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我国劫持人质案件的特点 2004年7月以来,各地劫持人质案件猛增,7月2日,银川市警方在解救人质时,贸然开抢,结果将人质打死,而绑匪仅受轻伤。7月7日,长春市发生劫持人质案,绑匪被击毙, 人质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7月27日,长春市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鹏 《政府法制》2008,(16):51-51
7月11日8时35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太原市公安局成功处置了一起校园内持刀劫持人质案件,人质被成功解救。  相似文献   

3.
劫持人质案件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劫持(绑架)、非法扣押人质,以杀害或继续扣押人质要挟人质的家属或有关方面,达到某种目的为释放人质条件的案件。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力的犯罪行为。是公安机关历年来重点打击的暴力犯罪活动中的一种。近年来,解放后在我国几乎绝迹的劫持人质案件又有所抬头,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1997年北京市发生的劫持人质案件37起(均破获),比1996年上升了54.2%。而1998年1至4月共发生了17起(均破获),比1997年同期上升了88.9%。此类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且解救人质难度较大,易发生人质被害的情况。往往是发生一起,波及一片。为严厉打击劫持人质的犯罪活动,煞住劫持人质案件的发案势头,我们重点调查了北京市,先后到门头沟、机场分局的刑警(大)  相似文献   

4.
在解救被劫持人质过程中,犯罪分子常常铤而走险,转化为公然劫持人质与公安机关对抗。对这类案件我们通常称之为“对峙型绑架劫持人质案件”。对峙型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问题劫持人质案件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隐蔽型劫持人质案件;二是对峙型劫持人质案件。两种类型的案件,在一定条件下会互为转换。目前,公安机关在处置对峙型绑架劫持人质案件中,存在的不适应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解救人质的战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资料显示,劫持人质案件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侵财型犯罪案件。因此有理由相信,在今后一个时期,劫持人质极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牟取暴利和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手段。另外,随着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警察与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遭遇的机会越来越多,犯罪分子临时起意劫持人质对抗警察缉捕的情况必将增多。因此,解救人质就成为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根据劫持人质案件  相似文献   

6.
广东处置公开劫持人质案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公安厅2004年共接报劫持人质案件11宗,这11 宗案件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选择作案时间及作案对象的不固定性;二是犯罪嫌疑人大多为外省籍无业人员;三是作案人所持工具多为刀具;四是案发原因多数为图财等经济因素。这11 宗案件的处置反应迅速,措施得当,15名人质均被安全解救, 犯罪嫌疑人中除1名逃跑外,5名被抓捕、5名被当场击毙。其成功经验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2014,(21):4-9
近日,湖北一小学发生人质劫持案件.劫持者被击毙,人质安然无恙,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结局,且当地校长、纪委书记自愿替换人质的行为也广受好评.但随着劫持者有维权意图的背景被媒体曝光后,质疑警方开枪的必要性也随之而来,在实际操作中,警方究竟该如何用枪呢?此案的击毙很难说不合时宜虽然本案有“弱者维权”的背景,但不改其劫持人质的恶劣性质  相似文献   

8.
热点聚焦     
正小学劫持人质案6月10日上午,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上午9时许,一名男子携带疑似爆炸物,闯入校园后直接进入二楼正在上课的六(4)班教室,一手拿着爆炸物,一手拿着打火机,准备时刻引爆。班主任老师秦开美和浩口镇党委副书记王林华先后提出,自己当人质,学生被安全转移。谈判失败后,嫌犯向人质身上淋汽油时,被警方击毙。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10日,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一起绑架人质案件。在该案处置过程中,虽然现场指挥始终坚持“确保人质安全,把解救人质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但是解救工作还是以失败告终。回顾该案,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龙海元 《政法学刊》2005,22(1):66-68
保证人质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是警方处置恐怖劫持人质事件追求的目的。谈判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尽量避免恐怖劫持事件事态的恶化和升级,最大限度地保全人质、行动警员、恐怖劫持分子以及一些无辜人的生命,亦具公众安全心理安抚效应,体现了现代生活的价值理念。对警方不得不实施的武力解救行动来说,谈判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和寻求赢得有利战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简介赵秉志,赫兴旺劫持人质行为,往往是将无辜者扣押,作为讹诈的资本。一些跨国跨地区劫持人质的犯罪分子还极易走向极端,惨无人道地虐待甚至杀害人质,从而触发国际争端,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不安,影响国际间的正常交往。由于劫持人质在国...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10日,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一起绑架人质案件。在该案处置过程中,虽然现场指挥始终坚持“确保人质安全,把解救人质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但是解救工作还是以失败告终。回顾该案: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借鉴。解救过程2002年6月10日11时30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案:乌鲁木齐市火车西站安康路飘逸发型屋内发生一起绑架案,绑匪可能携带炸药。接到报案,各级领导以及  相似文献   

