。义利观归根结底是社会各阶级之力量对比及经济利益在道德领域的反应。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利益主体,也没有形成近代功利主义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的义利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深度剖析王安石义利观的思想内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不同诸侯国、集团、阶层的政治经济等利害关系的日趋尖锐,义利之辩作为一个哲学命题逐渐产生,并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各学派的义利观。秦汉之际,儒家融合了其他诸子,在学术上的统治地位被确立,传统的义利观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其主要包括“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观、“重义轻利”的自然人性观、“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观等。本文试通过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比较,探讨在新时期传统义利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价值关系中主张以“义”为重,同时兼顾“利”。其根本特点是“义以为上”、“义然后取”、“义以生利”。正确认识和借鉴先秦儒家“义利”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