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是人类社会常见的两种社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既是反映人们社会身份的重要符号,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两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民族、宗教问题是一定社会诸多矛盾的结合产物;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民族、宗教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谐.  相似文献   

2.
民族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社会范畴。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人们共同体,宗教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现象。宗教不是民族的一个特征,一个民族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不同民族也可以信仰同一种宗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又有很密切的关系。民族问题中有一个宗教信仰问题,宗教问题又往往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两者复杂交错;对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采取什么态度、执行什么政策,往往被看成是对这个民族采取什么态度和政策。因此,在民族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宗教。当今社会虽已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但宗教仍将长期存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民族,人类的活动无不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宗教和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宗教学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其密切和复杂的关系.对世界上大多数人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对于“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H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问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贵州青岩镇是西部民族地区最为典型的一个宗教多元共存的代表,其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青岩宗教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功能,对青岩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民族性一、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紧密。宗教与民族都是社会历史现象,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的联系相当紧密。现在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不信仰宗教的民族,有许多民族基本上全民族都信仰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可小视宗教对民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历来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个部分。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去审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民族问题的关系,促成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 关于民族问题的界定,至今尚无定论。现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民族问题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民族之间在直接或间接(以国家这一政体为媒介)的问题中所出现的,包括民族矛盾在内的涉及民族利益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另一种观点是,民族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多侧面、多序列的复合结构,是民族的自身实践关系(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民族之间的族际关系的双重存在导致的民族自我发展问题和民族共同发展问题的总合。 笔者倾向于前一种观点,民族问题是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失调,使民族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引起人们注意并采取集体行动去解决的问题。它可以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早在人类迈入文明社会之前,就已牢牢地扎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始终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进程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问题是,宗教是以何种方式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只有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宗教的本质,把握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宗教伦理是宗教影响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宗教伦理具有两重性,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宗教伦理的两重性 宗教起源于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认识,并企望通过这种认识而建…  相似文献   

9.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它们都有自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能混为一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落后。因而宗教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法律、感情、风俗等,都有较深的影响,有的已成为某些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难以分割的一  相似文献   

10.
我 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而且它们往往又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宗教信仰极其广泛 ,宗教问题经常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之一。所以 ,把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关系 ,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及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   1 含义不同。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宗教的几个基本问题仁治宗教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中发挥过重大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对宗教的一些基本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做出解释,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宗教的一些理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社会作用刍议蒋建华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国家或民族不曾有宗教存在。现今全世界总人口中各种宗教徒占半数以上,就我国而言,宗教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从教徒的人数或宗教问题涉及的范围以及它对社会政...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协调努力,在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地区,协调好民族、宗教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民族,220万少数民族人口;有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36个民族乡,民族地区总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9%。我省又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世界五大宗教在我省都有宗教活动场所和信徒,全省信教群众约30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有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以其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我理解文化有大文化与小文化的概念之分。小文化的概念应与知识同义,概念再放大一些是指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艺、道德、宗教等人类总体精神生活领域。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等。从这个意义理解,就等于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划人文化的范畴。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过程中,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贯穿始终,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为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统战部门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如何发挥好“三个机构、六项职能”的作用张学忠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族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分布在各个地区、部门和单位。而宗教工作,由于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国际性、民族性、文化...  相似文献   

16.
宗教文化是自然保护不可忽视的力量宗教和自然的关系,由来已久。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的后期,当时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还无法认识和控制火灾、洪水、猛兽、雷电等自然力量,幻想以祈祷、祭献或巫术来影响主宰自然界的神灵,就形成了最初的宗教意识和仪式。当社会由采集、狩猎文化进入到农业文明的阶段,出现了统治、剥削、压迫、阶级等现象,宗教又成为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当科学还不发达,人们还不理解社会和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的长期阶段,宗教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确实起过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崇拜自然、慈悲为怀、爱护生灵和注意美化环境的,特别是许多宗教关于人生、社会、生命、自然、宇宙的一些哲理性的解  相似文献   

17.
试论宗教的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即世界三大宗教)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有重要的影响。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原始宗教对人类社会的作用。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这说明原始宗教的意识曾主宰了氏族部落人们的行动。但是,那些旧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它们囿于一个部落或民族的范围,经常只能在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各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创造,又有各自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等传统,而宗教信仰是迄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被尊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其宗教信仰也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然而,根据社会调查和翻阅历史资料来看,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间,原始宗教观念尚作为历史遗存和变异了的宗教意识形态,活生生地保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原始宗教观念既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共同生理素质、道德形式、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又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活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9.
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如何运用法制手段妥善解决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对促进民族团结、宗教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混居在汉族中间,不同的宗教派别共存在人们生活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既有积极友好的融合,但也有细微的摩擦和碰撞,这就是具体的民族宗教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的特殊性表现在:1.突发性。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民族纠纷,还是涉及宗教信仰的矛盾,绝大多数都是偶发的、突然的事件,多数是因为个性化尊严或情感受到伤害而引发的不良结果。2.对抗性。因民族宗教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往往是当事…  相似文献   

20.
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为我省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作贡献□河南省副省长李志斌一、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宗教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江泽民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充分说明民族、宗教问题不是一般的社会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