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湘潮》1989,(6)
1925年12月1日,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旬刊创刊,这是最早的湖南省委机关报。该报由曹典琦、薛世纶任主编。第14期后改为周刊,1926年底停刊,前后出版了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25):59
中共二大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另办全国性的政治机关报,以指导国民革命。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任主编,彭述之、瞿秋白也是主要负责人,半公开发行。第六期起迁到北京出版,以后又先后到广州、上海、武汉等地出版。《向导》发行量开始为几千份,后增加到2—3万份,最高达10万余份。它为16开本,最初每期8页,从第142期起增为12页,第144期起增为16页。它辟有"时事短评"、"寸铁"、  相似文献   

3.
杨成 《党的建设》2007,(9):49-49
中共中央最早的机关报。中共中央最早的机关报是1922年9月13日创办于上海的《向导》,由蔡和森任主编。发行数量由开始的3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高时达到10万份。1927年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向导》在宣传统一战线政策、策略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指导大革命时期的各项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二大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另办全国性的政治机关报,以指导国民革命。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任主编,彭述之、瞿秋白也是主要负责人,半公开发行。第六期起迁到北京出版,以后又先后到广州、上海、武汉等地出版。《向导》发行量开始为几千份,后增加到2—3万份,最高达10万余份。它为16开本,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长期从事党和军队的政治工作,在新闻宣传思想和办报实践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建树和创造。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主编的《红星》报,不仅对指导和促进革命斗争、加强我党我军的政治建设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在我党我军的报刊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红星》报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唯一的一张报纸。它由红军总政治部创办,1932年12月11日创刊于“红都”瑞金。1933年8月至遵义会议结束,邓小平主编《红星》报。以后在他领导下,又出版了10多期,直至停刊。 《红星》报基本概况。《红星》报从创刊到停刊,共出版120多期。其中,从创刊到1933年5月邓小平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共出版35期;1933年5月至遵义会议结束,共出版75期;遵义会议结束后至1935年8月3日停刊,又出版了10多期。《红星》报为4开,一般为4版,初为5日一刊,铅字排版。由于办报条件限制,实为不定期刊,最短两日一期,最长半月一期。有时铅印,有时油印。长征途中均为油印。邓小平于1933年8月任主编后,先后开  相似文献   

6.
《人民周刊》是中共广东区委的机关刊物。1926年2月4日创刊于广州,1927年4月10日停刊,共出版了50期。张太雷任主编。《人民周刊》刊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以及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的文章,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各地的革命运动概况。它及时地揭露和打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的进攻,维护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对指导与推动广东工农群众运动和北伐军进军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三秦大地上,曾出现过两张《解放日报》,一张是大名鼎鼎的延安《解放日报》.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机关报,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7年3月27日停刊,前后出版了近6年时间;另一张是在西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它前后只存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其影响虽不时与延安《解放日报》同日而语,但它的创刊时间却比延安《解放日报》要早4年多。西安《解放日报》是由东北军和西北军在西安事变的第二天,即1936年12月]3日创刊出版的,报社地址在“西安五味什率”。它是由东北军、西北军共同接管《西京日报…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革命刊物,以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先后出版过月刊、季刊和不定期刊.《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和最重要的主编是陈独秀,其他任主编的还有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瞿秋白等人.《新青年》杂志于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63期.杂志出版时间长达11年,这其中经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整个过程,也经受了许多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月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1920年11月7日创刊,1921年停刊,共出6期。该刊为16开本,在全国秘密发行,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材料之一,李达任主编,陈独秀、李达、施存统、沈雁冰等为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创刊目的选择颇具匠心与历史意义,这一天刚好是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选择俄国劳工农民推倒资本家和军阀成功日为创刊日,就是希望中国革命走上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机关报。它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停刊于1947年3月27日,历时5年零10个月,出报2130期。第一任社长为博古,后为廖承志;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后为陆定一、余光生。《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完全不同于旧日报的新型日报,为以后中共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它所创立的一些办报原则,至今仍然熠熠生辉。毛泽东为这份日报的创立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卷中许多文章都是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今年是延安《解放日报》创刊65周年,我们发表两篇文章,以志对先辈的怀念。——编者  相似文献   

11.
《每周评论》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创刊,一九一九年八月三十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禁,共出三十七期。它和《新青年》互相补充,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先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一九二二年一月十五日创刊,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五日停刊,共出二十五期。《中国青年》一九二三年共青团中央主办,一九三二年停刊。一九三九年在延安复刊,改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  相似文献   

12.
包爱芹 《湘潮》2015,(3):289-291
《向导》周报作为中央的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到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出201期,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宣传作用。这是与中共早期宣传家蔡和森等人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开的。蔡和森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是《向导》首任主编,在《向导》任职两年多期间,既是《向导》的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参与了《向导》办报宗旨、方针的拟定,在刊物的组稿、发排、校对及联系印刷  相似文献   

13.
<正>《苏区工人》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机关报。1932年5月创刊于福建长汀,后迁到江西瑞金。初时为半月刊,8开4版石印,后不定期出版,1933年1月上旬曾一度停刊,共印发15期,1933年6月后改为全总中央执行局机关刊物,继续出版《苏区工人》,并重编期号,改为周刊铅印,16开本,刊头变化无常,每期出4至8版  相似文献   

14.
一《政治生活》周刊于1924年4月27日创刊,停刊日期不详,现存最后一期是1926年7月22日出版的第79期,刘仁静、高君宇都曾参加过《政治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1924年7月赵世炎回国后任《政治生活》周刊主编。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0月党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11月恢复了江西时期创刊的《红色中华》报,手刻油印出版,印数很少,1937年1月停刊。紧接着,1月29日《新中华报》创刊,始为油印,9月改铅印,两版三日刊,远远不能适应党的需要。于是,一张新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毛泽东的具体关心领导下,便应运而生了。此后,毛泽东为它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领导《解放日报》创刊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为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的通知:“五月十六日起,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  相似文献   

16.
正《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于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的全国性日报。从1938年1月11日武汉创刊,10月25日迁重庆,至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历时9年有余,出版报纸3231期。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新华日报》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战民主的重要阵地,党和人民的喉舌,还是南方局统战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付冉冉  张扬 《世纪桥》2012,(17):153-154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创办的半公开的理论性机关刊物,由李达任主编,在1920年11至1921年7间共出版六期。它在创刊后就旗帜鲜明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不适合当时中国国情发展的思想,介绍世界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对于当下处于极速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红星报》的基本概况 1931年12月11日,正值红军反“围剿”战斗凯歌高奏之时,一份反映红军及其战斗生活的军报——《红星报》应运而生。这份创刊于瑞金的红军机关报,开始由张如心主编,共出版35期,自1933年8月起由邓小平接替主编。邓小平担任中央秘书长后,由陆定一负责。1935年8月,红军长征进入川陕甘地区后,该报终刊。历时近4午,共出版120期。  相似文献   

19.
钱江 《党史博览》2003,(2):37-39
1947年3月,在党的中央机关撤出延安的同时,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的创刊填补了《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现的一年多时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正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正式创刊发行,张磐石任社长兼总编辑。1946年6月底报社迁至武安南文章村,后迁入河西村,与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合属办公。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报《人民日报》共出版746期,其中在武安出版702期。这是1946年在武安市河西村装订的全746期合订本,为三级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