13.
以劫持人质为手段,向在场的第三人索取财物的抢劫案称为"人质型"抢劫案;以勒索财物而绑架他人的案件称为"财物型"绑架案。人质与索财行为指向的对象是否为同一主体不能成为区别"人质型"抢劫案和"财物型"绑架案的标准;绑架人质的行为和索财行为的当场性特征是"人质型"抢劫案区别于"财物型"绑架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日,哈尔滨珠宝商刘某在居住小区内被人绑架,绑匪通过电话向家属索要三百万元。哈尔滨市道里公安分局迅速行动,通过手机短信使绑匪放弃杀害人质的念头,21个小时就安全解救了被绑人质,144小时内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27日上午10时,伴着两声清脆的报警枪声,云南省官渡监狱内突然警铃大作。指挥部很快接到报告,六监区中有两名服刑罪犯劫持了一名协作工人,窜至监管区大门处企图越狱。驻监武警接到报警后,立即对整所监狱实施了戒严,全狱警察也迅速从四面八方赶往指挥部待命,各监区则马上将服刑人员清查人数后集中管理。随着监狱领导一声令下,数支行动小组很快进入相应位置,准备实施解救人质行动。与此同时,一支行动小组正在对劫持人质的罪犯展开着宣传攻势,试图说服罪犯释放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其中对绑架罪的法定刑进行了补充设置.在我国,绑架犯罪自唐代起就为成文法典所确认,并作为严重刑事犯罪予以处罚.新中国绑架罪的罪名源于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规定,1997年刑法典修订时正式设立了绑架罪的法条罪名,其中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17.
1956年,柯灵写过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就是后来大致拍摄完成,虽未曾公映却被批判的电影<不夜城>.  相似文献   

18.
解救人质本是公安、检察机关的职责,且要通过法律程序。然而不诉诸于法律,由律师前往外地通过谈判、调解、解救人质、并且促成双方继续合作,保证厂方生产原料的正常供应,这还是本律师从事工作以来的一次特殊尝试。1994年4月14日下午六点多钟,县法院院长传呼我,说是县政府领导在化肥厂有紧急事情和我商量。到厂后,两位副县长和十多位各级领导都在等候,正为去河南购煤的业务人员被对方扣作人质、厂里刚开动的机器又要因缺煤而停产发愁。一个具有两千多人的中型企业,因连年亏损,被迫停产数月。为了加快农业生产,今年初国家对小氮肥…  相似文献   

19.
在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活动中,人质谈判是十分必要和完全可行的。如果拒绝与劫持者进行谈判,只会使其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由此而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悲剧性的。而人质谈判则可能最终达到和平解决事件的目的,从而避免人质受到伤害。即使最终不能说服犯罪行为人投降,在谈判中所获取的情报信息也有助于筹划最后的武力突击。正是由于人质谈判在处置这类案件中所具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人质谈判在处置这类案件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首选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20.
薛殿杰 《政法学刊》2005,22(6):77-80
将精确打击中的制信息权用于绑架勒索案件的侦查,是保障人质安全,及时抓捕绑匪的有效手段。探索夺取绑架案件侦查中的制信息权,以情报信息引导精确锁定犯罪嫌疑人,安全解救人质的战术战法对于绑架案件的及时侦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