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平 《党建文汇》2006,(3):45-45
李德伦“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中央乐团首席指挥李德伦被打成“反动权威”; 殷承宗 1965年殷承宗被分配到中央音乐团当钢琴独奏演员。1967年秋,一辆卡车载着一架钢琴和殷承宗、刘长瑜他们,到天安门广场来“宣传毛泽东思想”。演出反映十分强烈,广场上的人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2.
李霞  左敦华 《党课参考》2023,(19):100-104
<正>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激昂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和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于世界东方。自此,每天迎着朝阳,天安门广场国旗冉冉升起,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3.
“把任务精细到每一块方砖,把责任细化到每一寸土地。”以“忠诚”锻造警魂的天安门干警,在分局党委的带领下守卫着天安门广场的欢乐与祥和。  相似文献   

4.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在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迎接开国庆典、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市人民政府责成建设局拿出修整天安门工程计划。整修工程具体任务之一是在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修建一座国旗旗杆。  相似文献   

5.
孟红 《党史文苑》2009,(10):4-9
自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伴随着春夏秋冬的轮回,年复一年地每天跟随太阳朝升暮降,耀眼东方。60年来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鲜明地展示着大国的雄风和神威。  相似文献   

6.
<正>天安门广场是热门打卡点之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百姓出行旅游需求集中释放,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到天安门广场参观游览。为进一步提升参观游客体验感获得感,天安门地区管委会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采取问、找、答、研、改“五步工作法”,开展沉浸式调研,以游客为师寻找解题密钥。  相似文献   

7.
1919年5月4日下午二时许,一向平静的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北京大学等十三所学校学生约三千人,挥舞着白色小旗,高举标语牌,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标语牌上写着"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等字样.一位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学生不顾教育部和警察的重重阻挡,积极同大家一起向天安门广场奔去.他就是高君宇.  相似文献   

8.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各委员在天安门主席台就座,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军乐队奏起了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顺着天安门广场的白色旗杆缓缓上升,在27米高的杆顶上迎风飘扬.与此同时,54尊礼炮同时发出28响,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斗争的28年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1,(22):3
新中国成立后,五星红旗每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一、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还留有一块空碑 矗立在瑞金叶坪村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是1933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立的。它与叶坪红军广场的红军检阅台遥遥相对,象一颗呼啸而出的炮弹,直指兰天。看到它,人们就会想起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无数红军烈士,就会联想到如今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1.
孙春龙 《党建文汇》2005,(12):44-44
“天安门”位于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处的尧庙广场,与尧庙大门正对。现在,尧庙广场除了“天安门”外,还有“天坛”,以及高达21米的汉白玉雕饰而成的“中国第一华表”。在广场的最西端,是2004年12月29日落成的高达50米的华门,当地官方资料中称其为“天下第一门”,尧庙广场也逐渐被当地人称作是华门广场。  相似文献   

12.
马恭志 《学习导报》2012,(24):28-28
11月7日清晨6时,我与张国庆等9位湖南省基层代表从驻地宾馆出发,相约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天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国庆代表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到北京天安门看升旗,太有意义了。”张国庆一倡议,我与石雪晖、兰朝红、付玲、余锦柱、龙四清、田金珍、叶钦等代表马上响应。  相似文献   

13.
天安门广场在历史上是一个宫廷广场,处于皇城之中,整个广场由宫墙和千步廊所封闭,集中分布于两旁的中央官署也都隔在墙外。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炮轰天安门,正阳门莆楼和广场上的千步廊遭到破坏。《辛丑条约》使天安门广场以东的中央官署所在地和临近地区沦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的帝国主义“使馆区”兵营和操场。辛亥革命后,千步廊被全部拆除,天安门广场贯通了东西两城的交通,使天安门广场的中  相似文献   

14.
整修天安门广场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举行了第一届市民代表会议。会上又作出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市政府遵照这个决议责成市建设局提出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工程计划,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要求全部整修工程必须在9月份完成。计划被批准后,实施计划的任务正式下达给市建设局,由副局长赵鹏飞主持整个整修工程,由建设局的技术负责人林治远具体负责广场整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体任务包括:一、整修广场场地供群众集会用;二、补修东西长安街道路供游行的群众队伍和阅兵式军队通过用;三、粉刷天安门城楼;四、在天安门广场最适合的位置设计并修建与天安门城楼顶一样高的旗杆,供大典  相似文献   

15.
解放初我从南方的一座小城来到北京。那时,我还是一个满头青丝的年轻人,如今却已年近古稀。在这近四十个春秋的岁月里,作为写诗的人我一直在为北京歌唱,北京也始终是我心中的诗。记得当年,我第一次站立在天安门前,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曾激动得热泪盈眶。面对着天安门,面对着那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屈辱、苦难和斗争,从封建王朝的宫廷广场转  相似文献   

16.
自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伴随着春夏秋冬的轮回,年复一年地每天跟随太阳朝升暮降,耀眼东方。60年来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鲜明地展示着大国的雄风和神威。  相似文献   

17.
1958年8月,为庆祝翌年的建国十周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决定大规模改建天安门广场,并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民族文化宫等重大建筑(俗称“十大建筑”)。天安门广场大小的问题一开始就引起争论。参与合作的苏联专家力主采取一个比较小的方案,他们的依据是当时北京的人口只有140万人,  相似文献   

18.
诗人 《党史天地》2006,(3):29-31
1971年9月12日,天安门广场上聚集着成千上万名学生,他们手擎着彩色纸花进行“庆祝建国22周年”的游行排练。大喇叭里播放着军乐和组织游行彩排的指令。不仅在北京,当天的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城市,同样都在为庆祝国庆忙碌着。然而仅隔一天,也就是9月13日,热闹欢乐的景象却被一片紧张的气氛所代替,上面有通知告全国人民:各地机场戒严,飞机禁止上天,忙碌了很久的游行活动被宣  相似文献   

19.
选址曾有三处。为何最终确定天安门广场?为了纪念革命先烈,纪念1840年以来在中国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9月30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要在首都北京兴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关于纪念碑的建造地点,委员们讨论时曾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也有人主张建在西郊的八宝山,最终是由周恩来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决定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上。  相似文献   

20.
圆梦     
年逾花甲的父亲,要去北京登天安门。这是他多年来对晚辈的唯一奢求。父亲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罪。他三十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才知道中国有个天安门。我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那时他才知道中国的重大盛事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但他从未看到过天安门,天安门在他心里也就一直是个谜。在我上高中时,村里有人买了电视,父亲才看到了天安门,他知道那是毛主席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地方,就萌发了去天安门看看的愿望。别说那时登天安门有限制,单就我们的条件也是望“门”兴叹。我的两个哥哥都像父亲一样,天天守着黄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